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好校长
2015-09-27郭树胜
郭树胜
【关键词】 校长学习;教师培训;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27—01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角色在学校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推卸的责任。树立以人为本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模式,明确校长与学校管理、教学支持与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校长做好工作的前提。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为自己塑形
1. 加强自身学习,重塑个人价值观。校长是学校发展、内涵、思路、目标的确立者,作为校长,自身必须有“学习力”。要学习政策法规,学习教学业务,提高驾驭全校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校长的第一职能是“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校长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质量想办法,开拓思维,更新观念,取长补短,实现由家长型管理到人文型管理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到制度机制管理的转变,由外延经验型管理到内涵科研型管理的转变,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努力形成上下协调、渠道畅通、指挥有力、反馈灵敏、评价合理的管理机制、学习机制和评价机制。校长这支队伍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教育家的情怀,有了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信念,那么,学校文化的产生和成形、成熟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自在必然之中。
2. 要深入教学第一线,重塑教育质量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校长需要打破已有的传统教育理念,改变过分关注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观念,重新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质量意识。当校长要当内行校长,只有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的校长才称得上是内行校长。校长要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常下班级听课,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和带动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3. 要勇于开拓,重塑教育价值观。一所成功的学校,首先应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因为成才有很多自我因素,其中包括孩子自身的素质。我校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成功中找到自信。当我们认真观察人才成长规律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而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与压抑,对他们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
二、为教师塑形
1. 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因为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不但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的校园。因此,不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一切课改都是形式的、走过场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2. 教师培训的必要性。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浓烈的氛围。在教学评价单一的体制下,急功近利已成惯性,牢牢地抓住学生不松手成为他们朴素的“对学生负责的”的观念,可以说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教师中能自觉进行理论学习的人很少,死抱经验、逐步规范、小打小闹、稍作创新的多,应当说,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是在无外界压力下的自觉行为,如在此基础上略加压力,强化任务意识,有本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引导他们走上学习研究的正轨,便可在短时期内促使他们切实改变观念。
三、为学校树碑
1. 建设高品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管理是通过管理的软要素——“文化力”来发挥管理作用的。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要努力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
2. 建立和实施共同愿景。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凝聚力量、唤起希望、激发内动力,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3. 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在师生员工的情感和精神生活中得到体现。
4. 转变学校领导行为。实施学校文化管理,必须转变学校领导行为。学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激励人、培育人、发展人,以此实现组织目标,并在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人的发展。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