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故乡

2015-09-25

中国摄影 2015年8期
关键词:本专题少数民族故乡

因为空间和文化的距离,人们对有关少数民族的照片极有兴趣,从中能感受到视觉的新鲜感和文化的差异性。摄影师也一向热衷拍摄少数民族,从80多年前的庄学本,到后来的蓝志贵、吕楠、杨延康等一批优秀的摄影师,曾长期专注少数民族的拍摄,同时还有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也是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的坚强拥趸。

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使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变迁中已经很难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真实可信的影像记录、保存变得十分必要,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已受到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

我们常见的有关少数民族的照片,多是外来摄影师千里迢迢去到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拍摄的,而拍摄本民族的摄影师并不多见。本专题重点介绍的几位少数民族摄影师的作品,他们当中有些已离开故乡多年,但依着乡愁,长期往返于回乡之路,有些则从未离开过故土,他们都长期专注于本民族题材的拍摄。他们的影像都带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气息,同时也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于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摄影兄弟来说,照片既是把家乡和乡亲们介绍给异乡的他者的媒介,也是留给自己舒解乡愁的念想。他们所拍摄的本民族,更熟悉、更接近、更亲和、更有感情的浓稠,从而化解了影像中那些程式化的语言和技巧,消解了不少外来摄影师的影像中概念化的猎奇,带给我们一个活脱脱的真实的故乡。通过影像他们达成了对本民族的自我观看和自主表达。

维族摄影师艾热提-艾沙,50多年来一直生长在新疆和田,他在家乡拍摄的宗教朝拜活动“麻扎”,具有相当熟练的纪实摄影手法,而又没有过度的技艺表现,加之天时地利人和帮助,他的“麻扎”十分耐看。他作为摄影者,也是“麻扎”的参与者,用他的眼睛和心,领着我们一同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

苏呷此色是位彝族小伙子,他的家乡在四川凉山州的布拖县,他的生活、工作、拍摄,都没有离开这里。他表现阿都彝人的一组《土地的主人》,拍得流畅轻松,作为没有专门学习过摄影的爱好者,他这些表现彝族日常生活的照片即使表现的是喧闹的场景,也总是归于诗意的安静,带着某种默默的忧伤,仿佛顺手拈来,显示出让人惊讶的摄影才华。

在北京长大的蒙古族摄影师德戈金夫,虽然他身离故土遥远,但他的心却时常牵挂。三年前他回到呼伦贝尔的故乡,以传统照相馆的庄重方式给妈妈、小舅、侄子等所有在当地的亲戚拍了一组黑白肖像,这些穿着蒙古族服饰的亲人们在单色的背景前拘谨着,新衣服上的折痕清晰可见。摄影师面对故乡的亲人,以近乎仪式感的方式认真地拍下一张张脸,是亲情的融合,也是向族人的致敬。

藏族摄影师扎西罗丹,前几年拿出了一组现代感极强的《静静的硕多岗河》,很特别的颜色装饰着硕多岗河畔的自然风景、静物,以及他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在照片边缘的空白处,手写着红色的藏文,即使我们看不懂文字的内容,但这样的设计组合带来明显的藏式风味。后来他又继续“静静的硕多岗河”系列,称之为“我的兄弟姐妹”,这一次他一改以往的风格,用三联并置的宽画幅形式摆拍藏族家庭合影,一侧画面上的人穿着日常的服装,另一侧同样的人则换上了藏式传统服装,其用意显然是表达生活的变迁,过去与今天,怀念与憧憬。

来自西双版纳的拉祜族摄影师许云华,在表现家乡特有的祭祀方式时,没有用纪实、报道摄影的通常手法,而是用空镜头单纯描写与拉祜族祭拜相关的物品与环境。在傍晚将暗还明的光线里,那些宰杀的牛头、木制的马、草扎的动物幽幽地闪露在树林里、土路旁,这一切所构成的神秘感,却在昭示着这个民族内在的精神世界。

1990年出生的回族学生马鑫今年刚刚从宁夏大学毕业,家庭生活不宽裕的他,把拍摄的关注点聚焦在同样生活贫困的人们,他的一组表现到异地采摘枸杞农民的《她们的幸运果》让人感动。对于拍照时间不长的这位年轻人,很难定位他这组照片的属性,或许正是他还显稚嫩的摄影技巧,反到成就了这组照片有别于此类题材表现的不同。

那日松主持的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从2012年开始举办了三次少数民族摄影师作品展览,今年6月,又举办了“故乡的路”——少数民族摄影师作品评选和展览,有来自20多个民族的近百位摄影师热情参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影响,这无疑是为少数民族摄影师的成长和他们取得的成就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本专题的主要图文资料均来自该展览,感谢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为少数民族摄影师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帮助,也感谢他们为本专题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在本专题发稿之际,中国摄影家协会主持召开了少数民族摄影专题研讨会,其中所涉及的思考和话题也充实了本专题的内容。

——编者

猜你喜欢

本专题少数民族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瓯江,千帆过尽繁华处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恒河静默尘世喧嚣
佛罗里达,花和阳光的国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