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2015-09-27任隽
任隽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感;生活;培养策
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101—01
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数的感觉,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要“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此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一要求的提出给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师在教学中需针对这一要求设计教学,培养学生数感,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方法作点探讨。
一、以“生活”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数感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数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数的意义。
二、以“运算”培养数感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此项标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结合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以此增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有21位同学到公园去玩,每条船最多可以坐4位同学,最少需要租几条船,人员怎样分配最合理?”首先,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讨论小组,每4人为一组,经过约3分钟的讨论之后,请学生汇报: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式为:21÷4=5余1,也就是说要让21位同学都乘上船最少需要租6条船。其中5条船上各坐4位同学,一条船上只坐一位同学。”
“老师,老师,我们组是这样想的:21为同学都能乘上船,最少需要租6条船。但其中4条船上各坐4位同学,剩下的两条船,一条船上坐3位同学,一条船上坐2位同学。”
“老师,我们组想的和他们两组的都不一样,其中3条船上每条船各坐4位同学,剩下的3条船,每条船可以各坐3位同学。”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每一组同学的解答都合情合理,都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多样性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多样性的理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计算结果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根据实际问题寻找最佳方法的规律,使得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
三、以“操作”培养数感
数学知识包含的内容虽然很繁杂,但却具有共同的特点: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更是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譬如,《千克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这一部分知识时,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称一称:学生利用“秤”动手称东西,如称一称水(200ml,5瓶)、两袋盐(每袋500克)、洗衣粉(250克,4袋)等等。
(2)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水有几瓶?
(3)掂一掂:把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事物,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但要能通过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事物。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食盐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学生到了高年级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出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的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符号感的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使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