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属于学生
2015-09-29邓延红
邓延红
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探求新知的过程从一个侧面看也是发现常识、逼近常识、接近常识、利用常识的过程。像“地球绕着太阳转”,可以说是一个最“常”不过、妇孺皆晓的常识,然而它由“异端”变为常识,却经过了怎样一个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过程啊!
在这个意义上,“课堂属于学生”这个道理的普及与“地球绕着太阳转”十分相似。
当然围绕“课堂属于学生”,虽未曾有过血腥的、惨烈的争论场面,但你能说它所面对的反对势力没有“地心说”一派那么强大和顽固吗?恐怕不能。“地心说”早已见鬼去了,而在明里暗中对“课堂属于学生”观点持不合作、反对抑或挑战态度的却大有人在。可以说,这也正是导致课程改革推进不力、大面积教学效率长期低迷不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原因。
构筑课堂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增长知识,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就好像构筑一个屋子的目的是让主人遮风避雨,取暖防寒。我们说屋子属于主人,谁都不会持有异议;那么说课堂属于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投去一瞥怀疑的目光?
有人说:难道课堂就不属于教师吗?问得好!但它的“潜台词”(是师为主、生为客)及其所蕴含的观点或许就是课堂没能“回归”主体(学生)的根本障碍所在。
表面上看课堂属于教师没有什么错。但一旦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或者比喻成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介”的教师是不具备主人资格的,是不应该获得“归属”权力的,那么他的角色应怎样定位呢?我想,既然教育是为人(学生)更好地生存,那么,把教师定位于“守护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适的。鉴于此,人们提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以为深得教育“三味”。
课堂属于学生。但“学生不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课堂必须有学生的高度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一时半会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绝不能是教师的表演(更不能是他的“独角戏”),不能是事先预程序的再现。我个人主张,在一般课堂上,学生参与(这里指发言与其余聽课之外的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课堂属于学生。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有下人的拘谨、奴仆的胆怯、童媳的压抑。他应该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轻松的氛围,他应该享受汩汩而来的、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而现实中、我们许多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纪律严明,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师比作“教育警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学生的眼里竟变成“教育的魔头”。有他们的存在,课堂就不是学生们的“家”,纵使是“家”,也是一个冰窖般让学生畏而远之的“家”。于是,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不回家的人”。
课堂属于学生。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学生生活技能的操练场,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所以,在课堂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为他们营造必要的交际场。让他们学会交往,甚至学会“理论”,学生争吵。“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色,就无七彩生活;“酸甜苦辣咸”,少了一味,也无五味人生。哪怕你给予他们的永远是火红的热情,是蜜糖的甘甜。所以,真正的课堂还要让学生拥有多种生活的体验、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拥有解开疙瘩、战胜挫折的经历,体会“苦乐年华”的滋味。
课堂属于学生。孩子把小手背在身后,一直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地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或者当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是多么“令人醉心”的教学场景,是多少公开课赢得满堂喝彩的教学镜头,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对人性的善意嘲讽,甚至是对人性的恶意戕残。好的课堂永远是人性的,人道的,而上述课堂却剥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又哪里能实现还课堂于学生的教育追求?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课堂非但不属于学生,而且也不属于人类。所以,“课堂属于学生”要义之一就是“课堂属于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