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文化活动中声乐艺术的再发展
2015-09-26崔姝祎
文/崔姝祎
论群众文化活动中声乐艺术的再发展
文/崔姝祎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歌唱的艺术,有很多形式。无论是美声、民族、流行哪种唱法,都包含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这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以及参与表演的活动形式。群众喜欢歌唱,喜欢声乐艺术,而声乐艺术更应该在群众文化生活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和传播,才能更加升华与发展。因此,要使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活动中得到再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加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
加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促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合理整合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利用节假日和一些届次性的活动,举办一些群众歌咏活动。如举办红歌会、合唱展演、声乐比赛等活动,组织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等各个层面参与到群众的声乐活动中,用弘扬主旋律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使群众更加热爱歌唱,热爱歌颂党和歌颂祖国的歌曲,自觉投入到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去。各责任部门应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辅导,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各专项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在组织指导文化活动中注重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和谐、稳定、向上的发展环境。
二、群众性声乐人才的培养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大力培养群众文化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及其发展的需要。群众性声乐人才来自于艺术馆、文化馆,许多群众文化业余骨干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活动对群众有着较大的影响。有了优秀的声乐人才,可以用优秀的声乐作品和高尚的文化氛围来教育人、熏陶人。因此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群众性声乐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对广大声乐爱好者进行有重点、有目标的选拔培训,举办中、短期培训班,邀请国家和省内艺术名家进行讲学,使参加培训者有所提高。还可以定期举办群众性声乐大赛,发掘选拔中青年优秀群众性声乐人才,加强艺术实践能力,多创造展示群众性声乐艺术的舞台,使群众性声乐人才的演唱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与提高,以达到教育群众、宣传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的目的。
三、植根于基层的声乐艺术,离不开专业艺术家的指导
声乐艺术只有植根于基层之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声乐活动要取得更深远的影响力,更离不开专业艺术家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业余合唱团已彰显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如辽宁省群众艺术馆老干部合唱团的指挥史建南曾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在辽宁文化界享有很高声望。他退休后,受聘于许多单位进行合唱指挥教学。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教学态度,深得团员的喜爱,许多学员慕名而来。虽然入团要接受严格考试,但学员们依然十分踊跃,学员常年保持在70人左右。几年来,合唱团演唱水平越来越高,已成为活跃在文艺战线上一支不可多得的惠民演出排头兵。这也充分体现出,正是通过艺术家的长期辅导大大提高了广大声乐爱好者的演唱水平和艺术表演水平。
近年来,我省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歌咏活动的规模日益壮大,合唱队伍也日益增多,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而歌咏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对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崔姝祎,2003年7月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学士学位,同年到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工作至今,任文艺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2005年7月获“首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赛”优秀园丁奖;
2007年6月获辽宁省“群星奖”银奖;
2008年8月获中国文化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国故事”特殊贡献奖;
2008年11月获中国文化部首届农民艺术节“大丰收杯”;
2009年8月获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辅导一等奖;
2010年3月获辽宁省“群星奖”一等奖;
2010年5月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
2011年10月获辽宁省首届群众文化节声乐比赛一等奖,
2013年9月获“北仓杯”第三届环渤海地区青年新歌手电视大赛银奖;
2014年10月获辽宁省第十五届“群星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