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历史的“藏宝人”
2015-09-23杨雪
杨雪
近些年,中央电视台的《藏宝》栏目备受欢迎。众多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常常聚在一起“斗宝” “夸宝”。可以说,民间收藏的宝物浩如烟海,有的令人羡慕,有的令人称奇,有的令人感慨。
在佳木斯市,有一位叫宋金和的收藏爱好者,他的宝物并非一件两件,而是一座陈列馆。他收藏的物件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他的收藏经历令人钦佩、令人感动——今年70岁的宋金和用40年的时间收集了200余类、近万件日军侵华证物,并且设立了家庭陈列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洋落儿”里捡出的“宝”
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关东军狼狈撤退,留下很多战时用品。小时候,宋金和总爱和小伙伴儿一起到处捡日本人留下的“洋落儿”——用日军的废子弹、破钢盔、生锈的刺刀之类的“打仗”玩儿。
等长大一些,宋金和更多地了解了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和中国百姓的悲惨境遇后才明白,自己小时候的那些“玩具”其实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生锈的刺刀上可能曾经沾满中国人的血,废弃的弹壳可能在出膛的瞬间就结束了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他的梦境中经常出现一幅幅令人惊惧的画面:化成灰烬的村庄、尸横遍野的战场、灭绝人性的屠杀、面目狰狞的日军……
透过历史的烟云和记忆的碎片,宋金和越发觉得中国人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应该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这样,收集日军物品成为宋金和的一项业余爱好,进而成为他要努力完成的一项神圣使命。
1967年,宋金和因为工作原因到佳木斯市东风区造纸厂办事。造纸厂有一个小山似的废纸堆,这本没什么可稀奇的,但造纸厂同志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宋金和的兴趣——“这纸堆里总有日本人的东西”。
打那以后,宋金和经常往造纸厂跑。久而久之,他和造纸厂保卫处的人混熟了。在他们的默许甚至“掩护”下,宋金和把这些废纸一包包抬下来,从中挑选有用的东西。偶尔能翻出几张报道日军侵华新闻的旧报纸,但因为时间太久,大都已经发霉,能看清的字寥寥无几。收集工作像大浪淘沙,枯燥无味。每当休息日,宋金和就带上饭菜,在仓库拆纸包、翻纸包、捆纸包,往往一待就是一天。有时,保卫处的人都困得打了瞌睡,宋金和还在不知疲倦地寻找。有人跟他开玩笑:“你都成保卫处的‘劳模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宋金和如往常一样拆开一个纸包,这次出现的不再是发霉的报纸,而是一捆品相完好的信件。这捆信件共53封,写信人是驻防佳木斯的日本关东军军官冈田重吉,这是他1934年至1936年间与家人和战友的通信。其中四五封印有“军事邮便”字样,并有“检阅济”印章,说明是经军方审查过的。此外,有几封是在佳木斯周边一个中队的士兵给冈田重吉的信,没有经过审查,这些对话的内容让人震怒——“昨天在驼腰子,我们又处理了6个马贼(中国抗日官兵),刺刀杀人,就像切青菜豆腐一样……”
宋金和看着信件,泪水不自觉地往下流,他第一次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明明费尽心力想找到的东西,但是真正看到后,却希望它从来没有存在过。
“秘令”中尘封的“真相”
这些书信让宋金和头脑中的谜图日渐清晰。从那以后,无论去哪儿,宋金和都要去当地的旧货市场逛逛,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物证。每次出差,妻子黄淑云都希望他能带回一些老人和孩子没吃过的东西,可等他回来打开包一看,准又是他搜集的各种物证。
一次,宋金和在古玩市场找到一块日本铁牌。经过查证发现,这是昔日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赐给1931年至1934年参加满洲事务和占领长城的军官“三件套”实物纪念品之一。据昔日日本报纸刊登的照片显示,还有一大一小铜铸的日本兵手持步枪脚踏长城的雕塑,分别代表着登上长城和占领长城。
为了找到这两个雕塑,宋金和几乎跑遍了东北三省全部古玩和旧货市场,还发动亲友协助探求。经过上千个问询电话、上万公里的奔波,他终于将这套珍贵的历史物证集齐。
