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应用及炮制研究进展
2015-09-25王妍张国民哈伟
王妍,张国民,哈伟
(中国中药公司,北京 100195)
·综述·
穿山甲应用及炮制研究进展
王妍*,张国民,哈伟
(中国中药公司,北京 100195)
穿山甲是传统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来源,是生态、经济、科研价值极高的陆生野生动物。甲片含有包括人体所必须氨基酸在内的16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具有解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益精髓等功效。现代药理表明甲片具有减低血液黏度,延长凝血时间,升高白细胞,消肿排痈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前列腺疾病、儿科疾病均有较好疗效。本文对甲片的炮制方法,穿山甲的养殖现状和资源保护等情况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在合理利用、保护野生资源以及实现中药现代化等提供参考。
穿山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炮制
穿山甲片是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c的鳞甲,习称甲片,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经,有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的功效[1]。由于乱捕滥猎和栖息地被破坏,野生穿山甲资源急剧下降,几近枯竭。本文对穿山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在合理利用、保护野生资源以及发展穿山甲养殖等方面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甲片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其水溶液中含有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16种游离氨基酸和钠、钙、镁、锰、钴、镉、锌、钼、镍、锑、硒、铅、锗、铜等18种微量元素[2]。马雪梅[3]从甲片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Ⅰ~Ⅶ),分别鉴定为硬脂酸(Ⅰ)、胆甾醇(Ⅱ)、二十三酰丁胺(Ⅲ)、碳原子数为26和29的2个脂肪族酰胺(Ⅳ~Ⅴ)、L-丝-L-酪环二肽[cyclo-(L-seryl-L-tyrosyl)](Ⅵ)和D-丝-L-酪环二肽[cyclo-(D-seryl-L-tyrosyl)](Ⅶ)。田淑霄[4]等经测定比较分析出,穿山甲与猪蹄甲的氨基酸含量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陈慧[5]等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穿山甲和猪蹄甲的水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结果显示其氨基酸成分基本相同,为猪蹄甲代替穿山甲药用提供了理论依据[6]。
2 药理
中医药古籍和传统方剂中涉及甲片主要功效的方剂有489个之多,主要包括解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益精髓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延长凝血时间,升高白细胞,消肿排痈等药理作用[7]。通过给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甲片水煎液,观测大鼠血液黏度和凝血时间,结果表明,甲片具有良好的降低血液黏度和延长凝血时间的功效[8]。王春青等[9]根据甲片有升高白细胞的论述,采用口服单味甲片粉以提高化疗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水平,收到良好效果。李寅超[10]等在观察甲片对脓肿直径、脓液重量、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中发现,甲片能使肠痈脓肿缩小、局限,印证了甲片具有抗炎或促使炎症修复的作用,有较好的消痈排脓作用[12-13]。冯石松[11]在实验中发现,甲片能改善前列腺腺体微循环,促进药物透入腺体,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促进病变增生的软化和吸收,减缓前列腺的增生。在复方甲片对去势大鼠进行的壮阳实验中表明复方甲片可明显提高去势大鼠生殖器的脏器指数,并且可以缩短电刺激去势大鼠阴茎勃起的潜伏期。另外,甲片中L-丝-L-酪环二肽和D-丝-L-酪环二肽,能够提高小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8]。张东伟等[14]通过化验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服用甲片水煎液后骨髓血红蛋白、血清中TXA2、PGI2的水平得出,甲片具有抗骨髓微循环障碍的作用,而骨髓微循环障碍属于中医血瘀的一种表现。王辉等[15]经实验证实,灌服甲片水煎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形态,有明显抑制乳腺增生的作用。另外,甲片水煎液对于促进实验性产后缺乳大鼠的泌乳作用明显[16]。由此可见,甲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
3 临床应用
