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
2015-09-29陆鑫
陆鑫
摘 要:本文从从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的原则出发,对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了重点论述,并对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一、利用植物造景的“三搭配”原则
1.品种搭配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植物品种的搭配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景观可以给人不同的惊喜,一年到头景观设计以获得成功。植物景观的过程中,根据一年四季植物的特点,比如一些树在春天开花,有一些树在冬天开花,有一些树在秋天的绿叶,有一些树在绿色叶子在冬天。在选择植物时,考虑植物的不同的特征,使景观有每个赛季的一个亮点。一般来说,每个季节重点不同,使其他植物作为配角和衬托,突出亮点。作为一个绿色突出碧桃如春天的特点,在设计时使常绿乔木,落叶树木的比例1:3,树和花灌木比例1:1。春天,碧桃花,旁边的常青树出发的绿色景观,以弥补缺乏常绿园林花卉、数量的缺陷。
2.大小搭配原则。通常,会有各种类型的景观植物和树木,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位置树木,因为树木,尤其是树的相对快速增长必须配置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强调景观的关键点,并认为其增长空间和结构的影响。对于较小的树和花在树安排,同时考虑人为因素在较小的树木的景观设计。
3.色系搭配原则。颜色是植物景观植物的搭配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颜色,因为每个工厂尤其是叶子颜色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在设计时,颜色组合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特点和植物之间的互补作用,补充和衬托。景观在春天当主要突出颜色,设计师必须选择合适的突出植物的颜色,衬托其他植物,但在夏天,春天,主要的设计颜色可能会突出显示颜色不适合夏天, 然后让衬托植物在夏天逐渐代替春天的颜色。同时,夏天是热的,色彩设计应该让人感觉凉爽,冬天很冷,暖色的亮点。当然,颜色设计原则应该基于人们的传统理解,如特定主题突出一个花园,将在设计部门的主题。
二、生态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
1.层次搭配。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中应特别注意植物层次搭配,合理的植物搭配,能增加景色层次感。例如将不同颜色的花木有机搭配组合,使花木之间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以此丰富色彩,让层次更清晰。如将1 米高的常青树、5 米高的红枫树、10 米高的银杏树以由低到高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 这样给人一种不同层次颜色清晰分明的感观,先是1 米高的绿色常青树,再是5 米高的红色红枫树,最后是10 米高的黄色银杏树。
2.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 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 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使植物正常生长, 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首先,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置的树种, 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 尤其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 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 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其次,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 例如, 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 适于PH 值5.5 至6.5 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 适于PH 植7.5 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第三, 要根据树种对太阳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地。第四, 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 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 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树木时, 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 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 在株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 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 悬铃木等易于吸滞粉尘的树木; 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 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 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第五, 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 根据绿地性质, 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时, 树木宜选择常绿树和柏树, 以表现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 在幼儿园绿化设计, 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 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由红、黄、绿三色组成, 带来活泼气氛, 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三、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 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 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 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获利。例如: 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 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 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 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 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城市绿化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只有把握历史文脉,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 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四、结语
总之,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植物配置方法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创新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设计,并充分了解植物的特点,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优化植物的分布,利用植物促进生态平衡,使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也使景观建筑,促進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旭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J].山西林业.2008(01).
[2]张宁,毛伟伟.关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