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托起一片蓝天
2015-09-29吴小丽
吴小丽
【摘 要】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来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处在永恒的发展之中。因此,在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时候,同样要考虑问题的涉及面以及涉及的所有方面,并要正确对待,想尽设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选修教学;适切教育;动态生成
一、案例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因此,教师要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的根源,教育时做到心中有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过程
还有10分钟就要上课了,这是继高一年级分班之后的第一次选项健美操课,让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这是一次新挑战,紧张是因为有一些学生学习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有好多学生原来是另外一位健美操老师倪老师教的,不知她们是否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是否还需要有一定磨合时间。
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的声音:“倪老师,我们要求换班!”
“咦?雷雅璇,为什么呀?你们平时健美操课不是学得很认真的,怎么现在要换班呢?”倪老师不解的问。“因为,因为这个老师,她怀孕了!”
“额?老师怀孕了,这跟你们换班有什么关系呢?”倪老师非常不解的问。
“那个老师都怀孕了,上课怎么教啊?与其这样在健美操班上浪费时间,还不如换到别的选修班去。”
听到这里,我的心似乎被人猛然的抨击了一下,特别特别的疼!自怀孕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多月了,体育课我一直都是认认真真的教学,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孕妇而优待自己。况且,我自认为是个灵活的孕妇,只要剧烈的动作我小心一点,健美操教学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我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可是没想到,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这件事真真伤害了我的自尊。于是,就在那一瞬间,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哼!我要让你们对我刮目相看!
课堂上,当我抱着这个班新的学生名单点到“雷雅璇”这个名字两次也没有人答到时,我不禁纳闷:
“咦!难道她真的不来了?”
这时,从后排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老师,你的声音太小了,我们后排的人根本就听不见!”
我顿时无语,往学生人群里扫了一眼,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眼神,有于心不忍的,有幸灾乐祸的,有看热闹的,我一肚子火不知道该怎么发出来。我很清楚,她们想要给我一个下马威。我在心里默数了几下,最后用原来双倍的音量继续点名。
热身操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基本教学。一个组合四个八拍动作的完整示范,分解动作,手臂动作没有问题,不方便做的跳跃动作,我则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说实话,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就好像是憋了一口气,在接受考核一样。我相信自己,也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尽力展现出了最好的一面,一点也不含糊!
“哎,这个老师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嘛!”
“是啊,是啊,但是动作还是很漂亮啊!”
底下悄悄议论的声音传进入我的耳底。
几节课过去了,健美操课上那些学生似乎对我没那么抵触了,雷雅璇等人在课堂上竟然表现得非常好,不仅自己学习很积极,还能非常认真地帮助其他同学,俨然一个小老师。她们在带领做示范,以及创编动作过程中都表现得很出色,新颖的动作甚至超过了我的想象,上课的氛围越来越融洽。
三、案例反思
1.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全面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使欲望有些迫切,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学生的学习欲望是正确的,教师应极力支持。学习欲望作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是推动其学习活动最可宝贵的动力源泉。同时,学生的个性不能扼杀,在对于雷雅璇这部分学生,她们有正确的学习欲望,即使比较迫切,以致出现了一些不对的情绪。教师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当学生带有情绪时,教师不能硬碰硬,沉默是教师最好的处理方法。可以等她情绪稳定时,再单独找她谈话,与其沟通,弄清她的内心想法,从而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2.适切教育是教师应追求的理想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尽量详细些尽量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情;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尽量多运用多媒体,对于运动量过大的动作,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体现,以减少身体不必要的负担;要善于在班级里发展一批小组长,她们可以带领做示范动作,也可以在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分担了老师的一部分工作,还可以激发这批小组长自己的学习能力,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指导,两全其美。
3.促使教学资源不断生成
在教学课堂上,当生成的教学目标超过预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在下一次教学目标预设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采用激励、赞扬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肯定,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与运动中去,达到高效学习。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说明了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四、结束语
这个案例让我深知,只有老师和学生相互理解,真诚交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会包容学生,学会赏识学生。老师在教育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一切即能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