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设备的管理维护
2015-09-19张金海冯瑞敏
张金海 冯瑞敏
(中原总机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石油钻井设备的管理维护
张金海冯瑞敏
(中原总机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由于石油钻井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对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另外,从安全角度看,石油工业的事故后果是及其严重的,故需要在排除设备故障的前提下有较好的管理制度。本文从石油钻井设备维护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分析石油钻井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及维护重点,给出提高管理维护效果的方法,并对行业未来的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钻井设备管理产业升级
1 石油钻井设备维护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石油钻井设备管理与维护上的问题日益突出,新的战略要求迫使石油行业在除技术创新之外的管理制度上做出突破。改善与淘汰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而合理的体制,不止是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机械使用寿命,还可以为整个行业乃至我国生产制造业的升级提供动力。
2 钻井设备维护的重点
2.1使用方法、模式的优化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无疑是第一位的。很长的时间里,我国石油工业采取苏联模式,以量来弥补质的不足。故而在石油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现象:
(1)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很多企业采用了工人倒班而机器不停机的运营模式,达到事实上的工作时间延长。随着作业进行,机械设备无可避免的发热、磨损、老化、破裂等损害时常发生,但这些细节问题往往得不到关注,在产量压过一切的理念下,很难得到及时处理直到引发大的故障。事实上,如果以合理的时间安排使用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很多故障与事故都可避免。加之现代工艺的进步,设备的性能逐渐提高,靠连续作业提升的产量并不比优化使用更具有经济效益;
(2)超负荷运行与随意改装。同样是为了提升产量,工作人员经常使设备靠近极限安全临界点工作,而不是在最优工作区间作业。由于实际条件的不确定行,这种接近于边界条件的工作方式可能在意外情况下对设备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故许多通用设备在具体情况下需做出调整,但有的企业未经过充分验证校核甚至未经授权随意改装设备以达到开工目的。这些不规范的使用方法图一时便捷却后续不良影响长期存在,其维修成本的高昂也使最初的便捷变得毫无意义;
(3)设备更新慢,陈旧机械淘汰机制不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本该报废的机械经常在办理了淘汰手续后依然长时间使用。在我国企业普遍资金短缺而效率低下的时代,这种方式无可挑剔,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严重制约产业升级的因素,并暗藏巨大安全隐患。
2.2设备的日常维护
设备出现损耗、老化无可避免,故日常维护为工作的核心部分。通常情况下,日常的维护应从两方面入手:机器设备的检修和人员的培训。
(1)设备的检修主要针对设备的损耗和失效。由于设备各个子系统中部分元件耐久性差、负荷过重、长期易同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必然先于其他结构老化或破损。
(2)工业生产上的事故通常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而我国各企业缺乏专业素质较强工作人员为普遍现象,故而企业应加大自身培训力度。
2.3应急性处理
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石油行业的事故会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巨大伤害,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制度。一方面,需要针对机械设备做好应急预案,重要部件应该备份或者留有可替代件,防止设备故障之后无法进行维修;另一方面,应加大工作人员应急培训,上岗前进行充足的应急培训。
3 设备管理维护的发展关键
随着产业升级的加速,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说,发展趋势主要是围绕经济性和持续性展开的。
3.1成本控制
作为企业,投入与产出直接影响着利润。石油钻井设备的成本不只是采购,其日常养护与管理也占很大比例。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下,只重产量而忽视投入及其他代价成为常态,而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石油应该更加注重经营成本及环境成本。
采购性能良好的设备,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生产,虽然一次性投入上升,但之后的运营、维护、事故成本会大为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人工成本降低都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环保性
石油生产作为特种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稍微的疏忽便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而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对整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石油工业中的排放、事故中的渗漏等问题直接作用于环境,生态对工业形成倒逼;另一方面,环境的治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财力人力,变相会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
石油企业想在新经济模式下拥有更强竞争力,需要做到:(1)绿色生产,建立起排放处理机制,使得生产对环境的破坏降低;(2)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漏油等;(3)提升企业自身科研水平,使得设备制造等环节不受制于人。
3.3自动化程度
随着电子行业的兴起,很多传统工业越来越精细化、自动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由于疏忽而造成的损失,还可以节省下巨量的劳动力成本。目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自动化水平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成本较高、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我国页岩油储量巨大,但由于技术限制导致成本过高而无法使用。
在日常的生产环节,提高自动化程度,还可以为监管带来更多便利:数据化的控制模式,使得设备参数及生产率都更为直观明显。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在于石油行业中的自动化系统都较为单一、兼容性差、各子系统配合不够紧密,要想提升数控水平,需要工作设备的标准化,智能化。
4 结语
合理的管理维护不单可以提升设备的性能,还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巨大影响。新的经济模式下,应当以加大设备科技投入和人员培训为重点,建设成本低、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企业。
[1]袁鸿轶,汪君明,李翔,王燕新.我国石油钻井设备发展现状以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1:247.
[2]王军,潘跃明,翟艳军,刘伟.浅谈如何加强石油钻井设备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19:382.
[3]靳美成.关于对石油钻井设备管理方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59.
[4]蔡斌华.浅析石油钻井设备的节能措施及建议[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2:208.
[5]贾占峰.石油钻井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