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5-09-19李玲玲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5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技工师资队伍

李玲玲

(济宁技师学院,山东济宁 272000)

关于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李玲玲

(济宁技师学院,山东济宁272000)

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甚至一体化教师是坚强的后盾,尽管近几年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等方面有所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怎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值得我们研究,也是值得全社会考虑的。

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现在,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工教育,要想突出其以工代学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双师型教师”还是“一体化教师”,都要求技工院校的教师必须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既能在生产一线示范操作,指导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又能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并且能提供技术服务、开发新项目、技术革新、从事科研等。早在1998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时至今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行,对技工院校的教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工教育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有很大起色,近几年招生形式良好,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得到一定的改善,新进不少高校毕业年轻教师,基本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但整体来说技工院校师资队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师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热门专业学生数量猛增,教师不能一步到位配齐,师生比高达1:40,教学任务超过每周20课时,又由于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教育教学、管理任务繁重;除了少数国家级、省级专业团队,许多专业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队伍在年龄上出现断层,老教师学历层次偏低,职称以中级居多,一旦到高级职称又会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逐渐转到教辅或管理岗位而脱离教学一线;国家又出台政策延迟退休年龄,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作为教学主力的年轻教师,学历层次高、基础好、创新能力较强,接受新生事物、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但由于面临社会、家庭、工作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存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有应付工作的现象。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笔者认为,学校的硬件是比较容易改善的,理论知识的不足也是可以弥补的,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驾驭课堂的组织协调能力,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专业自身加强建设以及团队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1 提高对技工院校师生的认可

提高对技工院校师资的认可度,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吸引高技能人才到技工院校任教。由于社会偏见,没有义务教育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没有高校教师头上的光环,但却要承担比他们高出若干倍的社会风险,更大的教育、管理责任与义务,加上社会上对技工学校学生的不认可也成为对技工学校教师界定的误区,认为技工学校的教师素质低、水平差。

2 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师评价标准

笔者认为证书不能完全作为能力的体现,最好的考核机制就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技工学校教师的能力体现恰恰是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的能力。技工学校教师的职称评聘必须与技工教育及专业的特点联系起来,将对“一体化”教师的能力要求与专业相结合,体现出技工学校教师的内涵特征。在强化资格激励作用的基础上,促使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适时更新。在职称晋升方面,建议既重视学术性,更重视实践性,既重视讲课时数,更重视讲课效果;既重视学历,又重视为学校的贡献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保持师资队伍的稳定,吸引和鼓励教师们纷纷向“双师型”、“一体化”发展。

3 切实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

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两个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尽管国家鼓励企业和职业学校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但企业参与技工教育的积极性依然不高。目前校企合作仅限于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接受教师到企业参观锻炼,很少有企业让入企锻炼的教师顶岗工作,目前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革新的技工学校应该不多。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政府这条直接、有效将学校与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所以政府可以在政策、制度、经费上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这样学校借助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既师资培养问题,企业利用学校人才、智力优势,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只有企业、职业院校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联合起来,才能构建职业教育更美的明天。

4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技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有针对性、计划性,不能只关注师生比、双师比、职称比、高学历等指标,而应着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进教学团队的支持系统,完善外部环境,采用项目部、工作室等形式重构教学科研组织,组织开展团队形式的企业实践活动,形成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评价与考核、兼职教师管理等制度;建设校级教学团队,给予团队负责人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力;制定有效激励制度,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技工学校应该基本稳定招生专业、招生数量,制定培养教师的数量和类型的长期规划。

加大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由于技工学校是部门办学,财政支持的用于师资培训的专项经费较少,因此政府或企业要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为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专项资金,更多的创造培训机会,切实改善技工院校教师的待遇,促进教师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

高技能型人才是国家持续发展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技工院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义务。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师资队伍的理论、技能水平,但是要想培养高技能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谦虚严谨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等却是全社会都要加以培养、提高、推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使职业教育不会成为教育的短板。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技工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从技工到英雄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技工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师资队伍建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