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需要“大手笔”
2015-09-28马丽文周艳
马丽文+周艳
甘肃扶贫开发走过30多个风雨岁月,承载着陇原儿女的情感和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如今,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启之际,经历了多年的探索与变革后,甘肃人民期待着下一步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向小康,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扶贫攻坚。
“贫中贫”直面“难中难”
说到扶贫攻坚,就不得不提起甘肃人民首创的“三苦精神”,即“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它终结了甘肃“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历史性成就。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甘肃人民奋斗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着眼于全局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甘肃人民要想在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富民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特殊类型地区和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积重难返,这些都是甘肃省扶贫开发路上的“拦路虎”,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纵观历史与现状,横看中央的重视与人民的期待,扶贫必然成为了甘肃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有人说,走一走东乡三千条沟,转一转庄浪万亩梯田,尝一尝土豆洋芋马铃薯,看一看漫山黄土不到边,就可以体会到“扶贫是甘肃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到2014年底,甘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7万人,规模为全国第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736元,比全国人均纯收入少4156元,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3.2%下降到20.1%,居全国第二,常年返贫率在15%~20%。同时,由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区、高寒阴湿区和林缘区,扶贫成本比西部其他省份的重点县高出25%~35%。
无疑,这对甘肃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甘肃与贫困斗争的历史远未结束,延绵几代人的贫困想要断根,绝非一朝一夕,尤其是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而构成最后贫困堡垒的,都是已经过多年努力却仍难以根除的顽疾。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采用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5年 6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吹响了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号角。“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贫困不休,奋斗不止。精准扶贫呼唤“超常思维”完成超常的任务,需要用超常的思维大胆破旧立新。为此,甘肃很清楚,难点就是着力点,压力就是动力,只有增一倍才能跟上全国的速度。
于是,甘肃早已先一步又一次开启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历程!
谁来精准?靠“双联”
2013年底,全国拉开了精准扶贫的大幕,这与甘肃2012年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理念不谋而合,旨在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通过单位联系贫困村,帮助村上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指导、协调和帮助村镇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提高贫困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干部联系帮扶特困户,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引导他们转变思路,开阔视野,找准脱贫致富路子,解决发展中的难事,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
有人说,“双联”行动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但它让各级干部与特困户之间形成了“直通车”。“一竿子插到最底层”,让干部真正“懂了农村”,制定政策能够让更多的基层百姓受益。也有人说,双联行动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反贫困实践,是一项扶贫开发的全新探索,是精准扶贫新思路的积极探索,是将多种扶贫资源和方式叠加的力量效应。
不管怎样,在三年多的实践中,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从驻甘部队到中央在甘企业,40余万名各级干部陆续走出办公室,背负行囊,下乡驻村,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抓双联、促发展、奔小康,突破农村多年来的发展瓶颈,为贫困村打开了一扇扇发展之门,成为了甘肃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成为党群双向互动、干群双向受益的有效载体,成为群众工作方面具有甘肃特点、在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
梁楼村是原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现任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的双联行动联系点,也是进入陇南成县陈院镇的第一个村,辖6个村民小组337户1339人,耕地面积3347.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地形以浅山干旱丘陵区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虽有通乡公路贯村而过,但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原因,梁楼村劳动力素质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00元,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属典型的贫困村。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刘永富先后多次深入梁楼村调研,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商定发展大计。在他的关心下,规划的新产业、产生的新变化让梁楼村日新月异、充满活力。
2015年6月12日傍晚,记者一行一路驱车穿行在去往梁楼村的公路上,两旁树木葱茏、芳草青碧、空气宜人。走进梁楼村,浅山丘陵区的田园美景格外好看,即将成熟的麦苗等待着丰收、到处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广场上娱乐休闲的人们笑逐颜开,维修、改造后的房屋整齐有序,宽敞笔直的马路、村道纵横交错,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谷禾之香、青翠之色、安居之乐,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不由得感叹:美景如画,典雅宜居,岂止江南!
一进村委会,村主任朱小艳就向记者介绍刘永富为梁楼村引进的第一个外省项目。朱小艳指着甘肃民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说:“这是当初刘永富副省长牵线搭桥给咱村引进的项目,由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投资。”该企业占地19亩,前期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主要生产有机复合肥、有机硅、防腐蚀涂料、电力护套等环保无污染产品,广泛用于农业、建筑、水电、航运等行业。
在刘永富的协调下,该公司通过探索创新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型扶贫模式,以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梁楼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公司建成投产后的利润用于梁楼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民生实事。从2013年开始,该公司为了助推成县核桃、蔬菜等农业产业的发展,研发出了适应当地的核桃专用肥、诱虫板、蔬菜专用肥等高科技肥料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4年8月,该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到梁楼村看望村民时郑重承诺,将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并且要把梁楼村打造成一个具有造血功能的新农村,力争三年内把该村建成甘肃最富裕的新农村之一。
如今,宋福如兑现了承诺。梁楼村60岁以上的老人像城市白领一样领上了“月薪”,而一个具有造血功能的新农村也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提升梁楼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刘永富为村里引进了投资120万元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还挤出自己的办公经费为梁楼村村委会修建了两层现代化公办楼,并建议朱小艳带领村民申请妇女小额贷款开办农家乐。没多久,朱小艳与村民李建红“联贷”10万元开办的陈院镇第一家“开心农家乐”开业了,生意如火如荼。“刚开业时,几乎平均每天都有近2000元的收入。虽然很辛苦,可是看到乡亲们都能够挣到钱,心里就特别高兴。”朱小艳兴奋地告诉记者。
