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2015-09-28罗大虎

中外医疗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中耳炎治疗效果

罗大虎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药物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身体症状的改善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中耳炎;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c)-0069-02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Replacement Under Otic Endoscope in Treating Otitis Media

LUO Da-hu

Zhengzhou Yihe Hospital, Zhengzhou,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replacement under otic endoscope in treating otitis media.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otitis media admitted during October 2013 and February 2015 were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in which the 44 patients underwent tympanic membrane replacement under otic endoscope,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the 32 were given drug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ymptom improvem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93.18%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78.1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ympanic membrane replacement under otic endoscope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in treating otitis media because it can improve the symptom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with high safety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 Otitis media; Tympanic membrane replacement under otic endoscope; Treatment effect

中耳炎为累及中耳部分以及全部结构的言行病变,其中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气房和鼓窦,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类[1]。急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的炎症,以咽鼓管为途径进行感染,人体在感冒后鼻部、咽部的炎症蔓延到咽鼓管,常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该次研究中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不同方法,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4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10~61岁,平均年龄为:(33.14±5.31)岁,病程范围: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7.36±0.76)个月。患者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闭塞感、耳痛、耳鸣等症状。对照组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9~60岁,平均年龄为:(32.43±6.45)岁,病程范围: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7.28±0.86)个月。患者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闭塞感、耳痛、耳鸣等症状。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实验组该组患者给予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首先使用1%浓度丁卡因给予鼓膜麻醉,在耳内窥镜的观察下,在鼓膜后下或者前下象限采用鼓膜切开都给予放射性或者弧形切口的操作,长度为:1.5 mm,采用中耳的负压吸引管吸尽鼓室中的分泌物。采用4000IUα-糜蛋白酶以及5 mg地塞米松冲洗鼓室,采用置管器把通气管置入到切口中,进行引流操作。手术完成后对患鼓室中的积液给予细菌培养,针对化验结果采用相应抗生素的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黏液稀化剂的配合使用,治疗3个月之后拔管,并给予治疗效果的评价。

②对照组该组患者选择药物的常规治疗,抗生素为青霉素类或者红霉素类的药物,口服,进行一周的治疗,并给予泼尼松片的服用,剂量为每0.75 mg/kg,早晨顿服,治疗7 d后,每2 d就减少一次药剂量,在1周之内一直减少到停药。盐酸氨溴索,口服使用,每次剂量:60 mg,进行7~10 d的服用。马来酸氯本,1次/d服用,每次剂量:4 mg,服用7~10 d。对于鼻塞患者则可使用1%浓度的麻黄素滴鼻液,扩张咽鼓管咽口,进行7~10 d的治疗,在进行3 d的治疗后,如果缓解了鼓膜充血情况,则给予波士球的使用,1次/d,1疗程为5 d。治疗后记录患者身体症状的变化。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严密监控,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与判定。

1.3 疗效标准

治疗显效:患者在一系列的治疗后听力恢复正常,耳鸣、耳闷的症状消失,鼓膜得到良好愈合,声导抗为A型,且纯音测听的气骨导差不足10 dB;治疗有效:患者在一系列的治疗后听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耳鸣、耳闷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鼓膜的活动较好,鼓膜稍有混沌,在声导抗中为A型或者C型;治疗无效:患者耳鸣、耳闷的症状没有明显的缓解,而且鼓室积液在治疗中没有得到好转,还有患者好转后出现复发,在声导抗的检验中为B型或者C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和显效率的相加之和。

1.4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44例患者中,28例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63.6%,13例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9.5%,3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6.8%,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32例患者中,11例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34.4%,14例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43.8%,7例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21.9%,治疗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8,P=0.0413<0.05)。

3 讨论

中耳炎会使咽鼓管的功能出现异常,并导致相关病理生理的变化,其主要症状有传到性的儿童,还会出现耳鸣、耳聋等情况,该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给予准确治疗,就会出现不可逆性耳聋[2]。近些年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的变化。传统治疗中一般给予多种药物的综合使用,而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3]。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的病因没有完全明确,但在研究中发现其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以及中耳局部的变态反应和感染有一定联系。在咽鼓管受到阻塞时,鼓室封闭,且外界空气都不能进入到中耳[4]。中耳原有的气体会被黏膜吸收,且鼓室腔中会出现负压。中耳黏膜中就会扩张黏膜,增加管壁通透性,漏出血清,导致鼓室积液的出现,若负压不能解除,就会导致中耳黏膜出现病理变化,主要为上皮细胞化生、上期增厚,增多杯状细胞,长期间的积液积存,会出现机化物,使鼓膜粘连内耳,导致鼓室粘连。中耳炎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此种疾病,患者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制约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要给予此类疾病患者及时的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实验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的治疗,建立中耳通气,并将中耳积液引流出来,将药液注入到中耳,恢复咽鼓管功能[5]。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能够促使中耳腔和外界气压的平衡,不断流出液体,促使鼓室的内黏膜上皮得到逐渐恢复,减少腺体分泌,有助于纤毛活动得到正常恢复,还可避免中耳积液复发,治疗效果显著[6]。而且手术视野明亮清晰,能够准确定位,低于隐蔽、早期或者较小的病变都能够准确的诊断和观察,不会因外耳道口的狭窄而受到影响,且手术的损伤小。该手术能够使病灶部位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选择多种药物的综合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还得到较好的治疗,但药物治疗起效较慢,而且疗程较长,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遭受较大痛苦,此种治疗方法跟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无论是疗程,还是效果都不如手术治疗的效果,总体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曹东方[7]的研究报道一致,充分说明了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的可靠性。该类疾病还有许多儿童患者,若采用药物治疗,身体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而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能够减少鼓室损伤,没有不良反应的出现。对于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除了要保证手术效果外,同时还要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始终维持稳定,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则要及时停止手术,选择其他方式治疗,并在患者的指标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8]。此外,在完成手术后,临床医生还要指导患者注意术后事项,避免由于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复发,以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中耳炎患者选择患者耳内镜鼓膜置换术的治疗,能够促使症状的改善,而且恢复正常听力,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徐德权.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5):894-895.

[2] 陈春光.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22):83-84.

[3] 何际全.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中耳炎的疗效比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5):328-330.

[4] 冯波,何勇.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5.

[5] 胡朝梅.氧氟沙星耳内镜下冲洗与耳道滴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20):1683-1684.

[6] 庄远岭,钟振华.耳内境下鼓膜置管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1(1):57-60.

[7] 曹东方.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2,20(11):44-45.

[8] 叶方.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189-190,200.

(收稿日期:2015-05-27)

猜你喜欢

中耳炎治疗效果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中耳炎160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