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使……”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生态伦理动因及对策
2015-09-25潘世松
摘 要:我国现行的汉语语法规范认为,“通过……,使……”类句式是主语残缺或结构杂糅的病句。调查发现,该类句式的输出具有代际继承性、跨媒介性、跨领域性等特征。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是该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生态伦理动因。针对该类句式的当下定性及修改现状,笔者建议:汉语研究应回归并强化母语背景化实际;应提高研究路径的整体化解释力。从语言生态伦理视角探讨“通过……,使……”类句式的输出理据及对策,对丰富汉语研究理论、指导汉语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通过……,使……”类句式;复杂性理论;语言生态伦理;母语背景化;汉语整体性
作者简介:潘世松,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语言学博士(湖北 武汉 430056)
一、问题的提出
请看例子:
(1)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①。
(2)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②。
(3)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
(4)从历史的和现实的斗争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舆论工作的重要性④。
(5)由此看来,拉丁尼虽不一定是但丁面命耳提的教师,但至少受过他的训导⑤。
(6)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蛋黄、奶类和一些鱼类中也有丰富的维生素A(刊)⑥。
根据我国现行的汉语语法规范,上述例句都有毛病。毛病的具体名称及修改方法,不同的流派有所不同,例(1)—例(5)叫主语残缺或滥用介词结构,例(6)叫结构杂糅;修改时或删除介词,或调整句子结构。
我们把上述例句以及类似的句子统称为“通过……,使……”类句式。
的确,我国汉语学界对“通过……,使……”类句式的“病句”定性、修改途径与措施等讨论得比较充分,影响也较为深远;但是,对语用主体为什么要说写这类“病句”的问题,已有著述,讨论得似乎还不够。一般地说,语用主体共性输出某一句式的深层原因是确立句式模型、判定句式对错的依据,也是针对错误句式进行修正的参照。那么,“通过……,使……”类句式是个案还是共性?如果是共性,有哪些共性?为什么有这些共性?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该类句式的生成动因及对策。
二、调查举例
“通过……,使……”类句式是否具有代际共性?是语用主体某一年龄段的言语现象还是具有终身性?是同一年龄段语用主体的个别言语现象还是具有共体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历经2001~2015年,我们调查了主要来自湖北黄石、咸宁、武汉等地,其次来自广东、上海、浙江,少数来自除上述省、市及西藏、青海等自治区(省、市)之外的我国大陆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母语是汉语的不同年龄段的语用主体。调查以访问的方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展开。纵向主要访问75岁以上、55岁左右、35岁左右、10~15岁四个年龄段的语用主体读中小学时的说写情况;横向主要调查学龄段、职业化两个年龄段的语用主体14年来的运用情况。调查情况举例如下。
1. 历时维度的说写情况
历时维度的访问表明:今天75岁以上的离、退休老人,60多年前是中小学生,他们普遍开始说写“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提高了认识”之类的句子;今天55岁左右的中老年人,40多年前是中小学生,他们也普遍开始说写“在这次活动中,使我提高了认识”之类的句子;今天35岁左右的中年人,20多年前也开始写过类似的句子;今天在校的中小学生,还在普遍说写“他们在抗洪中坚贞不屈,奋力抢救国家的财产,绝不让洪水吞没”、“这才使我知道人们为什么称它为朝阳洞这个名字的由来”之类的句子。
