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与“案例”的中学地理教学范式探索
2015-09-24单良梁慧珍
单良 梁慧珍
摘要:翻转课堂和地理案例教学有机融合,可使地理教学更具活力。本文尝试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进行创新应用,弥补地理案例教学的局限。
关键词: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地理教学;教学范式
地理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1]。翻转课堂是学生课下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下,完成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上师生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协作探讨等活动[2]。将翻转课堂和地理案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使地理教学更具活力。因此,笔者尝试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地理案例教学模型图(图1、图2)。
一、教师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准备阶段——基于目标、完备资源
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教学方法等因素。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优化教学设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其次是搜集案例资料,可搜集来自于教材、源于生活或自己编写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代表性筛选。选择案例后教师就要编写教学设计,注意尽可能详细,然后根据教学设计制作案例课件。案例课件内容包含相关视频以及案例资料和要学习掌握的问题。最后,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案例课件以及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如以“2007年罗莎台风”为例,深入学习气旋的基本特征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清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对大气运动有相关认知,初步掌握了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了解行星风系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季风的知识,可通过努力学习气旋影响下的台风问题。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并结合台风的具体案例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掌握台风的形成原因、结构、风向,了解台风带来的危害;联系实际情况分析气旋的基本原理以及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兴趣。搜集资料时,可把教材案例作为基础学习对象,然后搜集台风的卫星云图、2007年台风“罗莎”的相关视频、台风结构图、“罗莎”登陆我国的路径示意图等,把这些视频、图片或相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并插入课件中,结合教学目标,制作出资料整齐、目标导向明确的案例学习课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传递给学生使之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组织教学阶段——深入合作、引领探讨
经过课前的知识传递,学生已通过课件掌握了部分知识,清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基础知识结构,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遗留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问题。教师在课堂活动中需随时关注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的进展,对于经过互助讨论仍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应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教师要在引导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对地理原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以及教学设计来检验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及时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如“山地的形成”之褶皱山,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为教学案例。经过课前学习,学生已解决部分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遗留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其进行知识迁移与运用。褶皱山的成因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虽对山地有初步了解,但对山地形成的错误认知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思考海洋为什么变成了山脉,提示学生考虑板块运动学说。对于学生通过讨论仍较难得到确切答案的问题,如运用内外力作用知识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教师应进行详细的原理讲解,通过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可看出,两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然后分析内外力作用下背斜、向斜发展形成褶皱山脉的原理。启发学生运用内外力原理分析其它褶皱山的成因,如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脉,使学生内化原理知识的同时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喜马拉雅山脉对聚落与交通的影响,运用知识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
3.课后总结阶段——科学评价、有效反思
与传统评价方式不同,融入翻转课堂后要求对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价,所以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教学新应用的需求。翻转课堂不但注重学习结果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3]。翻转课堂和地理案例教学融合后,其评价机制也要随之完善,做到及时全面的科学评价。
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应对课堂中学生讨论后仍难以解决的案例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找出教学过程的瑕疵,补充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到教学设计中,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二、学生学习过程设计
1.课前学习阶段——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学生首先阅读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在学习前对案例课件进行浏览,分析案例后的问题,认真观看案例课件,阅读相关资料,根据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内化基础概念。同时,学生应对地理案例中的理论原理、解决措施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根据个人能力自主进行学习。
如学习“人口迁移”,以美国人口迁移案例为主。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识记人口迁移的定义和种类;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然后对美国人口迁移的案例进行分析,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时间自由安排对案例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案例不难发现美国的人口迁移有国际和国内两种形式,国际迁移高潮有一次,国内迁移高潮有四次。对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定义学生通过美国的例子可形成区别记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课前的学习目标,所以可通过网络查找美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背景,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或和同学进行课前沟通交流等各种方式深入挖掘迁移背后的原因。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周围有没有人口迁移的地理现象,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提供帮助。如果学生对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分析不全面,可把疑问保留到课堂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探讨。
2.课堂能力提升阶段——协作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参与对地理案例问题的讨论,各抒己见,让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吸收不同观点,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内化新知识。通过讨论总结、深化、拓展知识,与教师面对面地讨论交流,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会对案例知识的迁移运用,锻炼高阶能力。
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选取西气东输为案例,学生要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西气东输的原因,二是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个问题涉及方面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堂经过讨论,各抒己见并归纳总结。对于西气东输的原因,学生容易忽略国家政策这一影响因素,所以在讨论中学生要主动和教师及时沟通交流,根据提示从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地区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国家政策三方面进行总结。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只看到它的积极影响,没有关注它的弊端,或只关注到西气东输缓解了东部的资源短缺问题,却忽视这项工程也推动了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所以学生课堂上相互补充各自课前学习的不足,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方向,然后对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问题进行知识迁移。学生经过讨论可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
3.课后巩固阶段——学习总结、反馈信息
学生课堂上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课后就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特别是课前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复习知识可强化记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记录学习感悟,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使整个教学更加完整。
以秘鲁寒流为例学习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课下就可分析与之同纬度的本格拉寒流、北半球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资源与渔场分布、航海的影响,总结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经过分析、对比、总结、反馈的过程不仅可对洋流的原理知识进行印证,同时也完善了此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知识复习。
参考文献:
[1] 吉亚鹏. 浅析地理案例教学方法——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为例[J]. 考试周刊,2014(09):125-126.
[2] 宋朝霞,俞启定.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4(01):96-104.
[3] 吴忠良,赵磊.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04):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