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安装和维护的对策
2015-09-29王虹
王虹
摘 要:我国政府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在各省市中很多农村地区都加快了改造步伐,并且逐步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到“户户通”,有效地促进广播电视普及的农村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的原因,仍有部分地区未能进行安装或者安装之后设备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贵州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现状;發展;对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便利了千千万万户农村群众,我们必须要按照以百姓为本,把农村百姓的满意当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最后检验的标准,让百姓为我们评价。希望相应的部门在以后,参照着国家的各项规定,完善领导,加强组织,调节运行速度,保证质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给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给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构造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笔者对贵州各乡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详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举措。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部分偏远山区虽然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但是由于很多因素影响,农民家中的电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例如会存在大部分频道不清楚、信号不稳定等现象。
2.很多地区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但是电视的实际效果较差,存在抖动、麻点、模糊等现象。目前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中调试不当造成。
3.当农村广播电视的无线、有线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及时地维修。
4.由于农民的安全用电意识较差,并目缺乏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私拉电线、电线老化等现象,而这些问题都会产生电压不稳、忽然停电的现象,这对于广播电视设备来说,具有很大的损害。
5.由于地处山区,经常会出现雷电击中电视设备的情况。
6.很多地区仍受地理环境影响,并且由于投资较大,所以工程的完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应注意的问题
1.配发的天线馈源极化形式。在安装调试好卫星地面站接收卫星电视信号时,接收到的信号很弱,图像间断陛出现马赛克,微调天线的仰角、方位角、极化角、焦距,信号质量变化不大,配发的地面站设备是正规厂家生产,从外观上看没什么质量问题,后经检查发现配发的一体化馈源高频头是接收圆极化波的。抽出馈源中的介质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质量指示迅速增大,图像再未出现马赛克。
2.邻频系统550MHz的确定。考虑到分配网络小、住户较集中、放大器数量少以及资金等因素,通过微波天线接收下来的17CH、18CH、19CH、20CH4套电视节目直接进入网络,而没有解调与重新调制到300MHz以内再进行传输,所以电缆的衰减损耗、均衡计算及放大器的选择等均应以550MH:系统来考虑。
3.合理架设无线电视接收天线。(1)天线的高度、位置架设无线电视接收天线时,并不是把接收天线架设得越高越好,在安装调试时最好接上场强仪观察,精心选择天线架设高度和位置。(2)选择天线增益一般随着天线单元数的增加,方向性就越好,增益就越高,但单元数过多会造成天线庞大、架设困难,而且效果未必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天线的架设高度和选择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接收效果、资金等综合考虑。
4.网络架线要求。(1)建议电缆架空高度应满足:居民区≥4m,公路两侧≥5.5m,横跨公路≥6m。(2)建议电缆与其他线路的间距应满足:与lkv以上电力线间距≥2.5m,与lkV以下电力线间距≥1.5m,与其他通信线路的间距≥0.5m。
5.层层检查验收。工程完毕后,各乡镇自验,并由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验收。同时建立电子档案,备案备查,纳入规范化管理。汲取成功试点村工作经验,对全县的壁挂和地卧式天线做了分别规定,按照统一布线、统一安装卫星锅面、统一调试信号和授权接收数据及填写五联单的办法,进行全面安装实施。
三、结语
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站村村通建设,不仅是满足乡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进步及科技的发展,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这一政策的提出,各级政府纷纷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了一系列建设新农村活动。对于农村一些乡镇来说,电视广播站是他们接收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但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有限,严重制约了乡镇广电站的发展。于是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加强广播电视基础建议,不断满足乡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农村有线电视做到“村村通”、有线广播做到“村村响”等一系列惠民标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各省广电局的指导下,贵州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不难发现仍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贵州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问题,促进贵州各乡镇广播电视站顺利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飞 蔡亚芳 广播电视移动接收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2]苏志魁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的重要意义[J].中国信息化·学术版,2013,(07).
[3]韩爱文 试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情报与经济,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