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重量更要重质
2015-09-28
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完成脱贫任务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个时候,既要看脱贫的数量指标,更要重视质量指标,防止因为追求政绩,或因为作风漂浮而出现“被脱贫”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扶贫工作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
若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制造出来不符合实际的“数字”,最终老百姓不会买账。
因此,检验脱贫工作的好坏,得听听群众的口碑,只有老百姓能对扶贫工作评出高分,才是最权威的“质量认证”。也许仅仅完成一个目标并不难,难就难在质量是否过得了关。
不排除有种现象,一些地方的部门单位,在扶贫工作中有了一点起色,就迫不及待通过各种媒介渲染成绩,甚至伴有浮夸成分。试想,如果自己单方面唱赞歌,充其量也只是自我陶醉、虚张声势、自欺欺人,老百姓相信吗?当然,这里并不是否认扶贫宣传的重要性,只是宣传的数据和事实一定要符合实际,否则,老百姓心里难受,扶贫干部也难心安。
毫无疑问,扶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共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脱贫质量的意义都不可估量,它给老百姓为之欢呼雀跃提供了最原始和朴素的理由。因此,扶贫重视质量是民心所向。
惜在岗,做难事。有人把扶贫工作当“筹码”,困难面前稍有不如意就“撂挑子”,逃避责任,“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等,说到底都是不惜岗的表现。不妨重温一下基层干部柴生芳的感人事迹。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就是一个在陇原大地上的好典型。在工作上,他惜时如金,一直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3年跑遍了临洮全县近300个行政村,去世之前连续忙碌了17个小时,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应该令有些得过且过的人汗颜。扶贫人要珍惜在岗在位的时间,多做些对党和老百姓有益的事,才是对扶贫工作最大的贡献。
狠落实,保质量。一方面,要打通扶贫脱贫最后一公里,严格监控扶贫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要创新举措,狠劲儿落实,才能保质保量。像贵州的精准识别“四看法”,甘肃的“1+17”精准扶贫,都是扶贫攻坚“啃硬骨头”的有效创新实践。
回头看,固成效。扶贫,不是讲讲政策、发发资金就能完美收官,也不是制定好脱贫计划就能撒手不管,“回头看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这样一来,追踪核实、查漏补缺, “把脉问诊”寻求“治病”良药,才能巩固成效。
总之,扶贫攻坚时不我待,必须确保质量第一,才能让贫困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