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5-09-22林金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西蒙读后感课文

林金法

小学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都直接体现在作文中,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项艰巨的活,大部分语文老师一谈到作文教学就头痛,其主要原因是可想而知,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重视阅读、利用有效资源、开展相应活动三个方面谈谈小学作文教学。

一、重视阅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在阅读中学习课文的内容,积累优美的词句,感悟生动的语言,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重视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素材由同学们自己提供,每人提供一本课外读物,全班就有几十本书了,选举一个管理员,就成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学生不仅乐于提供读物,借书阅读更是不亦乐乎;又如,暑假时,除了暑假作业,安排每个学生在暑假看五本好书,并做好阅读笔记,开学初进行阅读成果汇报,促进学生热爱课外阅读,为习作奠定基础。

二、利用有效资源

作文教学不应该局限在每周的两节作文课,不应该局限在四十分钟,应该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可以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利用一分钟的时间仿写句子;可以在教学课文后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展开联想,续写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通俗易懂的课文进行改写,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总之,要把握练笔的准确时机,引导学生动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仿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特别优美,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能仿照作者写出这样的句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学《匆匆》一文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让学生仿写朱自清采用排比的手法,表达时间来去的匆匆。连平时写作比较差的同学也写出了:大雁南飞,有再回来的时候;小草枯子,有再绿的时候;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

(2)续写。高年级的课文作者有的文章会留下悬念,没有把文章的具体结局写完,遇到这样的课文,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写课文。如教学《穷人》一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只写到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并没有接着写他们往往的生活如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想象,联想一:渔夫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不得不天天出海打鱼,在一个天气极其恶劣的日子,渔夫出海打鱼,就再也没有回来,桑娜因为伤心过度,不久后也再也没有醒过来,七个孩子陷入困境……联想二:西蒙的两个大儿子看见一家快揭不开锅了,决定出去打工赚钱,帮父母亲分担,时间一天天过去,生活一天天好转,西蒙的两个孩子也上学了,十几年过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都找到了好工作,好人终究有好报,一家人都上了幸福的生活。

(3)改写范文。在教学中,有的课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因地域不同,所以存在一定的差异,遇到这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把别人的文章通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文章。如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春节这个节日每个地方都有,然而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学习完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采用时间顺序,把家乡的春节写得有声有色,学生不再有找不着素材,找不着方法了,个个信心十足,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大部分同学就把自己家乡的春节描写得淋漓尽致了。

(4)写读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之一,体现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控诉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不容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父母,感恩国家,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怕是一两百字的读后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

练笔的方式有很多,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在练笔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知识。

三、开展相应活动

大家都知道,学生写作文最担心的就是没有材料写,头脑一片空白,或者是生搬硬套,不真实。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由于他们亲身经历,感受肯定也较深刻,写起来也就真实多了。如:班级可以一学期举行两次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可以很广:古诗、歇后语、谚语、名人名言、成语接龙等,通过这样的活动,除了练笔外,不但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积累学生的课外知识。开展活动的形式还可以有很多,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做到活动之前有具体安排,活动时有细心的观察,活动后适当地指导,做到实践活动与写作指导相结合,使学生活动前有准备,活动时有观察,活动后及时总结。这样学生才能言之有物,心中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抒发。

总之,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让学生喜欢作文,为他们提供素材,让他们写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引导学生把生活运用到课堂中,让课堂走向生活,使得作文有如生活一样五彩缤纷。

猜你喜欢

西蒙读后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