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音声概览(上)
—— 传播历史及区域分布

2015-09-26文/董

音乐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派德宏西双版纳

文/董 宸 张 晨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音声概览(上)
—— 传播历史及区域分布

文/董 宸 张 晨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并存于中国的三大佛教流派,根据传教路线命名为“南传佛教”,按照语系划分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语称“Theravada”,直译为“上座部长老的学说观点”,意译为“上座部佛教”,坚持按照佛陀的教导严格修行。

据说,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是施加国的王子,名为悉达多。在他29岁时有感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于是出家。35岁在菩提树下觉悟,随后到各地弘法,于80岁涅槃。佛陀圆寂后200多年,约在中国战国时期,印度阿育王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后来他意识到战争的残酷,转而大力支持佛教,并派了九个使团去印度国内各地以及国外去弘扬佛法。南传佛教沿革下来的传播路线从印度传播到斯里兰卡和缅甸,再传到泰国,然后至老挝、柬埔寨、中国。现在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的东部、孟加拉的东北部和中国云南省西南地区。

在我国云南省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4个地区,分布着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5个主体民族——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其中在宗教文化的主导性和完整性上都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傣族,目前较确定的、有可考历史的基本仅存留于傣族,在实际的历史沿革过程中的确也是以傣族为核心和主要脉络。傣族的佛教音乐及民族间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因素借助于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力和传播能力,较全面地传入了布朗、德昂和佤、阿昌等民族地区。

由于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较多,不同民族分布地区的社会历史结构均不同,因此佛教传入的教派、时间、路线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傣族南传佛教研究学者康喃山在《云南南传佛教现状》一文中提出,“可把佛教由泰国、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划分为4个路线,西双版纳——景谷一线,孟连——上允一线,耿马——永德一线,德宏一线。”

南传佛教于隋唐时期传入西双版纳,于公元615年在今天的景洪市建立了第一座寺院——瓦坝姐(Wat Pajet),即现在的西双版纳总佛寺。当时西双版纳与泰国清迈、缅甸景栋来往非常密切,甚至在一段时间属于庸那迦国的统一政权管辖。不难看出,南传佛教在清迈和景栋传播后,不需太长的时间,自然会从景栋沿以上路线传入西双版纳,然后再由西双版纳传播至各勐。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的路线,是从泰北到缅甸景栋后,再传入西双版纳,具体就是清迈——景栋——小勐拉——打洛——勐混——勐海——景洪。因此西双版纳属于南传佛教摆润教派,与泰国清迈、缅甸景栋一脉相承,信仰民族为傣族、布朗族。

德宏地区实际情况复杂,无具体历史文献和文物可考,南传佛教何时传入德宏地区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德宏信仰南传佛教是明代中期以后,晚于西双版纳。但根据芒市傣族历史研究学者杨永生的观点,勐卯(今德宏瑞丽市一带)于公元567年建立果赞毗国(Kosambi)。“Kosambi”是巴利语,作为古代佛教传播的最原始语言,如果果赞毗国之前佛教还未传入勐卯地区就不可能使用巴利语作为国名,由此可以推断在公元567年之前佛教已传入德宏勐卯地区。综合少量相关历史文献、口述资料和现状进行推断,南传佛教摆多和摆奘教派经由缅甸木姐、南坎传入我国瑞丽,同时也可能由陇川、盈江分别传入,教派系属缅甸仰光、曼德勒;而摆润教派传到德宏比西双版纳稍晚,应由临沧耿马地区传入。德宏地区南传佛教信仰的主体民族包括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其中摆润教派、摆多教派、摆奘教派傣族都有信仰,德昂族、阿昌族多属于摆奘教派。

在临沧,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佤族村寨主要分布于耿马、双江、沧源、澜沧、西盟等地。南传上座部佛教分“摆润”、“摆多”两教派在此区域传播,以“摆润”教派为主体,“摆多”教派分布于部分傣族村寨。摆润教派于公元1473年由缅甸景栋传入临沧耿马、孟定地区,缅甸景栋与西双版纳一样,系属缅甸景栋。原本聚居在孟定的傣族最先接受传教,在当地土司的支持下,不断向外传播扩展。繁荣时,在耿马境内,凡是信徒在30户以上的村寨都建有一所佛寺,形成了森严的宗教管理体制。1956年,中国佛牙护送团将佛牙送到耿马,供奉在小街缅寺。摆多教派于公元1465年传入孟定地区,与德宏地区一样,系属缅甸北部仰光、曼德勒地区。当时为躲避战乱,今缅泰交界处的傣族顺萨尔温江迁入孟定居住。后因受灾遭病,头人至缅甸求佛请愿,由仰光佛寺派出坦玛大长老经曼德勒、木邦进入孟定传授佛教,曾在明末清初一度繁荣。清朝道光年间,“摆润”、“摆多”教派发生矛盾,相互排斥,“摆多”被歧视为假教,受润派土司压制排斥,被迫逐渐外迁至缅甸木邦。直至1952年,英德戛长老由缅甸修学归来,在其带领下逐渐开始在孟定部分地区恢复本教派地位。目前,除耿马县孟定镇有18所摆多教派的佛寺外,临沧其他地区佛寺都属于摆润教派佛寺。

在思茅,关于南传佛教的相关具体历史考据不足,可能性较多。在《县志》《勐卧总佛寺历史》、清代的《威远厅志》中对于南传佛教传入时间的记载,有很多前后不符与矛盾之处。通过思茅师专教师周寒丽的整理综合,认为南传佛教传入思茅地区应当是在明代左右,具体年代尚待考证。第一所佛寺应当为昔年土司刀学、刀汉臣父子所建。景谷与西双版纳历史交往密切,思茅地区的南传佛教可能是从西双版纳传入的。思茅地区的南传佛教属于摆润教派,在佛事活动、诵经风格、语言文字等方面与西双版纳相似度最高,因此思茅地区与西双版纳地区共同系属泰国清迈、缅甸景栋一线。

(责任编辑 张晓燕)

猜你喜欢

教派德宏西双版纳
中国化视野下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的历史及本土特点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多重线索
教派与国家利益双重视角下卡塔尔断交事件分析
略谈藏传佛教后弘期各大教派的形成和发展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