甲片对妇科疾病、前列腺疾病、儿科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黄月颖[17]发现甲片在治疗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液、输卵管阻塞、排卵障碍、产后乳胀乳少等方面具有极佳的疗效。盖亚男[18]等用甲片治疗多例乳腺疾病,如经前乳胀、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张建民[19]用仙方活命饮为基本方,倍用甲片治疗顽固性带下证,均收到满意疗效。李如祥[20]将甲片加入生化汤,增强了此汤化瘀、止血、补虚之功。赵晓琴[21]用甲片配伍三七、三棱、莪术、当归、桂枝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范东明[22]等临床采用甲片配伍金银花、玄参、川牛膝、生甘草,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冯石松[11]在临床中发现,用甲片辨证加味可治疗前列腺疾病。此外,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夜啼、小儿厌食、儿童生长痛等幼儿疾病中,甲片也有良好效果[23-28]。另外,穿山甲在治疗瘰疬,粉刺、咽炎、痔疮、肩周炎等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29-33]。
4 规格鉴别
中医传统药用穿山甲指的是产于我国穿山甲的鳞甲[34](图1),其药用价值见于我国历代本草。由于近年来食用、药用需求量巨大,使野生穿山甲资源急剧萎缩,不少不法分子,被经济利益驱使,偷猎、走私非洲产穿山甲入境[35]。如产于非洲的树穿山甲,其鳞甲形态、质地完全不同于传统甲片。树穿山甲鳞甲(图2)薄而细长,形如柳叶状,灰褐色,柔韧、质轻,虽为穿山甲属,但不同种。此类穿山甲非中医传统用药,亦未见其药用的相关记述,其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图1
图2
5 加工炮制
甲片自古以来皆不生用,因其质地坚硬,不利煎煮或粉碎,炮制后质地酥脆,易于服用,合理的炮制对有效的发挥甲片的药效、增加总浸出物含量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砂烫醋淬法[36],必须掌握“甲片大小分档、砂温、火候、及时醋淬”四要素,否则易出现“僵片”或“焦片”,影响甲珠的色泽及临床疗效[37]。因传统方法存在技巧难以掌握,人工操作环境恶劣的等不利因素,现代炮制方法异军突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微波炮制法[38]和爆米花机制法[39]等。经实验证实,现代炮制法得到的甲珠,可以达到“鼓起,卷曲,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质酥脆”的标准,且其浸出物含量亦较砂烫法高,而且有方法简便、安全、效率高、无污染,可工业化生产的优点。另外除了醋淬法,也有盐矾水制甲片,但此法炮制增重明显,易造成临床处方与实际用量差异较大,难以保证治疗效果并且由于其药汁味涩难服,会造成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是较为劣质的一类[40]。
6 生物学特性
穿山甲属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属,全世界现存穿山甲(Manisspp.)共有8个种,分别为:大穿山甲(M.gigantea)、南非穿山甲(M.temmincki)、树穿山甲(M.tricuspis)、长尾穿山甲(M.tetradactyla)、印度穿山甲(M.crassicaudata)、中国穿山甲(M.pentadactyla)、巴拉望穿山甲(M.culionensis)、马来穿山甲(M.javanica)[41],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热带及亚热带的森林边缘、茂密灌丛等地区[42]。
穿山甲活动地点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随觅食时所挖洞穴而居住,洞穴大小与挖食白蚁巢的深浅大小一样[43]。穿山甲喜温怕冷,昼伏夜出,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除繁殖季节交配时公母在一起同居外,一般均为异居、独居生活。夏末秋初时发情交配,随之转入洞巢内妊娠、分娩与哺育。每年繁殖1次,每胎1~2仔[44]。穿山甲排便后习惯用前足扒士盖住粪便,以防止猛兽闻到气味跟踪而来;视觉极度退化,夜晚活动全靠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择路、觅食和避敌;以白蚁为主食,不食素[45]。一般认为产于我国的穿山甲有中国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前者在长江以南诸省均有分布;后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部分地区[46-51];2002年吴诗宝发现马来穿山甲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分布[52]。
7 人工养殖现状
我国每年对野生穿山甲的需求量在20万头左右[53],人工养殖产业化是解决野生资源短缺的最根本有效的途径,前景广阔。国内开展人工繁育穿山甲的研究主要在江西、广东和浙江[54]等地,多选择与其自然栖息地相似的环境进行饲养研究。江西高安县林业科学院白蚁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穿山甲人工养殖研究工作的科研机构[44]。目前,吴诗宝领导的科研小组,已经成功培育出子二代穿山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广东省东莞市庆丰元药用动物研究所也在圈养穿山甲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效。台湾台北动物园解决了穿山甲人工饲养的食物营养和消化问题[55],养殖的穿山甲个体存活时间长达9年,取得初步成功。虽然人工养殖穿山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国内尚未呈现规模化养殖,子二代数量稀少,人工养殖还处在科研阶段。
