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地
2015-09-25彝鑫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5年10期
彝鑫
“你吃的不是粮食,是化肥”,这是91岁高龄的迟太公经常说的话。
91岁的迟太公,眼不花,耳不聋,一顿能吃好几碗饭。当有人问起他长寿的秘诀时,他就说他只吃自己种的粮食。自从大包干以后,迟太公便再也没用过化肥,他使用的都是纯天然肥料。所谓天然肥料,就是家里的粪水和柴灰。很多家庭为了多打粮食,在地里撒上很多化肥,可是迟太公却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耕种方式。因为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所以他家的粮食产量很低。
说来也怪,当县里组织科技下乡时,他学的比谁都积极,可是讲完课,他就又回到了传统的耕种方式中。甚至当别人都在用机械时,他也依然用老黄牛耕种,速度慢不说,而且还费了很多体力。与别家更不同的是,人家地里都是春秋各种一茬庄稼,而他只种一茬。因为他只种一茬庄稼,他家的粮食除了维持口粮,剩下的并不多。多少年下来,因为他从不与时俱进,继而成了村里人的笑柄,几乎每个人,都说他不是一个好的庄稼人。
尽管大家都说他是个古董,可是每当村里重新变地,人们却抢着种他的地,因为只要是迟太公种过的地,稍微施点肥,便能长出很多粮食,不像其他人家的地,土地板结不说,还得用更多化肥。迟太公也确实不愿意村里变地,因为一变地,往往三年内,他家的地便长不出东西来,只有等到三年后,他把地养好了才行。
他的同龄人很多都已逝去,剩下不多的人,也大都疾病缠身,只有他的身体依然硬朗,好在,他的几个儿子混得都不错,所以,尽管他打的粮食不多,可是他的生活却很好。现在,几个儿子都退休了,他就自作主张,把他们都叫回村里,与他一起从事传统的农耕。
不过,迟太公与儿子们都上岁数啦,尽管几个儿子都愿意在老家陪他种地,可是等他们百年后,他的孙辈们是否愿意回到这块土地,来养他们家的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