访问数据说明,“通过……,使……”类句式在语用主体中小学年龄段的开始说写具有代际继承性。
2. 共时层面的运用实例
由于“通过……,使……”类句式最早出现在小学高年级的书面作文里,因此,共时层面的运用实例,我们只调查学龄段、职业化两个年龄段语用主体的说写实践。
1)对学龄段书面输出的调查——取自湖北省阳新县黄双口镇中小学生的作文(下横线为笔者所加)
(7)他们在抗洪中坚贞不屈,奋力抢救国家的财产,绝不让洪水吞没。
(8)王老师,我不是您出色的学生,而是我的尊敬的老师。
(9)通过这次的演出,让我们和孤寡老人更加亲近了。
(10)王阿姨,您给我家的帮助太多了,我真想对您说:“谢谢您,辛苦了。”⑦
2)对职业化年龄段语用主体书面输出的调查——以新闻媒体为例(下横线为笔者所加)
(11)日理万机的温总理亲自为农民追工钱,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波关于欠薪问题的大讨论,可谓观点不同、众说有理。笔者就此仔细研究了一下,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没有从包工方的角度,再往深处思考这个非常顽固的欠薪问题,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滕以来《请从包工方的角度反思欠薪问题》《南方周末》 2003.11.13 第10版)
(12)中高考作文到底该不该使用新词酷语呢?记者查阅今年中、高考考试说明,均没有对此进行规定。而有关负责人认为,应谨慎使用。(《新词酷语,能否写进考试作文?》《楚天都市报》2004.3.14 第5版)
(13)昨日,经公交工作人员和民警努力,终于联系上其亲属。(《14岁女孩公交车上独自过一夜》《楚天都市报》2014.12.27 A06版)
(14)通过这次演练,提高了……抗洪救灾能力。(2004.8.7 CCTV-1 新闻联播)
(15)由于河流缺乏补给,造成了严重的旱灾。 (2014.12.2 CCTV-10 塔里木河(一))
(16)通过文明创建,使许昌城市更美丽。(2015.3.1 CCTV-1 焦点访谈)
运用实例表明,“主语残缺”或“结构杂糅”的“语病”不存在代际差异,还具有跨领域、跨媒介等共性。
两个维度的调查结论让人困惑:几十年来,为什么一代又一代、不同领域、不同媒体的语用主体在说写时不考虑句子的主语是否残缺?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违反“结构杂糅”的语法错误?我们认为,不是语用主体不考虑句子的主语是否残缺,语用主体也并非真的偏爱犯“结构杂糅”的语法错误。从母语背景化、汉语整体化角度看,问题的症结是“通过……,使……”类句式的输出具有语言生态伦理动因。
三、语言生态伦理动因
语言生态伦理是“族群语言的发生、发展和个体语言的习得、运用的人为痕迹与自然状态之间道德关系的内心驱迫感,是族群语言立法与语言道德的应当存在”⑧,包括“语际生态伦理、语用生态伦理和语内生态伦理三个层级”⑨。“语际生态伦理层级主要探讨基于生存空间、实物可能、劳动场景、思维类型、认知范畴等自然与社会因素制约下的族群、国家语言(方言)的发生、发展、传播以及异语间的互惠共生”;“语内生态伦理层级指具体民族、国家语言(方言、土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的发生、发展与规范生态伦理”;“语际生态伦理层级与语内生态伦理层级的交汇是语用生态伦理层级,是个体、亚族群、族群、国家等语言人在特定的空间内,在语境、传媒、方式、功能类型等方面基于民族语言(方言、土语)的具体运用,这种运用可以跨越语际层面;在时间上,是语言人在不同领域对语际层面和语内层面特定语言(方言、土语)的具体运用。”⑩在历时层面和共时维度都有相当的出现频率的一类句式被定性为病句,当初固然有其理由,但是,在科学发展回归背景化、整体化的今天,这一定性值得反思。考察发现,“通过……,使……”类句式的生成,具有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等语言生态伦理动因。
1. 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
语言是话语的抽象或概括,话语的发生具有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特征,即自然生态伦理规定性。
