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2015-09-20张书春刘晓平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采取措施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张书春 刘晓平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流转;特点和优势;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20

1 土地流转的特点和优势

1.1 土地流转的特点

农村土地可以进行企业化大规模耕种经营,具备现代化农业的性质特征;土地流转不会改变农村集体对土地耕地所有权的性质;土地流转不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可形成专业化农民的生产体系;农民可以减少农耕工具、农机具的成本投入,更能发挥劳动效率,从而节约大量成本;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的比例结构,从而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集体组织观念和组织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土地流转的优势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加农村的整体收入,同时土地的高度集约化也相应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更新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规模化经营在农村扎根后,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当地农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农村基本养老问题和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从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2 土地流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

有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内容及土地流转的有关法规、规章、政策和知识,认为是要收回他们的承包权,思想上顾虑重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转规模的扩大。

2.2 土地流转范围整体性差,供需双方信息不畅

部分村民不愿意参加到土地流转的行列中来,致使土地流转的整体性大大降低,出现了土地流转不能成大片的现象,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体效益不是太高。

2.3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二轮土地承包需要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不完善,承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承包纠纷时有发生,地方土地承包台账管理不健全,土地经营权证、承包合同、台账与实际承包地块不一致;二是土地流转管理滞后。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和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仍然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三是管理机构和经费不到位。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机构。土地承包管理有名无实,土地流转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2.4 乡村基层组织工作力度不大

基层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少找麻烦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引导不力,服务滞后,影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规范化管理的进程。村级组织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知识与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除农民的顾虑;积极开展探索、大胆试验,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土地流转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并使其真正从中受益。

3.2 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确保农民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在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中,农民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自主权和流转土地的收益权。

3.3 政府重视,政策落实到位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措施,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引导、强化服务、制定优惠政策等,为土地流转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4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农业生产从家庭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规而行,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逐步成为“城市人”,改变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张书春,大专学历,桦甸市红石砬子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刘晓平,大专学历,桦甸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采取措施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云南:铁路采取措施全力应对低温和雨雪天气影响
你丢弃的塑料袋是怎么爬回餐桌的?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