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2015-09-22钟盛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方程意识数学

钟盛泰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其中,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关键词】数学课堂;参与意识

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但是,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率。那么在课堂上,教师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呢?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悬念,让学生不自觉地融入问题情境,同时借助外界的刺激作用,积极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目标、探索的方向,便会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识别、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等过程中发展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在教“韦达定理”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任意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注意保密,只要你告诉我你方程的两个根,我可以写出一个新的方程与你的方程同解;如果你还告诉我你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我便可以立刻说出你的方程。”学生听后感觉很不可思议,纷纷写出一元二次方程来试,老师都及时做出了相应的回答。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已完全被激起,求知的欲望也被很好地唤起,迫切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时候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所写的方程,看方程的根与系数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猜测归纳,逐渐得出了韦达定理的雏形,老师接着问:“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系数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如何验证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又让学生去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就这样学生不断交流、猜测、验证最终得出了韦达定理,教师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问学生:“课前的那个游戏现在你会玩了吗?同桌之间互相玩玩。”学生便又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逐渐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主动参与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四、要鼓励学生实践

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在上"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善于激励,以此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人的感觉具有迁移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情感调控中,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将学习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等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的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出现了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局面。对于作业中的灵活解答,本人总是不吝啬夸奖,让学生在班上介绍解题思路;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既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氛围,又大大激励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也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猜你喜欢

方程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