生理学、解剖学、认知心理学、语言矫正与康复等学科研究表明,大脑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大脑存储的信息是混沌的、没有明显边界的。“从心理方面看,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型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思想本身好象一团星云,其中没有必然划定的界限。”“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11}同时,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亚族群、族群、国家都需要输出信息,以求心理沟通、交流,文化传播、传承。要输出存储的信息,大脑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这就从信息存储的生理、心理状态进入到了信息输出的物理状态。物理状态下,大脑的意念(信息)往往通过语言及书写/视觉符号系统来传递意义,而语言及书写/视觉符号系统以线条性的方式来组配,这种线条性组配系列具有意念续尾性特征。
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指说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式构成的言语成品,后一结构式在意念上紧接前一结构式的某一部分(通常是最后部分)来展开,形成环环相扣的系列{12}。结构式可以是音节、语素、词(短语),也可以是分句、句子。从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如果把前一结构式的某一部分(通常是最后部分)称为“尾”,那么,后一结构式就是紧接前一结构式被称为“尾”的继续。语言符号组配的这一特性早在语用主体学龄前阶段的口头输出中就有比较高的出现频率,后来,一直延续到学龄段和职业化年龄段,具有终身性特征。学龄段和职业化年龄段的说写情况,如上“共时层面的运用实例”。学龄前的口头输出实例,如:
(17)笔者同一位同事2岁的儿子军军在办公室的对话记录:
问:军军,看!(笔者拿出一个乒乓球。)
答:嗯?(看到笔者手上有乒乓球,走过来。)
问: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
答:爸爸。(看着笔者的乒乓球,想要。)
问: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答:妈妈。(伸手摸乒乓球。)
问: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家家?(“家家”,武汉方言,“姥姥”之意。)(笔者故意让球掉到地上。)
答:哦,球!球!(要去捡球。)
问: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家家?
答:……(捡到了球,玩球,不说话。)
问: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家家?
答:家家。
问:喜欢家家还是喜欢奶奶?
答:奶奶。
问:(笔者把球夺过来)要不要?
答:(不高兴。)要!(伸手拿球。)
问:要球不?
答:不。(捏着球,准备走。){13}
笔者访问了26位2岁左右的语用主体和74位年轻母亲、幼儿园老师。结果表明,对话中,2岁左右语用主体答句重复问句最后一个词(音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
笔者对幼儿园实地记录的调查发现,语用主体在习得双音节合成词前一个字(语素)时,往往把这个字(语素)当成后一个字(语素)来习得。比如,习得“an”韵母时,老师拼读音节并按音节的四个声调顺序板书音节和汉字,拼读“pān”音节时,老师板书“攀”字,指着刚板书的“攀”,领读音节“pān”,再组词“攀登”,带读“攀、攀登的攀。”小朋友跟着老师读。过了一会儿,老师点小朋友再认汉字时,点到“攀”字(无拼音提示),小朋友读成“dēng(登)”。老师发“pāndēng”两个音进行提示,小朋友似乎明白过来了,接着老师的话组词说:“攀登的登”。老师又拼读音节“han”,还是按四个声调板书汉字,第二声板书“寒”,领读音节“hán”,组词“寒冷”,小朋友跟着读“寒、寒冷的寒”。读了几遍后,老师点小朋友再认汉字,点到“寒”字时,小朋友读成“lěng(冷)”。老师发“hánlěng”两个音予以提示,小朋友接着老师的提示组词说:“寒冷的冷”。需要说明的是,小朋友在习得“an”韵母之前没有习得“eng”韵母,老师没有教学、小朋友也不认识“攀登”的“登”字和“寒冷”的“冷”字{14}。
