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史前古道上
2015-09-20赵建平
文/赵建平
作者系《玉帛之路》纪录片制作
2014年7月,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同走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武威至民乐段考察。听着专家们的考古故事,渐渐感觉自己穿越到了远古。走在张掖古硖口的小道上,我似乎看到昔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这里通过,路边的石砖透露着昔日的繁华。徒步走在夕阳下的四坝遗址,发现了曾经在教科书上出现的石器。站在东灰山,眺望远处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地,感觉东灰山的先民离我们很近,我们吃的食物和他们息息相关。还有艾黎的国际主义精神、扁都口的狭长古道,都让我对这次考察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回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在不经意间去关注搜索与之相关的地方和文化,也常常关注那次考察团的活动以及专家学者们的考察专著和手记。
2015年4月,我加入了四集纪录片《玉帛之路》的后期创制团队。拿到文稿,我就被深深吸引。波澜壮阔的叙事、大西部壮美的风光、史前文明的悠久灿烂、玉文化的深邃,在近6万字的叙述中一一展现。而解说和画外音交互的表现形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精力投入到反复阅读脚本,领会编导创作思想,体会配音解说的意境当中。同时,仔细学习观看《河西走廊》 《探索发现》等历史人文类题材纪录片,认真揣摩制作手法
和编辑思路,反复与徐永盛编导和团队成员们交流、沟通,通过学习、体会、感受,进而寻找那种“二次创作”的激情和状态。投入制作后,我通过画面进一步了解了齐家文化、河西走廊、大夏古国、华夏文明,了解了更多关于玉的故事,也越来越崇尚玉文化。
后期编辑制作是技术,更是审美的艺术。在后期制作中,首先,我考虑的是对历史、文化和脚本的严谨和尊重。文稿中提到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地方和文化,画面都不能出现表达上的错误。这次脚本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解说和画外音配合出现。为了能突出这一特点,在解说时,画面节奏稍缓,远景、大景、特写、流动等画面成组表现,大量空景和沉稳、舒缓的音乐更是表达出历史文化的久远与厚重;画外音的画面则节奏稍快,音乐也比较轻松、愉快,更多的表现考察团的行进和行进中的感受。其次,音乐的运用也是费尽心思。制作突出了原创主题曲《莲花》。在每一集中,我们都根据文稿的内容和意境,将伴奏和演唱版有机穿插运用。朗朗上口的优美旋律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加深印象。本次考察活动所到达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曾出土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这是一种远古时期特殊的乐器。在240分钟的片子中,不时会响起埙的旋律。我们特意通过悠扬的埙声,引导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远古文化的魅力,进而实现与古人的对话。另外,在文稿中一旦出现悬念和疑问时,会出现神秘的音乐或戛然而止的音效,以此来增强节奏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从纪录片创制初步完成那一刻起,我一直心存忐忑。因为很多画面对历史文化的诠释和表达还有不准确、欠推敲之处,音乐传情也有不当之时。当一部作品在制作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不仅要接受溢美之词,更要用心倾听鞭策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激励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通过《玉帛之路》的制作,我深深明白了:一个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的团队会传递出无穷的正能量。君子比德于玉,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会永远在一起,也会拥有春华秋实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