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ISA阅读谈地理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2015-09-28耿夫相
耿夫相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由PISA阅读谈地理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耿夫相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测试中对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差,反映出我国中学生对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欠缺。地理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地理高考测评的主要考查技能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因素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方法。
PISA测评;信息获取;地理测评
一、图像信息获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PISA阅读测试反映出我国中学生获取图像信息能力欠缺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阅读能力的考查是PISA测试的重要内容。PISA注重阅读素养的考查,阅读素养评价提供的阅读文本分为连续文本与非连续文本两种格式。连续文本通常由句子组成,句子再组成段落,段落再组成节、章和书等更大的结构。非连续文本格式包括图表和图形、表格和矩阵、图解、地图、数据表格、信息单、邀请和广告、凭证、证明等类型。
PISA对每次测评都构建分量表,目的是对不同方面的表现做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在测试领域的相对优势和薄弱环节。上海学生在PISA2009测试中,各个方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都是第一,但在阅读总分第一的情况下,却表现出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差。下
图是阅读素养两种文本形式分量表平均成绩与总成绩差异比较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最大,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中,两种文本成绩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市学生在非连续文本阅读方面比较薄弱。
图1 阅读素养两种文本形式分量表平均成绩与总成绩差异比较
2.获取图像信息技能是地理核心技能之一
地理是中学基础课程之一,各个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技能都有明确要求。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技能划分为五项核心技能: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可以看出,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提出的五项核心技能,其中三项涉及地理信息方面,即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是指要求学生有条理地从一手和二手资料中获取具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的收集方法。例如,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判读地图、阅读RS图像和GIS等获取二手资料。《国家地理标准》指出,学生不仅要有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更要有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编排,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国家地理标准》指出,分析地理信息是地理探索学习的核心环节,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将地理信息按一定角度分解为各种地理要素,认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发展趋势和后果,最终形成地理模式和结论。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获取图像信息技能也有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基本技能概括为: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填绘地图、图表的技能,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的技能,以及地理计算等。《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技能的要求为: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可以看出,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我国地理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等能力。
3.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要求之一
地理图形语言是指等值线图、柱状图、区域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因为以地图为背景切入既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又是文综试卷的亮点。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已经逐渐形成了“无图不地理”的命题风格。这为考查获取图像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看,主要考查学生四项能力,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有明确的定义和具体要求。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二、影响学生获取图像信息能力的因素
1.题目的难易度
题目的难易度对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能力的影响最大,具体表现为:需要查找的信息数量、信息需要满足的条件数量、信息查找的能力要求和命题方式。此四者综合在一起,决定了信息检索题目的难度。需要查找的信息数量越多和信息需要满足的条件数量及信息查找的能力要求越多,则难度越大。命题方式主要指问题本身设问的明晰度,命题指向越清晰,难度越小。
下文以PISA2009“地铁交通”为例,谈谈我国学生在非连续文本中“检索信息”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2
问题1:在地铁交通的哪一站,既可以转乘城际公共汽车,又可以转乘城际火车?
问题2:如果你在动物园站,想去石桥站,那么你必须在哪个站换乘?
A.市政府 B.河岸 C.湾岸 D.老码头
问题3:西门、动物园和南门等站名的周围有灰色的阴影。阴影显示这些车站有什么特征?
问题4:请你在莫扎特站与少年宫站之间找到最短的地铁线路。在地图上画出你选择的线路。
问题5:除了这张地铁交通图上的信息,你怎样才能找到关于地铁系统更多的信息?
问题6:根据地图,当前地铁交通系统中有多少条线路在运行?