由此可知,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是母语是汉语的语用主体话语发生的共性,是话语发生的生理—心理—物理等自然生态的表征,“是族群语言的发生、发展和个体语言的习得、运用的人为痕迹与自然状态之间的”“应当存在”。回到“调查实例”中的“共时层面的运用实例”,例子下划横线部分是前一结构式的某一部分(通常是最后部分),后一结构式在意念上紧接下划横线部分(被称为“尾”)来展开。这是话语发生自然生态伦理规定性的真实图景。因此,说这些例子是主语“残缺”、介词结构“滥用”或句子结构“杂糅”,与汉语话语发生的“内心驱迫感”或“应当存在”明显不符。至于其他语言话语发生的语言符号组配意念续尾性问题,我们将另外撰文探讨。
至此,我们可以小结:“通过……,使……”类句式,是母语是汉语的语用主体自学龄段开始终身性惯用的句式,是话语发生的生理、心理、物理等自然生态伦理规定性的体现。
2. 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
“语言生态伦理是语言生态内心驱迫感活动现象、意识现象、规范现象的统一,它追求‘完全不涉及现实存在的事物,而是涉及应当存在的事物。这一追求对话语表达的制约可能体现在话语生态位和语言生态语体伦理两个方面。”{15}话语生态位,即“话语的‘住所或‘栖息地,是表达被容忍或可‘存活的程度或范围”{16}。就功能而言,“话语生态位是话语的实际表达与应当存在表达的相符程度驱迫器,迫使言语主体对话语表达产生敬畏”{17}。常态下,话语生态位的多少与话语生态多样性程度的强弱成正相关。母语习得多元、异语互惠共生、输出方式互补等话语生态位是“通过……,使……”类句式生成的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动因的具体体现。
1)母语习得多元
历时地看,“通过……,使……”类句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笔者没有考证。但是,要说在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交锋时期或前后不久就出现了该类句式,应该比较可信。那么,这个时期话语规则的确立是以文言文为基础还是以白话文为根据?如果是以白话文为规则制定的主要依据,白话文之前形成的词的兼类性、语篇(境)依赖性等文言文的文法(而非语法或句法)特征是否会在规则里有所保留或潜藏?回答如果是肯定的,按白话文语法(句法)要求输出的言语成品,带有文言文的词的兼类性、语篇(境)依赖性等文法特征,不正常吗?“通过……,使……”类句式输出的意念续尾性特征证明它具有语篇(境)依赖性。那么,这样的言语成品该不该“存活”?换言之,在文言文与白话文共现的话语生态位里,语用主体输出“通过……,使……”类句式,不应该“被容忍”?这是汉语母语习得内容的多元,再看汉语母语习得方式的多元。
共时层面,“通过……,使……”类句式最早出现在小学高年级的书面作文里,而不是出现在更早些的小学中年级的书面作文、低年级甚至学龄前阶段的口头表达中。为什么?这就程度不同地说明了现代汉语的自然习得与人为习得之间的差异。现代汉语的自然习得具有随性、模糊、语境依赖、先发性等特征,人为性习得即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空间跟随规定的人或人群去学习,具有强制性、明确性、规范性、后发性。人为性习得中,大脑里自然习得时期所形成的认知图式对信息输出的影响应该大于零。这样,小学高年级以后的语用主体在输出的结构式里可能会整合自然习得和人为习得两种模式,生成“通过……,使……”类句式。该类句式的输出是语用主体现代汉语母语习得、运用“内心驱迫感”的“应当存在”。
2)异语互惠共生
异语互惠共生指外语(本文主要指英语)与汉语的互补关系。有研究认为,“民族语言与民族语言(方言、土语)之间具有互补、交叉的伦理规定性”{18}。“也就是说,任一亚族群、族群甚至国家都活动在特定的生存空间,特定的生存空间为他们繁衍生息提供实物可能,在特定空间里为获取赖以生存的可能实物,族群、国家必须开展劳动,劳动的季节、方式、规模、流程等等场景特性影响着族群、国家思维类型的产生与发展,上述诸因素最终制约族群、国家认知范畴的形成。”{19}而“言语是族群劳动场景认知范畴的心理投射”{20}。英语、汉语是两个特定生存空间里的族群(民族、国家)的思维类型、认知范畴的符号化。英语、汉语族群(民族、国家)所处的生存空间、实物可能、劳动场景等生态及其伦理规定性的差异,导引、制约英语、汉语话语生态“内心驱迫感”或“应当存在”的最后形成。
异语差异为互惠共生提供前提条件。但是,英汉语言规则的互补主要表现为英语对汉语的输出,汉语传统的文法规则对英语有无影响、有多大的影响,相关著述不是太多。就句法而言,在英语强势输出、汉语被迫接受的话语生态位下,“通过……,使……”类句式的生成,或现代汉语强调“通过……,使……”类句式要有主语这一规则,会不会是受到了英语规则的影响?是英汉语言规则互惠共生话语生态位中“话语的实际表达与应当存在表达的相符程度驱迫”的结果?