8 资源保护
穿山甲是生态、经济、科研价值极高的陆生野生动物。巨大的经济效益引来的是过度捕猎,加之栖息地的破坏,以及自身繁殖能力的限制,在原有穿山甲产区,野生穿山甲基本上已经濒临绝迹。从上世纪起,国内国际采取了一系列立法措施保护野生穿山甲。1975年《华盛顿公约》(CITIS)附录Ⅱ收录中国穿山甲;1995年全部穿山甲种类均被列入CITIS附录Ⅱ;1987年穿山甲被收录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穿山甲被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确定穿山甲为易危级(V)。2007年国家林业局、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赛加羚羊、穿山甲、稀有蛇类资源保护和规范其产品入药管理的通知》。规定穿山甲作为传统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来源,在明确限定原材料使用范围内,宏观控制资源消耗总量。2008年3月1日以后生产的含有穿山甲的成药和产品,必须在最小包装上加载“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然而对野生穿山甲资源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甲片的价格从20世纪90年代的80元·kg-1上涨到21世纪初的420~450元·kg-1[56],再到现在的6000元·kg-1,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走私、盗猎行为时有发生。
9 讨论
甲片的临床效果明显,暂时难以替代,并且存在着临床与资源枯竭的矛盾。综上所述:应该大力开展宣传保护工作,杜绝食用野生穿山甲的情况出现;设立保护区,开展野外研究,为人工驯养提供有力支持;禁止野外狩猎,涵养物种;积极寻找药用穿山甲的代用品,或者以人工养殖为方向,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1.
[2] 原思通.医用中药饮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5.
[3] 马雪梅.秦永琪.穿山甲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8,8(4):101-102.
[4] 田淑霄.李丽华.李士懋,等.穿山甲猪蹄甲中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2):28-29.
[5] 陈慧.顾刚妹.胥彦琪.穿山甲于猪蹄甲的化学成分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58-2060.
[6] 毕泗科.张盂慈.猪、牛、羊蹄甲可代穿山甲药用及剂型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2):966.
[7] 于淼.李娜.胡丽娜,等.动物药整理研究——穿山甲[J].吉林中医药,2009,29(6):514-516.
[8] 马丽.穿山甲的药理及临床研究[J].中医药研究,2002,18(2):46.
[9] 王春青,朱荣华,郭正文.穿山甲升白细胞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1994,12(2):135.
[10] 李寅超,赵宜红,陈秀英,等.猪蹄甲与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30.
[11] 冯石松.穿山甲与前列腺疾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5,7(1):45-47.
[12] 刘红春.猪蹄甲和穿山甲消痈作用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2005,40(2):131-133.
[13] 李寅超.侯士良.付曼华,等.猪蹄甲、穿山甲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2):17-18.
[14] 张东伟.付敏.彭贤文.猪蹄甲与穿山甲抗小鼠骨髓微循环障碍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5,36(9):1364-1367.
[15] 王辉.崔瑛.侯士良.猪蹄甲和穿山甲抑制乳腺增生作用的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质,2007,13(7):52-54.
[16] 侯士良.赵晶.董秀华.比较猪蹄甲、穿山甲泌乳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质,2000,25(1):55-57.
[17] 黄月颖.穿山甲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质[J].2010,19(17):63-65.
[18] 盖亚男.李长见.穿山甲善治乳腺疾病[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14):800.
[19] 张建明.穿山甲治疗顽固性带下证有良效[J].中医杂志.2002,43(2):93.
[20] 李如祥.生化汤加穿山甲治疗产后病举隅[J].中医杂志.2002,43(2):93.
[21] 赵晓琴.用穿山甲组方治疗子宫肌瘤[J].中医杂志.2002,43(3):35.
[22] 范东明.程俊鸥.穿山甲治疗妇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J].中医杂志,2002,43(3):172.
[23] 马海建.穿山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中医杂志.2002,43(3):3.
[24] 李方兰.穿山甲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医杂志.2002,43(3):3.
