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5-09-27李莉平
李莉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读物;课堂内外;读书笔记;
方法;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46—01
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能让其终身受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注重筛选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注重筛选课外读物,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开学初,应为学生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学生,教过拼音后,还应给学生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学生边看图边读拼音和识汉字。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教师在给学生筛选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体裁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二、结合课堂内外,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因此,研读文本之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可能找到由阅读文本向课外阅读延伸的“阅读点”,以巩固文本知识,丰富、扩展文本内涵。教师根据文本特征及学生特点,做好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展的选材工作,能够使学生读有所依,同步阅读相关内容,及时巩固、拓展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点,从而逐渐提高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重视读书笔记,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可以在本子上描描画画,做各种设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不仅能增加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提高阅读情趣。
四、教给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只有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才能在课外阅读中自主地进行阅读。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顺序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文章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细细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或语气朗读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二是分步朗读,评读赏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应分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使学生养成适当提问的习惯,并且告诉学生仅仅会提问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字里行间、文章的空白之处圈点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段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五、积极鼓励先进,保持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渐渐荒废。为了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应在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随之形成。另外,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其他学生效仿的范例,班级会因此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