3)输出方式互补
输出方式通常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二者不会完全一致。但是,二者之间可以有多大的误差?在误差这个模糊地带,怎么看待汉语言语成品的合规与失范现象?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中,是否存在“容忍”介乎口头输出与书面输出之间的结构式的“住所”或“栖息地”?“通过……,使……”类句式会不会是口头输出与书面输出相互补充的话语生态位的代表?
输出背景方面,汉语传统文法以语篇为中心,现代汉语语法(句法)以句子为中心,二者存在输出背景的认知差异。现代汉语规则从文法转换为语法(句法),理论上讲,认知背景也要相应地由语篇中心转换为句子中心。可是,受语篇(境)中心传统惯性的影响,在现代汉语言语实践中,语用主体潜意识里的认知背景不可能完全转换成句子中心,词的兼类性、语篇(境)依赖性等语篇中心意识会有所留存。这样,“通过……,使……”类句式可能是这种认知背景的互补“迫使言语主体对话语表达产生敬畏”的表现。
现在,我们小结如下:“通过……,使……”类句式是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的产物,符合汉语话语传播的自然、社会生态伦理规定性。
现代汉语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发展并与文言文相交织(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相当的比重),伴随着与英语、俄语等异语的互惠共生,涉及口头输出与书面输出、自然习得与人为习得等生态因素,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现代汉语话语发生的自然生态伦理和话语传播的社会生态伦理是“通过……,使……”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生态伦理动因。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再也不难理解下列现象了:具有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和文法意识、口头输出、自然习得等特征的“通过……,使……”类句式,用异语互惠共生的语法(句法)尺度来度量,结果是一代又一代、不同领域、不同媒介的语用主体都在说写该类句式,而语法(句法)规范却判定所说写的句子为病句。
四、应用对策
关于“通过……,使……”类句式的病句定性,我国汉语学界早就有学者提出过质疑,但质疑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那么,该类句式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回答是:可能有。如上所述,该类句式的生成有其自然生态伦理和社会生态伦理动因,但其病句定性却是社会生态伦理使然。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淡化社会生成动因、强化自然输出理据。
1. 淡化病句提法
母语习得多元、异语互惠共生、输出方式互补等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是“通过……,使……”类句式生成的自然、社会生态伦理动因。社会动因带有人为痕迹,人为痕迹也就意味着片面性。应该承认,强调句子要有主语不是汉语的典型特征,先前的文言文和现在的普通话、口头表达和书面输出等,词义、句义的理解仍然存在语篇(境)依赖性。一个几十年来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不同媒介的语用主体自中小学开始终身性惯用的句式被语法规范说成是病句,说明汉语的理论思考还没有充分尊重母语背景化、汉语整体性实际。试想:多少代人都在说写的句式是个病句,到底是说写者有“病”还是规范有“病”?因此,面对当下现状,我们主张中性看待该类句式,淡化其病句提法。比如,不在中、高考试卷上拿该类句式明显表达欠妥的句子来修改病句。这样,相关的研究路径及解释才会处于通向回归汉语总体性、复杂性实际之途。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国当下的汉语语法规范在判定“通过……,使……”类句式时,说一部分句子有问题,又说另一部分句子合格,比如“问题的提出”的例子及“调查举例”中的“共时层面的运用实例”,依据就是句子的意义。这个依据最后还是回到语篇(境)依赖性的汉语文法特征上来了。“这种说法虽然极常见,可是只有在意义非常明确,不会引起任何误解的情形下才能用。许多缺主语的句子就是由于滥用这种省略的办法造成的。”{21}缺乏普遍性的解释不是科学的终极追求,对汉语母语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也不会太大。
2. 强调输出误差
那么,该怎样对待“通过……,使……”类句式呢?首先,依据语篇(境)依赖性的汉语文法特征,判定该类句式可能存在表达欠妥的问题。但必须讲清楚,“可能存在表达欠妥”不等于一定存在表达欠妥;“表达欠妥”更不等于犯了语法错误。因为,世界上不会也不应该存在让一代又一代、不同领域、不同媒介的语用主体犯同一错误的语法。这是一个定性的问题,也是针对该类句式提供对策的前提。
