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5-09-22游丽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荷花生命课文

游丽萍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因此,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活力与成长。

一、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为人师者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死了,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朝鲜人民对解放军战士会说什么呢?你能想象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吗?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如:上《赤壁之战》一课时,当学生自读了“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一段时,我叫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并说说各人的心里话。一学生说:“我觉得士兵们很无辜!”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曹军虽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士兵们是执行军令而已,他们的死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值得同情,只要人人热爱和平,天下才能太平!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二、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是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五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读出对侵略者野蛮行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通过自由找出最能表现仇恨、凡是、统统、任意等词语,而又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情感。

三、放手让学生活动起来

参与学习,让所有人都动起来、活起来,课堂异彩纷呈。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著名的于澜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勇于放手。

1.演读结合

我在教学《荷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二节荷花迷人的姿态,感受作者有序的形象描写,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想象每一小组就是一池荷花。通过朗读,各自将小手平展作荷花状凑在一起,学生马上理解了“挨挨挤挤”。再分别将双手合拢,用手指表示荷花“展开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等不同的姿态,让全体学生参与边朗读边有顺序地演出来。接着教师再次启发想象:还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和姿态,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池”荷花最好看。于是,学生一组一组地上讲台演,老师再让大家评议。如此,学生人人参与,又演又读又评,学得十分开心,教学效果极好。

2.多问多说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学文成熟之际,教师创设情景: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从废墟中出来会说什么?父亲又会说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促进学生持续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引起我的注意:“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我们的学生,天天来学校上课,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求发展,并且是一种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实践证明,适度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发均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例《草原》和《颐和园》二文清新独特的景物描写,《桥》一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都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荷花生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