[25] 朱巧.李美娇.周高良.穿山甲粉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412-413.
[26] 孙升云.炮穿山甲为主治疗小儿厌食症[J].2002,43(2):311-312.
[27] 马建海.穿山甲治疗儿童生长痛[J].2002,43(2):247.
[28] 梅明.郭丽穿山甲治疗小儿夜啼[J].中医杂志2002,43(3):248-249.
[29] 王冬梅.钱文燕.中药汤剂配合穿山甲治疗重度寻常性痤疮[J].北京中医药.2008,27(8):125.
[30] 边正远.穿山甲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13):78-79.
[31] 骆楚钢.穿山甲治疗肩周炎有良效[J].中医杂志2002,43(3):40.
[32] 马骏.穿山甲疗痔疮有良效[J].中医杂志.2002,43(4)41.
[33] 陈颂贤.穿山甲是治疗慢性咽炎的良药[J].中医杂志.2002,43(2):103.
[34] 马云海.佟金.周江.穿山甲鳞片表面的几何形态特征及其性能[J].电子显微学报,2008,27(4):336-340.
[35] 张雯菲.云南森警破获一特大跨国走私穿山甲案[N].森林公安,2001(4):6.
[36] 贾良栋.穿山甲炮制的沿革[J].中药材.2000,23(2):55-57.
[37] 高小芳.穿山甲的加工炮制及服用方法[J].医药前沿.2013(23):63-66.
[38] 朱卫星.微波炮制穿山甲的工艺初探[J].中国药房.2008,19(9):86-88.
[39] 贾善学.韩梅海.穿山甲两种炮制方法重金属比较[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6):57-60.
[40] 朱晓明.浅析穿山甲醋制与盐矾水制的差异[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2):93-94.
[41] 张立.李麒麟.孙戈等.穿山甲的种群状况及保护[J].生物学通报,2010,45(9).
[42] 吴诗宝.刘适发.马广智.穿山甲生态学研究现状[J].动物学杂质,2004,39(2):46-52.
[43] 吴诗宝.马广智.陈海.穿山甲洞穴生态学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401-407.
[44] 唐松元.段文武.黄兴国等.穿山甲资源现状和人工养殖对策及发展前景[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3):75-77.
[45] 徐良.岑丽华.徐晖.名贵中药穿山甲的规范化养殖技术[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1002-1005.
[46] 吴诗宝.刘适发.李有余,等.中国穿山甲的食性与觅食行为初步观察[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3):337-341.
[47] 吴诗宝.世界穿山甲的分类分布及其资源保护现状.脊椎动物资源及保护[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8):45-47.
[48] 诸葛阳.浙江动物志(兽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35.
[49] 罗荣.贵州兽类志[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2.
[50] 胡锦矗.天府奇兽[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8.
[51] 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6.
[52] 吴诗宝.王应祥.冯庆.中国兽类—新纪录—爪哇穿山甲[J].动物分类学报,2005,30(2):440-443.
[53] 吴诗宝.马广智.中国穿山甲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174-179.
[54] 白庆余.我国药用动物养殖技术和动物药生产的现状[J].中国药学杂志,1992,27(12):71O-712.
[55] 胡诗佳.彭建军.于冬梅,等.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及保护现状[J].四川动物,2010,29(4):673-675.
[56] 全国中药经济研究会,中国药材公司.中药材市场行情[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10):30-43.
TheResearchProgressofApplicationandPreparationforEndangeredTCMPangolins
WANGYan*,ZHANGGuomin,HAWei
(ChinaNation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rporation,Beijing100195,China)
Pangolin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it has high value of ecology,econom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errestrial wild animals.Its nail plate contains 16 amino acids including essential amino acid,18 trace elements,and possesses functions of detoxification,blood circulation,pain-reliving.Modern pharmacology showed that nail plate reduces blood viscosity,prolongs clotting time,elevates white blood cell.It is used clinic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prostate,pediatric diseases.The paper summarizes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nail,animal breeding and resource protection,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protection of wild resources, and the modernization for TCM.
Pangolin;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activity;preparatio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5.3.022
2014-07-02)
*
王妍,Tel:(010)88468317,E-mail:wangyan6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