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2015-09-24吴彩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9期
关键词:杨梅识字生活化

吴彩花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一工具,就必须消除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沟通语文课堂,在生活中识字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任务有明确的要求,这对于小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新课标》还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教学中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也应关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学生多识字会更快地进入阅读阶段。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撇、竖、捺中学得有情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为此,在词串识字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尽量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生活画”。如教学“寒流”“大雪”“北风”“腊梅”……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寒流侵袭、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场景,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觉。有的说:“好冷呀!”有的说:“我都开始发抖了!”在这样的情境中认读这些词语,学生读出来的就不仅是这几个词语,更是自己的感受。当学生看到动物冬眠的画面时,都说:“他们睡觉了,我们要轻声地读,不要吵醒了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在飞翔,情感在激荡,思维在跳跃,灵性在升腾……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着的感情。

二、营造“生活”,阅读教学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课堂上学习的时间长,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学习很刻苦但收获比较小,究其缘由,就是老师没有把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引入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把生活引入课堂,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语文,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置身生活场景,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语文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制造生活中的小惊喜,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场景。小学生年龄小,尤其喜欢小奖品,哪怕是一朵小红花,一个五角星,都能让他们情有独钟。有时,奖品不仅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能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媒介。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就去集市上买来了真的杨梅作为学生的奖品。当学生看到我手中的杨梅,他们的坐姿是那么端正,他们的朗读是那么声情并茂,他们的回答是那么有创意,杨梅的作用不容小看。课文中很多句子既包含视觉调动的潜能,又带着嗅觉、味觉的刺激。而有了实物杨梅,学生看了,闻了,还尝了,学得是格外起劲。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这些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手段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生活,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空间,给学生意外的惊喜。

三、丰富生活,开掘写作素材

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作文,教师和学生均感觉到是一种负担。因此,一到作文课,学生就紧皱眉头,没有写作的兴趣。究其缘由,是学生感到无话可说,不知道怎么去写。那么,怎样去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说明了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生活是个万花筒,可写的东西非常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等活动,接触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丰富学生生活,开掘写作素材。如,指导学生“写游记”,我带领学生游玩某地,并且用相机拍下所到之处的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配上舒缓的音乐,利用多媒体再展示给学生欣赏。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唤起学生心中强烈的写作欲望,他们注意力集中,这时教师进行作文讲解指导,学生就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构思想象,完整、有序地写出有声有色的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梅识字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清欢杨梅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识字
腊月杨梅红
杨梅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