30年过去,物证越积越多,而日本政府的谎言又在宋金和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日本部分教科书否认侵华罪行,一些右翼领导人不顾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的感受,执意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每当看到这些报道,宋金和就心潮难平,搜集侵华日军物证的脚步迈得更快——“要彻底揭穿他们的谎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宋金和得到一包东西——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的文件、书法和东京方面寄给三宅光治的条幅,以及当时伪满洲国驻日大使谢介石、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写给三宅光治的信件等。其中一张纸上方的“秘秘”二字,让多年收集物证的宋金和觉得很不寻常。再看标题——“对事变计划准备有关的文件命令”,编号为步三旅乙第一六九号,就是步兵第三旅团乙级作战命令169号。
原来,这是日本关东军驻长春步兵第三旅团长长谷部照俉下达给步兵第四联队长子爵大岛陆太郎的一份作战预案手令,时间很清楚地写着“昭和六年九月拾七日”,也就是1931年9月17日。具体内容包括:第四联队抽出一中队作为旅团预备队;第四联队与铁道守备队迂回配合,强袭奉天北大营;抽出一中队留长春,扫荡支那军(中国军队)。
看完纸上的内容,宋金和内心如波涛汹涌。日本侵略者辩称是中国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那为何他们在9月17日的作战预案手令中就有体现?这纸命令充分说明日本侵略东三省蓄谋已久。近现代战争史表明,用武装冲突制造事端,再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已是一切非正义战争的规律。
拿着手上这张纸,宋金和仿佛举着一块大石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把这些物证都展示出来,让无言的历史物证“说话”,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让人们知道究竟是谁在说谎!
“私家”陈列馆的10年坚守
缺少资金,没有场地,不知如何办展馆,这三大难题让宋金和犯了难。妻子黄淑云给他出了个主意——把家里变成陈列馆。
30年来,宋金和收集的物证都珍藏在家中,而这些物证多是纸制品,很容易发霉、虫蛀,因此,物证的保存工作极其重要。而这么多年来,都是妻子在帮忙打理——纸张上的褶皱是她一点儿点儿抚平的,金属上的锈迹是她一寸一寸擦去的。如今,老伴儿主动提出把家里变成陈列馆,令宋金和感动不已。把所有物品摆放好之后,宋金和跟妻子只能在狭小的西屋居住,但是宋金和很满足——多年收集的物证终于要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戴着老花镜,手持放大镜,宋金和亲自担任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市民宣讲日军侵华历史。虽然辛苦,但宋金和乐此不疲。由于每件物证都是他收集的,宋金和在讲解时不仅能说出物证背后的历史,还能讲出他收集物证的故事。
比如,那份1937年《朝日新闻》的合订本,是宋金和十年前出差时偶然发现的。当时由于携带不便,他忍痛只带走了关于南京大屠杀和卢沟桥事变的几册。回到家后,他过了很长时间还惦念着那些未带回的资料,等再次去时,当初的店铺早已搬迁。10年间,宋金和数次往返,四处打听,终于将要找的资料集齐。
宋金和陈列馆中的物证,吸引了很多从事军事研究的专家、热衷于抗战史研究的网友,有人为他提供信息,有人把自己搜集多年的网络展品无偿送给陈列馆,还有人到陈列馆做志愿服务……
陈列馆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因距离较远而无法前来参观的单位便邀请宋金和去做报告。虽然很辛苦,可年近七旬的他却乐此不疲,每次都精心准备、全力以赴。
10年来,宋金和的陈列馆成为回望抗战历史的一个窗口,也成为佳木斯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新兵入伍、新生入学以及节假日、纪念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次宋金和都亲身接待、亲自讲解。10年间,陈列馆共接待参观者7万多人次,宋金和累计做报告600多场。
宋金和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他被佳木斯市委党校聘为终身教授、抗联史专家,还被授予佳木斯市“爱国拥军模范”“情系国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佳木斯市日军侵华物证陈列馆,以宋金和收集的近万件日军侵华物证为主。展馆已于2015年8月15日开放。
在宋金和陈列馆的留言簿中,一位观众写下这样的感言:“珍藏历史之人,定然与历史一样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