其次,要强化“通过……,使……”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自然生态伦理动因,而不是止步于“主语残缺或滥用介词结构”、“结构杂糅”等社会生态伦理规定性解释。也就是说,在习得、传播、传承过程中,要强调该类句式在语用主体大脑信息存储的混沌、模糊、无边界性与信息输出的相对清晰、有条理性之间存在的误差;要强调该类句式是大脑信息由生理、心理(认知)形态转换为物理形态的产物。语用主体在说写该类句式时,要注重这种形态转换的误差,努力把误差降低到极小值直至趋向于零。诚然,传统的“删除介词”、“调整句子结构”的修改手段能够解决问题,但是,解释该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生态伦理动因对问题的解决更具广泛性和源头性,因而会更让人信服,更有利于汉语母语的传播与传承。
五、结 语
“理论探索的真正意义首先不在于提供已有的结论,而是展现未来的可能。”{22}1492年以前,世界是狭小的,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也很弱小。培根、笛卡尔、布丰、马克思提出“征服宇宙和主宰自然的狂热的梦想,这个梦想鼓舞了西方技术的征服性的冒险”{23}。冒险中获取的知识是“分离的、被肢解的、箱格化的”,“而另一方面现实或问题愈益成为多学科性的、横向延伸的、多维度的、跨国界的、总体性的、全球化的”{24}。今天,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已大大提高,如果继续用当初的箱格化、肢解化手段来探索世界,得到的认识仍然是肢解的、破碎的。语言是一种生态,生态现象有其背景化、整体化的伦理规定性。现代汉语是世界语言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有其发生、发展、传播、传承的自然状态与人为痕迹的背景,也是与异语互惠共生的多维整体。因此,现代汉语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实践,需要介引异语的先进理论,更要充分尊重汉语母语的总体性、复杂性实际。
访问发现,“通过……,使……”类句式具有代际继承、跨领域、跨媒介等特征,被我国现行的汉语语法规范认为是病句。经过考察,语言符号组配的意念续尾性、现代汉语话语生态多样性是该类句式生成的语言生态伦理动因。针对该类句式的当下定性及修改现状,笔者建议:汉语研究应回归并强化母语背景化实际,应提高研究路径的整体化解释力。从语言生态伦理视角探讨“通过……,使……”类句式的输出理据及对策,对丰富汉语研究理论、指导汉语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文的主要部分在第十届语体与语言风格学学术研讨会——暨南大学,2014年12月26~29日——上宣读;对安徽大学袁晖教授和复旦大学陈光磊教授、李熙宗教授、祝克懿教授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注 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②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55页。
③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8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24页。
⑤{2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414页,第413页。
⑥邢福义:《现代汉语教程》,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⑦{12}{13}{14}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222-223页,第222页,第133-134页,第190页。
⑧{15}{16}潘世松:《语言生态伦理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可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⑨⑩{18}{19}潘世松:《语言生态伦理的性质及原则》,《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1}(瑞士)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7页。
{17}潘世松:《语言生态伦理概念提出的实践必要与知识前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
{20}潘世松:《说“农民工”》,《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22}胡范铸:《〈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专栏主持人语》,《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2期。
{23}{2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