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2015-09-28刘碧
刘碧
【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4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量的减少,该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且通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随着我国心脑血管发病率的提升,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在临床的发病率也随着升高,其中在老年患者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2]。 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也仅仅处于及时治疗及规范用药上,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让患者了解该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式, 这对其战胜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极为重要[3]。本次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8±4.2)岁,平均病程(3±1.2)年;实验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3.5)岁,平均病程(4±2.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即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1.2.2 实验组
(1)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控制食用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多吃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用药护理: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需向其患者解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换药、停药。
(3)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指导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患者支持系统。
(4)健康教育:护士定时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知识,告诫患者控制情绪,防止血压骤升,戒烟戒酒,定期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其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收缩压控制在120-129mmHg,舒张压控制在70-80mmHg;有效:收缩压13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无效:血压较之前高,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严重危害着患者重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4]。冠心病是高血压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引起了心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患者全面舒适的护理,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5]。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向患者进行了优质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等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多面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跃军.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3):403-404.
[2]赵莉,张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07):260-261.
[3]宋苏娟.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J].医药前沿,2014(21):134-134.
[4]王庆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53例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69-70,73.
[5]唐志霞.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4(31):308-309.
[6]潘英文,汤玉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204-205.
[7]彭俊秋,耿东霞.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687-689.
[8]王秀平,赵敏,赵淑梅等.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