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9-18李凌霞郭川军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哈尔滨150030

现代计算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实训

李凌霞,郭川军,王 旭(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哈尔滨150030)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凌霞,郭川军,王旭
(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哈尔滨150030)

“3+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典型模式之一,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校企合作模式两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No.14G17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使命。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目前,校企合作是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1]。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1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3]是校企合作的产学结合模式,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用3年时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在第4年到企业去实习,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学习相关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广大企业的雄厚的技术资源,将企业和高校资源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长期发展目标,设计本科阶段教育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导向,立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实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由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校企双方实现了“双赢”[4~5],一方面,学校为企业输送了专业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企业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政府还可向企业补助人才培养资金。

2 “3+1”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承担实训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用3年时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在第4年到企业去顶岗实习。

2.1培养目标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合作,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训紧密结合起来,从知识体系更新、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几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2.2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本着“理论够用,技术适用”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原有课程体系,去除理论性强、技术过时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项目开发专业技能和IT企业通用技术,精通项目开发的主流技术,成为符合职场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设置

另外,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开设选修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在全国开展的职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能够科学、公正地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加考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考试通过率,对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3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运用水平。理论教学以“项目驱动”式为主,以具体的实践项目贯穿教学。实践教学突出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构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企业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实践以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自己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实践以学生为主导,以课程设计为目标,在开课初期把课程设计的综合项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逐渐完成综合项目。

以《Java软件综合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初期,由学生自行组成课外实验小组,自选感兴趣的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审题),在每组中学生分工合作,以组为单位完成整个课程设计。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的课程设计也在深入,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校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按自己的学号登录平台,将所完成的实验结果上传到平台上,教师能够及时看到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也可在这里和教师交流问题,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沟通实践项目的进展情况。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开发背景,能够担当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重任。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通过校企共建,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方式,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学习,强化在职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6]。

3 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指高校与企业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旨在企业和院校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方互赢”的理念[7]。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8~10]:“订单式”教育模式、“3+1”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共融模式、“产学研一体式”教育模式,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在此做一个比较,如表1所示。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校内学习3年,合作企业实习1年。学生在“校中厂”完成校内项目开发训练,然后去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我校在哈尔滨、大庆等地建立了校外的企业实训基地,通过“校中厂”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项目训练,提高了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3.1学生在”校中厂“实训

学校和企业合作构建“校中厂”——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实验设备,企业提供实训项目、技术和师资支持。学生通过3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能够掌握主流的开发技术,但是他们缺乏开发项目的经验。在“校中厂”完成的项目开发训练,合作企业给出若干个已经完成的实际项目,学生自选项目,每个项目由多名学生合作完成,进行项目开发训练。训练时间为3个月(大三下学期的暑假与大四上学期的部分时间),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学生体验了项目的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项目开发的经验,为在企业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表1 校企合作模式比较

3.2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

专业技能的获取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经过“校中厂”实训项目的训练后,去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为9个月,分成两个阶段,由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第一阶段,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校中厂”实训结束后,学生按不同的技术方向(如Java、.NET及嵌入式系统等方向),参加企业的开发团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第二阶段,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与毕业设计同步进行。由学生组成项目组,负责实际项目的开发,与此同时,学生根据其项目完成毕业设计,按企业或用户要求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答辩。学生经过了真实的企业工作后,提高了技术水平,培养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他们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教育改革、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创新举措。通过对“3+1”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提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证明,参加校企合作“3+1”实训的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都得到了提升。但目前,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还有很多障碍,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及政府的财政投入,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

[1]夏玲,宋建军.校企深度合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66~68

[2]丁雪冬.应用技术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5):262~263

[3]李红卫,封蕾,王伯槐,张峰.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3+1”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3):108~112

[4]张善文,王旭启,张传雷.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软件测试人才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0,35(6):77~79

[5]檀明,袁暋,钟伯成,许强.借鉴德国FH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13):3431~3433

[6]王冬梅,陈学雄.高职教育免学费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43~145

[7]吴元欣,王存文.依托专业校企合作联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育,2012(9):75~77

[8]蔡天作,蔡冬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5):137:139

[9]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与内容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1):38~41

[10]邓志新.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2(2):30~-32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3+1"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Training;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Education Reformation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3+1"App lied Talents

LILing-xia,GUO Chuan-Jun,WANG Xu
(Department of Computer,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

As one of the typicalmode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cooperationmod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3+1"education,is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quality,develops it to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solutions and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on the"3+1"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trainingmode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1007-1423(2015)15-0030-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15.007

李凌霞(197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知识库

郭川军(1963-),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王旭(197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

2015-04-06

2015-05-0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