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三十二)了解器乐老师的特点建立良好的教学沟通
2015-09-27周海宏
文/周海宏
(连载三十二)了解器乐老师的特点建立良好的教学沟通
文/周海宏
作为共同特征,两个圈子的业余类教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之间的水平差距很大,既有音乐素养深厚、器乐演奏训练非常专业、技术程度很深、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也有音乐专业教育很不完整,仅仅接受过一些器乐演奏训练的教师。有的教师,口碑很好,有很多很好的学生会慕名而来。也有的教师,碰上一个算一个,生源不是很稳定。从总体上看,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在学琴方面的成就没有很高的期待。安于教以业余学琴为目的的学生,学生的成绩对他们也不会带来什么压力感。获得经济收入,是他们主要的教琴动力,维持生源,是他们主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这类教师会比较接受孩子学琴的业余状态,把业余学琴的目标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以此调整标准、规格、要求、方法等教学状态。
这样的老师比较容易沟通,也比较容易接受家长提出要求,但是我在这里要稍微提醒家长两点:一是,虽然业余类教师不是专业器乐教师,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并不一定低,这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不仅如此,在我看来,恰恰由于他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业余学琴的孩子,他们可能是更好的业余学琴教师。对于以业余学琴为目的的琴童来说,他们可能是更适合的教师。第二个要提醒的是,这个群体中有一些相对“弱势”的教师,我这里所说的“弱势教师”,主要是指那些仍然在校就读的勤工俭学的学生,或刚刚毕业,在社会上从事自由教学的年轻教师。一方面,他们年轻,另一方面,他们职业声誉低、生源少,教琴又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他们往往很害怕失去学生,不愿意与家长发生矛盾,他们存在着要顺从家长意愿的心态。我要提醒家长,在与这些老师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和尊重老师的意见。你一定要充分意识到,不管他多年轻,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知识比家长多得多,你可以表达你的意见,但是我建议家长要尽量采用以询问式、讨论式、建议式的方式,不要在交往中,以太强势的姿态与他们沟通,这样会使他们迫于家长的态度,而妨碍了自己真实想法、客观评价、真实态度的表达,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孩子。
总之,了解是沟通的前提,在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自身特点,从而采用良好的沟通策略。下面我们来看看,从沟通的内容方面,有家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沟通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按照沟通的内容与决策责任方,基本可以把学琴中需要沟通的事情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互相配合的事;
二是主要听从老师的意见,家长不要过多干预的事;
三是家长要求教师“尊重并听从”自己意见的事。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1.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互相配合的事
我认为以下这些事情,是需要家长与教师好好沟通、大家达成共识以后,才能做好的事情。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所谓教学目标的定位,有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就是指孩子学琴的目标是想搞音乐专业还是仅仅是作为业余爱好。如果是想从事音乐专业,是准备以器乐演奏为主还是把乐器演奏作为基础,从事其它音乐专业。短期目标包括孩子要不要考级呢?要考级的话应该考几级;要不要参加比赛?比赛参加哪一组;要不要报考学校的乐队?要不要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等等。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都应该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讨决定的,为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双方认可呢?原因在于目标的选择,一方面需要有对孩子能力的判断;另一方面,需要有对孩子与家长投入的判断。前者只能由教师做出,后者,家长才知道底细。这方面的决策一旦做出,既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又会影响家长的投入。对长期目标的决策,首先需要教师对孩子音乐潜能进行判断,孩子将来是否能从事音乐专业,是在教师对孩子音乐潜能的判断,与家长对孩子的职业设计双向互动中逐步定位的。是否要从事音乐专业,从教师一方看,从规格标准,到教学的内容结构都完全不同。从家长一方看,大人、孩子无论从经济上、精力上、时间分配上等等方面的投入差别很大。没有双方的充分沟通调整,任何一方,一厢情愿地去努力,都无济于事。有的时候,教师觉得自己确实赶上了特别有才能的学生,老师很希望孩子加大投入,更加努力,或比赛获奖,或考上音乐学院,为自己带来职业上成就;但是家长并没有这样的意愿,既不想让孩子进入音乐行业,更不想让孩子花那么多精力,去参加什么比赛。
相反的情况是,家长就想让孩子走音乐专业这条路,希望孩子尽早出成绩,希望孩子参加各种比赛,争取获奖,早日成才。而教师却可能觉得孩子没有足够的才气搞音乐专业,又可能觉得孩子的基础不够扎实,过多精力投入到参加比赛上,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不同意孩子参加比赛,于是有的家长可能会私下找其他老师辅导比赛曲目,自己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参加各种比赛,家长这样的做法,就难免与教师发生摩擦,这种例子很多。
总之,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没有双方的沟通与共识,任何一方心中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2) 关于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规格要求定位
如果学琴的目的,就是要搞专业的话,那质量标准与规格要求,自然是越高越好,投入也是多多益善,这是没有什么需要沟通讨论的。但是业余学琴的质量标准与教学规格如何把握,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学琴的规格应该有多高,教师要从孩子的潜能角度做出考虑,家长要从孩子可能付出的投入做出考虑。每个老师都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科目上付出更多的时间,越多越好,就像语文老师希望小孩多写一点语文作业,数学老师希望孩子多做一点数学练习,这是可以理解的。学琴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练琴越多越好,练琴多,孩子就出成绩,教师就有成就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孩子练琴多,回课的时候上课的过程就比较愉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时间与精力的安排,是有整体考虑的。学琴要与其它科目及活动安排统筹考虑。如果不能有效地沟通的话,就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学琴老师给孩子布置曲目太多,要求太高,要想下次回课让老师满意,那就要把所有课余的时间都搭在练琴上,这就妨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反过来说,如果孩子的校外时间能做完学校的作业就不错了,剩下的练琴时间,根本就不足以练好学琴教师布置的曲目,在回课的时候,也会使教师产生不满。这时候,家长就需要跟老师沟通,建议教师减少练习曲目,降低教学要求,曲目不多时候,每首曲子也可以练得好一些。这样孩子的压力不是很大,使孩子感觉到学琴活动的快乐,也不影响其它方面的学习。
我上大学的时候教钢琴,就遇到过这样情况,我那个时候每次给孩子布置作业,都是一次布置一套作品,孩子每天必须要弹基本练习。而基本练习,又是一套手指基本练习、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曲子有练习曲,复调作品,一首大型作品,还有一首中国的小品,每次上课的时候,我就会要求学生把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弹一遍,而且每一首曲子都应该比上一个星期练得好一点。有一天,家长很郑重地与我沟通,他说现在我作业布置太多了,超出了孩子应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完成吧,怕老师不高兴,都完成吧,练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他建议我能否考虑,每周就留一首曲子,但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太不正规了,我认为要想学钢琴,必须有很完整的曲目安排,结构必须要合理,没有同意家长的要求,结果,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就不学了。现在我猜,不排除这样的原因:在教学的规格与标准上,我和家长没能达成共识。 我现在反省这件事,觉得那个家长其实是对的。当然,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在家长的潜意识中也觉得虽然是业余学琴,但也是规格越高越好。要学,就要学好,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 ,而且家长老觉得孩子的潜能是一个无底洞,孩子像一块海绵,能榨出多少水,取决于你给他多大的压力。于是就希望老师高标准,严要求地带孩子学琴,而教师明明知道这个孩子潜能不高,看着孩子太吃力,也很想建议家长,业余学琴没有必要投入过高,但是也担心,家长不仅不接受这样的建议,反而还认为自己不负责任,教师也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一方,抱着错误的学琴理念,一方,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虽然双方存在着分歧,但表面上学琴活动平稳进行,由于缺少良好的沟通,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