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之意义

2015-09-25赵传煜

新产经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农业

文|赵传煜

水利建设仍是我国基建的相对薄弱环节。

农田水利(irrigation and drainage),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来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

从农田水利的英文可以看出,狭义的农田水利即是指灌溉和排水这两个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活动。而广义方面,则涉及力学、土木工程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水文、气象、水文地质以及农业经济等学科。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农田水利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究竟何在?

“天”气无常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而水,无论在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中,都扮演着命脉一般的角色。然而,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仅占7.2%。

2014年12月12日下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民生的战略基础设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指出南水北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事实上,早在1952年10月,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就提出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设想。

从气候方面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以及过大的经度、纬度跨度。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的降水总量较少,且年降水量和径流量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南方则基本相反。数千年来中国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降水分布不均,导致我国几乎每一年都出现局部的、甚至全局性的北旱南涝现象。农田水利对于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大意义,即在于如何缓解、甚至解决这一千古难题。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从宏观上对中国的水资源进行的跨地域调配,而单纯意义上的农田水利建设,则更多的是从具体措施方面入手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基础设施的修建是农田水利的基础,也是最直观有效的手段。无论是种植业的灌溉用水,还是养殖业的动物用水,都对水的水质、水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降水分布各不相同,水资源的调配、净化、循环以及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等具体步骤也需突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

举例来说,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区域性极端气候条件下,若要开展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大致如下:短时段内的强对流天气所引起的降雨和径流变化,对防洪提出了要求;某些地区旱涝交替的现象,必须对干旱发生时,水利工程所能增加的供水量有所考量;频繁旱涝和其他极端气候条件,也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气候方面看农田水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就是充分保障和调动水资源这一农业的命脉,从而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水”须借势

粗通中国地理的人即知道,中国的整体地势是西高东低,分为三大板块呈阶梯状下降。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多为平原,南方多为丘陵。

由于历史、气候、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若以地理划分,大体可分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结合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来看,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以及第二阶梯南端的盆地地形部分,其他部分则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不难发现,农业分布种类不仅由气候、降水决定,也与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形条件,既是我国各地区农业区位优势形成的基础,也是制定不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策的根本依据之一。充分分析和利用各地的地形,修建符合当地自然地形条件的水利工程,不仅能提高效率,保证农业产量,还可以优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为例。我国畜牧产品虽总产量充足,但无论养殖方式还是技术水平,均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畜牧业生产模式多为散养,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不高。这固然与畜牧区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习惯有关,因此更应该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农牧业生产中贯彻因地制宜的理念。

内蒙古草原地处内陆,面积广阔,地形起伏较大,利用地形修建汲水、灌溉系统,即须划定区域,建立专门的供水系统,在首先解决牧民和牲畜饮水的前提下,着力巩固粮食和牧草的灌溉。具体而言,可大力实施大中型灌溉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小型灌溉设施为点,以点带面,将整个牧区连成一个整体。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要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增大灌溉面积的同时,提高用水效率。

兴建农田水利,不仅是为了维持农业命脉,实现农产品保量增收,更是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分析各地区的水质、地形,制定相应的水利工程施工计划,不仅能够保证经济方面的收益,更能实现环境方面的提升,从而实现多方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为利往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公告和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口约为世界总人口的20%,而中国的耕地总面积仅为世界耕地面积的7.7%。长期以来,这是我国大力宣传的、农业引以为豪的一大证据,然而事实果真如此?

结合地理学上众所周知的黑河—腾冲分界线,即可发现我国的土地利用率其实并不算高。以此线为界,东南人口相对密集,而西北则地广人稀,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不外乎地形、气候因素导致的农业发展水平之历史差异。此外,分界线两侧气候的差异导致自古以来,居住于西北一侧的多为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在与农耕民族的历次战争中,双方的边界线也在不停变化,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历经更迭,土地植被遭破坏较为严重,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由此可见,从人口分布及农业产业类型出发,来确定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的沿海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承受着巨大的人口、交通、就业、排污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工业、商业、交通的扩张,以及城镇化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加剧了耕地的消耗;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因而大多保持了原生态环境,除部分气候条件比较极端的地区环境呈恶性循环态势外,大量的土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一些宝贵资源,如矿藏、石油、天然气等,也未经开发便被浪费。

对于内陆地区来说,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就是从基础设施的修建着手,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使之变得更加宜居,也可以此拉动内需,刺激投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兴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吸取以往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建立完善的开发体系,使之既要满足当地人的日常需求,还要产生对外的吸引力,使沿海地区,尤其是密集人口地区的人口得到分流,逐步以水利建设带动农业生产,以农业生产拉动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刺激周边投资的良性循环,形成种植业和畜牧业互补互惠的格局。

加码正当时

由上可知,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提出未来10年将要投资4万亿进行水利建设。然而时至今日,水利建设仍是我国基础建设的相对薄弱环节。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首要一条便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有专家认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和经济走向看,明年稳增长的任务仍比较艰巨。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和出口都无太多亮点可寻之时,投资仍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担当关键角色,而政府唯一有把握提升的便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然而,以往诸多可选择的基建投资领域,目前大多都已接近饱和。

数据显示,2014年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1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另据统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连续批复了高达760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近7000亿元的16条新建扩建铁路和5个机场项目,以及11月4日正式开工的投资金额达683亿元的3项特高压工程。在此形势下,水利建设能否成为基建投资的一个新的出口、进而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保持经济增速的重任?这不仅与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稳定经济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三大任务息息相关,也是关系到2015年能否顺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役。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