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助排技术在杜84东互层状油藏中的应用

2015-09-19张晓旭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5期
关键词:稠油

张晓旭

【摘 要】本文针对杜84块老区开发后期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吞吐轮次高、油气比低等开发问题,在稠油油藏保压增能方便不断探索,发现注空气具有很好的增压助排作用,并在杜84东优选剩余油富集区现场实施,通过优化注气方式及注气强度保障措施实施效果,为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关键词】互层状油藏 空气助排 稠油 保压增能

杜84块属于稠油吞吐开发区块,目前已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平均吞吐轮次12轮,地层压力系数降到0.09,平均吞吐油气比0.3,且随着吞吐轮次的升高,油气比逐年下降,单独依靠吞吐增油难以弥补油田自然递减。为此,开展空气助排技术研究并现场实施,是稠油油藏开发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必由之路。

1 油藏概况

杜84块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中断,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8-12°,断块四周为断层所封闭,闭合面积3.87km2,闭合高度200m,开发目的层沙4上,油层有效厚度32m,平均孔隙度26%,平均渗透率331×10-3μm2,原始地层压力11.47MPa,油品性质为稠油。

2 存在问题

2.1 区块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

杜84块目前采出程度19.9%,标定采收率21.8%,目前地层压力2.1MPa,只有原始地层压力的18.3%。

2.2 吞吐周期高,油气比逐年降低,吞吐效果差

杜84块平均油井吞吐周期为12轮,其中10轮以上的油井井次占总吞吐井次的58%,油井吞吐16轮后油汽比出现下行拐点,周期油汽比由0.39降至0.28,周期产油量由812t下降至567t。

3 空气助排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空气助排提高采收率机理主要油以下三方面。

3.1 注空气增压助排作用

通过模拟试验数据显示:注入等量空气,5MPa模型压力可提高3.5-6.9%,1MPa模型压力可提高45-90%,随着试验压力的降低,模型增压幅度增大,见表1。

3.2 注空气重力分异驱油作用

通过模拟试验数据显示:空气+蒸汽与稠油之间存在重力差异,对倾斜油藏起重力驱油作用,见表2。

3.3 注空气提高热效率作用

通过模拟试验数据显示:注空气+蒸汽加热腔和高压区体积分别为单独注蒸气的4.1和3.2倍,可启动低渗层,调整吸汽剖面,抑制蒸汽超覆,提高热效率,见表3。

4 空气助排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针对杜84东区块油藏特点,在现场实施阶段,通过“三优选”保障实施效果。三优选即:一是优选实施区域。优选采出程度低,储层连通性好,区域封闭性好的区域实施空气助排措施;二是优选注气参数。依据室内试验研究结果,现场实施空气注入量按照每100t蒸汽对应6000-6500Nm3空气进行设计施工,催化剂的注入量控制在1000Nm3空气对应0.2-0.3t;三是优选注气强度。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注气强度,注气压力明显升高,单井平均增产幅度增大。确定注气强度在2000-3000Nm3/m之间。现场结合措施井的储层发育、地层压力情况做适当调整。

2013-2014年现场实施9井次,平均单井吞吐周期12轮,累计注空气86.5×104m3,平均单井注空气9.6×104m3,阶段产油3461t,平均单井阶段增油164t,对比吞吐单井注气压力升高0.5MPa。

5 结论与认识

空气助排技术具有增压助排,改善吸气剖面,提高热效率等作用。通过保压增能来改善稠油井吞吐效果,技术上可行;空气助排在低产低压井实施后,单井增油阶段164t,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特点;与同类工艺相比,空气来源广泛,在稠油井保压增能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稠油热采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稠油不愁
海上M稠油油田吞吐后续转驱开发方案研究
陶瓷膜处理稠油采出污水中试研究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海上稠油热采小型化蒸汽发生系统及应用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
风城油田超稠油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脱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