A.3 B.4 C.5 D.6
从6个问题可以看出,除第3题测评反思与评价外,其余5题都是测评信息检索能力,只是略有区别。第1题要求通过在地图上建立联系后找出信息;第4题重在把平面图中的多个信息结合起来,确定两个指定点之间的最短线路;第5题重在找出地图中明确呈现的信息。第1、2、4题得分情况及对检索信息的要求如下表。
试题代号得分率命题方式检索信息的能力要求“地铁交通”R464Q01 94.0%设问明确,关键要理解满足两个条件的地点。根据图标找到满足两个条件的车站,答题的要领是识读图例,然后把图例与图上的具体分布对应起来,找出既有公共汽车又有城际火车图标的地点。“地铁交通”R464Q02 83.9%设问明确,关键词是“换乘”,考查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找到所在车站及目的车站(在地图的信息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根据地图找出线路;确定换乘车站。“地铁交通”R464Q04 61.9%设问明确,题目中含有“最短”的条件,该条件同时成为干扰信息,因为最短的是建设中的虚线部分。在地图上找到两个车站;明确连接的线路;运用图上信息确定“最短”线路;画出线路。
从统计结果看,第一题得分率最高,第4题得分率最低。产生这种得分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第1题设问简单,第4题设问相对较难。第1题对获取图像信息能力要求比较低,只要根据图标找到满足两个条件的车站,把图例与图上的具体分布对应起来,找出既有公共汽车又有城际火车图标的地点,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4题对获取图像信息能力要求高,考生要在地图上找到两个车站,还要明确连接的线路,再运用图上信息确定“最短”线路,最后画出线路,得出正确答案。
2.对相关地理原理的掌握状况
如前所述,目前地理测试重视对学生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相关的设问形式有:看图表述、据图分析、据图判断等。但如果相关地理原理不熟悉,就会对图上的信息“视而不见”,对看到的信息应用不上,在所呈现的答案上,找不到相关地理图示信息。
图3和图4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图4
(1)选择图3和图4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3和图4,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第(1)题较简单,从图1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西部偏低值最大。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西南部偏多量最大。第(2)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问题的答案学生答不完全,相当多的学生对洪涝灾害出现区域判断理由的表述,没有答“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主要因为学生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不清楚,不了解洪涝灾害形成的原理,所以对图示“西南地区地势低平”的信息视而不见。从答案的呈现看,好像学生没有看见西南地区地势低平的信息,其实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地势低平与洪涝灾害出现之间的关联性。
3.干扰信息的数量和强弱
相似、相近信息越多,信息间干扰强度越大,学生对信息的取舍难度越大,越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错把干扰信息当作有效信息,而把有效信息看成无效信息,从而加大了信息获取的难度。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5)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图5
(1)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2)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该组题信息量非常大,主要信息有年降水量、地形剖面、积温、距海直线距离、甲和乙两地1月和7月气温状况等。由于大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较难找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信息。很多学生习惯于根据地形剖面形状进行判断,该地形剖面形状非常类似于黄土高原经过太行山、华北平原、山东半岛到黄海的剖面,而将C山脉错误地判断成太行山山脉。其实,图示最有效的信息是积温数值和甲乙两地气温状况,从积温数值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位于中温带地区,而华北平原为暖温带,进而可以判断出C山脉为大兴安岭,A为内蒙古高原,B为东北平原。
4.学生对图像背景的熟悉状况
(1)背景材料与学生的生活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有别于他人的个人阅历和心智水平,不同学生对相同地理信息的敏感性不同,从图像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就不同。若图像背景来于学生真实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件,学生就能快速、有效地获取图像的信息。
【2013年浙江文综卷】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图6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7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8分)
(3)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8分)
图6
图7
该组题取材于舟山新区发展规划,材料提供的图像材料有两个,图6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7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第(1)题,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对于“舟山地区因为位于海洋,海面风力较大,空气流通快,自净能力强,从而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这个得分要点,舟山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容易从图像中获取有关“海洋”的更多信息。对于远离海洋,甚至没有见过海洋的学生,很难想到海面的空气流通快,风速大,对舟山群岛及其周围的海洋等图像信息会造成视而不见,从而影响答题的正确程度。
(2)学生对图像类型的熟悉程度
地理图像的类型非常多样,主要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常见统计图包括线状图、直条图、饼状图和散点图;常见的景观图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居住、河流、山川、地形、气象、土壤等。学生对有些景观图比较熟悉,有些景观图比较陌生。对图像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图像信息的获取结果。例如,学生对统计图中的线状图、直条图、饼状图较为熟悉,而对三角形坐标图则较为陌生。
【2013年浙江文综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9~10题。
图8
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常见统计图有线状图、直条图、饼状图,而图示的统计图比较少见,学生相对陌生,获取信息难度较大,甚至很多学生不能理清图示三个坐标的关系,对每个地区人口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看不懂,直接影响答题效果。
三、培养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方法
1.动手绘制图像
培养学生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绘制图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平时易被忽视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图像,有利于学生对图像绘制原理的深刻了理解,也有利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获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练习绘制的图像很多,既可以绘制小区域的地图,也可以绘制教材原理图,还可以将数据表格转绘成柱状图或曲线图。
2.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
考试时往往提供的是新情境,学生在答题时要能将平时储备的知识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进行知识与情境的转移,因此平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人理解、拓展思维等,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3.熟练掌握地理一般规律和原理
获取地理图像信息属于技能层面,但能力是以知识为支撑的,学生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和认知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对地理图像信息获取的效果。在学习和理解地理原理时,一定要让学生加强对地理过程的理解,明确地理原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死记结论。
[1] 李广.为生存而学习——PISA评价思想价值取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7):41-44.
[2] 王蕾.PISA在中国:教育评价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5,(7):7-11.
[3] 张亚南.课程标准卷高考地理学科命题摭谈[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100-104.
[4] 耿夫相.我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与PISA测试的比较[J].地理教学,2014,(10):57-61.
[5] 耿夫相.由PISA2006谈地理试题的情境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2):111-112.
[6] 耿夫相.PISA对态度考查的特点及对地理测评的启示[J].地理教学,2012,(2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