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

2015-09-25

旅游纵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针叶林学名拉丁

雉科是鸟纲鸡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鸡形目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多达26属166种,中国分布有21属49种,包括原鸡、山鹑、孔雀、雉和鹑等。雉科分为鹑和雉两大类,无论是鹑类还是雉类在中国都非常丰富,特别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拥有世界上近1/3种类的雉科,又有“雉类的王国”之称。

白尾梢虹雉 张永/摄

拉丁学名:Lophophorus sclateri

体 长:70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2500~3400米的杉树苔藓林、杜鹃林和竹林地带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白颈长尾雉 吴荣平/摄

拉丁学名:Syrmaticus ellioti

体 长:雄鸟约80cm,雌鸟约50cm

栖 息 地:海拔300~1000米的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多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黑嘴松鸡 金炎平/摄

拉丁学名:Tetrao parvirostris

体 长:47~95cm

栖 息 地: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的针叶林中空地、林缘和河谷地带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绿尾虹雉 邓建新/摄

拉丁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

体 长:76cm左右

栖 息 地:林线以上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褐马鸡 陈建国/摄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体 长:100cm左右

栖 息 地:低矮山林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黑琴鸡 熊书林/摄

拉丁学名:Lyrurus tetrix

体 长:41~54cm左右

栖 息 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区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花尾榛鸡 高希有/摄

拉丁学名:Tetrastes bonasia

体 长:36cm左右

栖 息 地:针叶林区及有森林覆盖的平原地区,尤喜近溪流的稠密桦树及桤木缠结处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 张守玉/摄

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

体 长:98cm左右

栖 息 地: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白冠长尾雉 冯江/摄

拉丁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

体 长:140~196cm

栖 息 地:海拔300~1800米多林山地的落叶栎树林及混交林带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藏马鸡 海伦/摄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harmani

体 长:86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白腹锦鸡 裴晋军/摄

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

体 长:雄鸟约150cm,雌鸟约60cm

栖 息 地: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蓝马鸡 刘璐/摄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

体 长:95cm左右

栖 息 地:栖于高寒山区,常集群活动于树林及灌丛间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环颈雉 陈承光/摄

拉丁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

体 长:60~85cm

栖 息 地:低山丘陵、农田、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

保护级别:低危物种

白马鸡 金炎平/摄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体 长:80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猜你喜欢

针叶林学名拉丁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拉丁方秘密共享方案
拉丁新风
大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移植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
施肥对油松人工林针叶养分变化的影响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爱美的拉丁老师
图书中药用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和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