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5-09-18谷丽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5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多媒体

◆谷丽辉

作者:谷丽辉,内丘县第二中学,中学二级教师(054200)。

1 利用多媒体营造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教学内容有趣,教学氛围浓厚,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激起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这样,学生更方便地理解课文内容,愉快完成学习任务。枯燥的文字变成色彩鲜明的画面,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使学生投入教学情境中,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借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相应的课堂教学情境,将冰封雪冻的雪地、茫茫苍苍的北国雪原的奇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融画面、古典音乐、著名播音员的朗诵为一体的视频材料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既欣赏到壮观的雪景,又聆听着优美的配乐,学生徜徉在充满激情的课文朗诵中,多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学习的兴趣顿时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观赏着北国壮丽的雪景图片,又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了高昂的学习热情,领会诗词内容,领略作者宽广的胸怀与宏大的气魄,使得课堂效果空前好,激发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融入语文课上,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情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图文声并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1],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插上金翅膀,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节省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呈现出魅力四射的流光溢彩。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背景,升华主题,通过多媒体显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给沉睡已久而相对落后的西北大地注入勃勃生机,中华民族正是有了搏击生命的这么一股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一同分享这场艺术盛宴,欣赏一段民族舞蹈——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适时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安塞腰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多媒体播放一组组演出画面,吸引学生,场面热烈而奔放,壮观而热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欣赏安塞腰鼓影音光碟,同时赏析《安塞腰鼓》中的精要语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3 利用多媒体,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进入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配乐朗读、动态的画面配音、悠扬舒缓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境有效结合,直观生动的画面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而直观形象的情境能降低他们学习文本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使难理解的知识趣味化、情境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语言内涵的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验,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2]。

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理解斑羚飞渡的场面是一个难点。为了克服课文难点,将文中的信息准确、形象地传达给学生,笔者巧妙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利用多媒体讲了一个动物界感人的故事——《蚂蚁迁徙》。一边播放动感十足的动画,一边饱含深情地叙述:

南美洲的森林里发生大火,形势危急的紧要关头,蚂蚁迅速聚拢成一团,滚成一个球状,然后像球一样迅速向河边滚去。虽然包裹在外围的蚂蚁被火烧死了,但利用此法,蚂蚁王国逃出火海。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为蚂蚁“牺牲自我,保全种群”的精神所深深震撼,激发起学习兴趣。这种情境创设把知识及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为理解文章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斑羚飞渡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真是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并且凭借这种情境,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突破了这一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 利用多媒体,拓展延伸,深化学生体验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多媒体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极大的便利,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培育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延伸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知识,开阔了知识面,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的感性材料,增加课堂容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借助于多媒体有利于将课内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对各类知识以及知识整体的理解[3],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特别在语文教学中,优势更明显,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文本知识,而且将课文内容延伸到文本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与乐趣,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爱莲说》一课,朗读席慕容的《荷塘月色》,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动画效果下把学生带入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荷花美景让学生心神荡漾,优美荷花图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悦耳动听的配乐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美的图片、美妙的音乐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地流连其中,利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拓展莲文化。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有关莲的名句、相关的古诗句,培养学生对莲花和君子的喜爱之情,激起对莲花和君子的倾慕,树立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质。

总之,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使难理解的知识趣味化、简单化,突破教学重难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覃晓虹.初中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效果的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2]尤小蓉.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1(8).

[3]关艳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