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牵反清,据岛为巢
2015-09-25
正是由于嵛山岛“濒海孤悬”,历史上亦成为海盗集团和造反势力的觊觎之地。活跃于清中叶的海盗蔡牵就是以嵛山岛这个“外洋门户”为主要据点,组成海上武装集团与清廷对抗,横行台湾海峡达十数年之久,给往来于海上的商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蔡牵(1760—1809年),泉州同安人,流落嵛山当渔工。渔工生活艰苦,每因下海捕不到鱼而为东家所嫌弃,食不得饱。他在渔工中串联,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相率下海为盗。他貌不惊人,矮小、黄瘦,但性格果敢、机变,在渔工中很有威信,被尊称为“大老板”“不出海”。蔡牵下海为盗后,先在嵛山马祖澳建立据点,抢劫渔船,或扣留商船,要求船主取赎,或“打单票”(发执照)。当时海禁尚严,一些走私商船常与蔡牵勾结,以土产供蔡牵,船队则以转运安南(今越南)、南洋等地私货内销。经历几年经营,海盗队伍逐渐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以蔡牵为首的“凤尾帮”,最终形成纵横东南海上的海盗集团。
蔡牵的船帮以嵛山为据点,驰骋于闽、浙、粤洋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坐收“出洋税”,没有他的令旗,商船休想平安通行于台湾海峡。他还攻打台湾鹿耳门,洗劫官仓里的粮食,用来周济他的会帮。蔡牵气势如此炽盛,清政府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兵力进行围歼,但常被蔡牵击败。他打败了浙江总兵胡振声所带领的闽浙两省水师,还用大炮打死了浙江提督李长庚,从此声威大振。嘉庆年间,蔡牵曾一度鏖兵沙埕港内金屿门,并攻占南镇半岛。至今福鼎沿海还流传着以下一首民谣:
乾隆换嘉庆,蔡牵打南镇。
船泊金屿门,气死李长庚。
嘉庆十三年(1808年)蔡牵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率领船只攻打台湾,占据沪尾(今台北淡水镇),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札设官,自称“镇海威武王”,全台为之震动。清政府见形势严重,命令闽浙水师提督王得禄,浙江提督邱良功,集两省兵舰,入台征剿。蔡牵战败,退驶温州的黑水洋,船底漏水,无法逃脱,他不愿投降,发炮自沉座船,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而死。这支海上武装才宣告覆灭。
关于蔡牵在嵛山岛的具体活动,由于手头史料匮乏,没办法提供具体的细节,查民国周梦虞先生《福鼎县志稿》和民国刘绍宽先生《平阳县志》,尚有关于蔡牵在福鼎沿海活动的一些零星记载,分别如下:
嘉庆三年(1798年)闽浙水师提督李长庚击败海盗蔡牵于嵛山洋面,盗乘夜逸去。按原志:蔡牵于乾隆末年即纠集海盗百有十,肆掠于闽浙沿海,旋以嵛山为巢穴,嘉庆三年为提督击败遁去……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二月初六日,蔡牵率盗船四十余只在闽浙交界处之冬瓜屿洋游弋,被福建参将兵船击败窜去。
据嵛山老渔民回忆,1958年被台风过境时刮掉的马祖澳妈祖宫,传为蔡牵手建,宫共有四进,颇具规模,蔡牵把它作为大本营。周瑞光先生早年在嵛山做田野考察时,曾于梁国宝家发现一铁香炉,系光绪壬午年(1882年)烽火门参将夏国安所捐赠,上镌“天后宫”,证明嵛山当年确有妈祖宫存在。我们还可以在清人王学贞的《上邑侯许公清禁垦嵛山书》中找到直接的记载:
夫霞鼎共辖禁岛嵛山,屹立深水外洋,纵横四十里,形势险要,地土肥美,最易积匪藏奸,嘉庆初,海寇蔡牵停泊于此,肆行蹂躏。霞鼎居民不大受其害乎?今山中尚有蔡牵供奉之妈祖宫可证。
至今在嵛山还流传着关于蔡牵的传说,其中蔡牵杀妻的故事流传很广。据说蔡牵结发妻子郑氏很贤惠,跟随蔡牵在嵛山种菜种粮。有一天晚上缝衣服时,不留意丢了针,找了半天找不到,她叫蔡牵帮忙找,蔡牵转头一看,不就在这里!郑氏一看果然就在自己的脚前,想想好笑,随口说了一句:“你真是‘贼精”。谁知这句话刺痛了蔡牵心中最隐蔽的部位,只见他举起手中宝剑,圆瞪双眼怒吼一声:“别人叫我‘贼精,你也叫我‘贼精!”手起剑落,郑氏身首分家。杀死郑氏之后,蔡牵才回过神来,懊悔不已,无奈人死不能复生,他厚葬郑氏于小嵛山北岸。现峭壁上有一酷似棺材的石头被演绎开发为嵛山一景———石棺。
蔡牵的第二任妻子吕氏,是苍南炎亭内岙人,性慧黠而貌美,放荡而不拘小节,三嫁蔡牵为“压寨夫人”。她神情严肃,多奇谋,善于应变。在同官兵战斗中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指挥若定,是蔡牵的得力助手,人称“蔡牵妈”。蔡牵妈原靠为人理发为生,据传,一次蔡牵化装成渔民来店理发,无意中谈起蔡牵,她一方面流露出对蔡牵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对他最近一次海上战斗谋略提出了针砭。蔡牵闻言大惊,次日就派人持花红彩礼来求亲,三天后,一百人乐队浩浩荡荡接走了她。
蔡牵入海为盗进而举起反清的义旗,与清廷及福建官府的腐败分不开,但蔡牵在反清的同时,以中国的海商为主要袭击对象,致使台湾海峡的海上贸易陷于停顿,也给沿海民众和往来商人带来了灾难,从这一点看,蔡牵的海盗活动具有破坏性,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清政府对沿海开禁时间上的拖延,客观上制约了沿海经济的发展。
蔡牵为清代最后一支海上势力,于是乾隆以下,东南海疆平靖无波,海运逐渐畅通,海上贸易也就慢慢发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