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权变思想
2015-09-29高瑞清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高瑞清(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从《论语》看孔子的权变思想
高瑞清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摘要:权变思想是孔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孔子的权变思想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本文将从《论语》这本书中来探讨其中体现的权变思想。
关键词:权变;智慧;因时制宜;原则性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8-01
儒家学派自从创立以来就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固然与它一直推行的仁学中庸思想能适应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儒家学说背后隐藏的通权达变思想也是使儒家学说大放异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对孔子的权变思想进行深入探究,感受孔子在对现实的无奈之中表现出来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特人格魅力。
权变是指在在具体情势变化下采取的应时制宜。即一方面要固守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也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内外情势,根据现实状况适时调整作出相应的对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两个方面。
一、权变的原则性
权变思想是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灵活变通,但这种变通不是任意为之的,而是以一定的原则性为基础,我认为主要是以“仁”和“义”这两个原则为基础。
原则一:合乎仁
《论语》中,孔子虽然多处谈到仁,但却没有对谁正面评价其为仁,而唯独对管仲称赞道:“如其仁,如其仁。”按照弟子们的思想,子路等人认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管仲没有以死尽忠,应该不算是仁吧。但是孔子却从更高层面上说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按照君臣关系来看,管仲是不忠之臣,不应该谓之仁,但是从更高程度看,管仲九合诸侯却不以兵车,让老百姓不受战争之苦,以仁取天下。百姓之幸是高出君臣之道的,是更高程度的仁。在这种情况下,死或不死有权变的取舍标准,管仲的能力可以辅佐一国之君,一统天下,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世界一统,所以可以权变的对待生死,虽然不符合礼但是符合仁这一标准,他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孔子从仁的更高层面许管仲以仁,更是充分肯定了管仲不拘小节而追求建功立业的做法。当一些世俗的礼法与施展抱负相冲突时,能够变通处理,全大弃小,这是他基于“仁”这一基础上的权变。
原则二:合乎义
义和利的关系是人们常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以义为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怎么做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道义是衡量权变与否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所谓“义”,应当是能为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行为准则,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要通过正当的方法获得的,否则君子不会接受。富贵获取要有道义规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合乎道义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能让人精神充实,快乐,而通过不义之道取得的富贵如浮云一般,是不值得追求的。在义利问题上要见利思义,以义的标准衡量利弊。
二、权变的灵活性
《论语》中正面阐述权变思想的语言并不多,但文中处处都渗透着权变思想。首先表现在孔子自身的行为方式上。对于人的性格,孔子这样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悬空推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喂我独是。这里孔子提出人不可以固执拘泥,要灵活通变,就是以权变思想来要求人的性格的。当然,孔子自身就是一个懂得权变的人、灵活应对世事的人。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造反,召孔子去,子路表示反对,然而孔子却有自己的想法,“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并没有因为公山弗扰是叛臣而不去,而是觉得如果可以推行他的文武之道,是可以去的,他并没有拘泥于从政的对象,体现一种权变的智慧。
其次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权变的思想在他的教育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孔子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经常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子路和冉有两个弟子都问:“闻斯行之”,什么事听到就做吗?孔子则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了不同的回答。子路胆大好胜,孔子为了使他不那么冒失,就反问道:“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冉有胆小信心不足,则要给予他勇气,让他大胆去做,回答:“闻斯行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正是孔子针对两人性格的不同提出的不同意见。孔子善于观人,察人,他对弟子的性格、资质也有很清楚的了解,“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这些就是孔子在教育人时,不古板,能根据弟子的不同资质特点分别加以引导和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受到启发。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灵活变通的教育思想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还有就是孔子对待社会的表现。现实世界千变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则所能规范的,所以要权衡特定的因素,做出最合适的处理。在《微子》篇中,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不同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不同的主张,孔子并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认为应该根据世事变化适时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他明确说明了自己的处世之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就应该随世事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这里也反应了儒家的处世之道,在外部条件允许时要积极入仕,有所作为。
儒家的权变思想在孔子那里虽没有得到大量明确和详细的阐释,但是从孔子的做人处事,思想意蕴上面还是对权变思想做了鲜活的诠释。《论语》中大量的言论都是从个人伦理道德出发,告诉我们做人处事不可刻板固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变通。他的那种为理想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对于当下广大青年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孔子的权变思想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孔子确实是“圣之时者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