眼下,房子新了、道路硬化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梁楼村发生了巨变。村民养猪、养鸡已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并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新开办了榨油坊、小卖铺、面粉加工厂、农家乐等,生意红红火火。2014年5月27日,已调离甘肃赴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的刘永富再次到成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专门抽时间到梁楼村看望村里的老百姓。“梁楼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老百姓就是我的父老乡亲,今后只要是为了梁楼村的发展,你们可以尽管来找我。”刘永富亲切地对朱小艳说。
据悉,双联行动实施四年来,甘肃省市县乡四级1.5万个机关单位联系1.56万个行政村、40.8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7.1万个贫困户。省市县共有429名领导干部联系949户企业,1.8万名干部联系802个城镇社区的1.8万户城镇贫困户。总体看,双联行动已由58个贫困县延伸到了全省86个县(市、区),由农村延伸到了城市贫困户,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单位联到村,干部联到心,双联行动搭建了扶贫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平台,将扶贫攻坚与密切联系群众紧密结合,是扶贫工作战略格局下的“大手笔”,是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决心到位的社会参与扶贫的新举措。
精准什么?看“1236”
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尝试和实践新的扶贫开发手段,积极打造工作新亮点,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探索了新路子。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又一次向甘肃人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全省58个片区县作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县区,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个核心”,确保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的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实现“六大突破”,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高,气候变化异常,南部高寒阴湿,北部干旱缺水,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增收致富。结合全县实际,康乐县坚持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出发点,按照“1236”扶贫攻坚行动要求,实施“大扶贫、大开发”战略,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近三年来,康乐县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按照龙头带农户、协会搞服务、科技作先导、综合搞开发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产业化开发水平。按照“秸秆养牛、舍饲养羊、生态养鸡”的养殖模式和“一村一品”的要求,重点发展牛、羊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扶贫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上的比重。
6月11日清晨,康乐县附城镇刘家庙村支书、扶贫产业互助社理事长杨玉斌早早来到村委会,着急为发展养殖业的社员办理贷款手续。几乎每天从早到晚杨玉斌都这样,用他自己的话说:“今年,扶贫产业互助社运转很好,一直很忙,我们昼夜想着如何给群众借款、帮助发展产业的事。”至于如何给群众借款,杨玉斌说:“我们村干部对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了解,就像自家一样熟悉,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我们也知道,所以借款时我们能把好关;再说,社员借的是互助社的钱,也就是大家的钱,所以人人关心他的发展,人人帮助他、监督他。”
在一摞又一摞借款手续账单中,记者看到社员田永贵在互助社借到3000元的产业发展借款,又拿出自家积攒的1万元准备养羊。据悉,他计划修建一座比较好的圈舍,购买10多只羊,既育肥又繁殖。而当初利用扶贫产业互助社贷款发展养殖业的田买苏(音译),现在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8头牛和30只羊。如果没有产业互助社的贷款,就没有田买苏现在的养殖规模。
刘家庙村扶贫产业互助社成立后,资金总额为38万元,经过滚动发展现在资金总额已达到45万元。“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笔不良借贷,45万元的资金还不够用。随着产业的发展,村民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杨玉斌说,扶贫产业互助社成立后,不但解决了村民生产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培养了村民的信用意识。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老百姓感到有奔头了。记者在采访中惊喜地发现,“联村联户”和“1236”扶贫攻坚两项政策叠加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进步与发展,让一些曾被认为更加向往外面“精彩世界”的农民工,也纷纷回到了家乡发展。
分析“1236”扶贫攻坚的主要脉络,可以清晰地理出思路,“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是攻坚目标,既明确了脱贫致富的根本任务,也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六大突破”是攻坚重点,既抓住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亟须破解的瓶颈制约,也切中了脱贫致富亟须解决的要害问题。此外,在“1236”扶贫攻坚的推动下,甘肃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了贫困县监督考核机制、“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新机制,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扶贫攻坚汇聚了持久的澎湃动力。
“实际上,‘1236扶贫攻坚行动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扶贫方式,强化了顶层设计,强调了从扶贫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如告别传统‘以GDP论英雄的思维,建立起以扶贫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在制度创新方面释放了干部,改革红利转变给了群众,等等。”甘肃省扶贫办主任任燕顺说。
如何精准?有“1+17”
众所周知,“十三五”最后一年,恰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对于甘肃来说,时间更加紧迫,要用5年时间攻克绝对贫困这样一座堡垒,唯有用“大手笔”的超常手段。
2015年6月初,甘肃省委省政府持续发力,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充分论证,在“双联”和“1236”基础上,强势推出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配套实施方案(简称“1+17”方案),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科教文卫、考核机制等方面,在投入方式上精准发力,在金融服务上精准支持,在社会帮扶上精准引导,在资源配置上精准优化,在服务保障上精准提升。
这“1+17”精准扶贫的“组合拳”,是甘肃对全省97万贫困户、417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期盼的主动回应;是聚焦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抛出的又一“大手笔”;更是甘肃向全社会发出“抱团出战”的铿锵足音。
分析发现,“1+17”方案明确了甘肃“两步走”的路线图。从2015年到2020年,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
但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所涉及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有明确的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关键就在于落实,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在狠抓落实上下大功夫、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积极作为、有力作为,才能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贫”字刺眼,却是甘肃无法回避的现实。种种困难,“逼”出了一套又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措施。从40万名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到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年均减贫140万人,再到最新出台“1+17”精准扶贫行动,甘肃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这“三大行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甘肃精准扶贫思路不断深化、拓展和完善的过程,形成了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调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格局。确保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扭住扶贫攻坚的关键点,瞄准精准扶贫的“滴灌”口,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亮出了甘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可见,甘肃已找到了脱贫“快进键”,我们有理由相信,甘肃抱团出战,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