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习惯一个机器会思考的新时代
2015-09-18李芳
李芳
如果你不接受,可能就会被淘汰成为历史的尘埃。
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自己的著作《奇点临近》提出一个观点:在2045年,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这个时刻即所谓“奇点”。这一理论所引起的争论至今仍然没有终结。
人们一方面担心自己会成为机器人的奴隶,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期待一个由人工智能开启的全新时代,那时的人类可能会在前所未有的层面上更新自己,从外表到内心、从思维到行动、从理智到情感……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目前无人能回答。总之,未来一定会爆发一场人与机器人的激烈“对抗”。如果你不接受,可能就会被淘汰成为历史的尘埃。
不过,在“奇点”到来之前,我们仍然有约30年的时间为全新的人类未来做好准备。7月23日,长江商学院联合中信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你好,未来”的主题活动,由《机器人时代》的作者马丁·福特(Martin Ford)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教授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马丁·福特对于美国社会和经济变化的描述力透纸背,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仍稍显隔膜。相比而下,廖建文教授道出了一个至关重要却又极易被忽略的本土化事实,即我们目前处于由技术创新驱动的第二次机器时代,然而人们对真正技术创新的关注却并不充分,仍处于眼球经济时代。
这与彼得·蒂尔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曾经说:“我们想要飞行汽车,结果却得到了140个字符。”可见,当理想遭遇现实的时候,蒂尔有多么大的心理落差,其中饱含对“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的嘲讽。诚然,只允许一次推送140个字符的Twitter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只不过蒂尔的目标是更具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比如太阳能动力、太空旅行等。
当带有“风口”“入口”“船票”等字样的新闻频繁见诸媒体的时候,人们日趋厌烦,太多公司把这些词当作吸引人眼球的噱头了。正因为如此,“一亩田”“游侠电动车”“云视链”之流甫一出现立即就被人“扒得底裤都不剩了”。这种浮躁的氛围下,奢谈创新。
要想走出眼球经济的陷阱,首先要认识一下什么是第二次机器时代。
麻省理工学院的埃瑞克·布林约尔森(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迈克菲(Andrew McAfee)首先提出了“第二个机器时代”的概念。第一次机器时代始于18世纪后期由蒸汽机的发明所带来的产业革命时期,人的体力在机器的帮助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第二个机器时代,我们已经可以利用自动化系统完成很多认知性的任务了,而且很多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决策能力比人类还要好。
事实上,未来智能机器可能真的会替代人类,而不仅仅是处于“互补”的地位。而我们现在发展出来的所有新技术可都是在为了迎接那一刻而做准备。
“新技术的发展一般有一个比较长的准备期。从PC到互联网再到云计算,几经技术迭代,在这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为人工智能做准备。”基于此,廖教授认为,“The Future is Now”(未来已来)改成“The Future is Near”(未来临近)更加确切。而当这些基础性设施准备好之后,我们就会突然迎来爆炸式的增长,“所以很多有意思的技术好像一夜之间就涌现出来了,比如无人机、3D打印机器等。”
毫无疑问,相比于“140个字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才是更加深刻的由技术驱动的创新,对于改变人类日常生活、行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影响也更为巨大。前者是一个基础设施性的存在。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眼球转移后者,也正是此次活动的目的。
那么,第二个机器时代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说到底,还是要归功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设备,与之相匹配的强大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当互联网变成基础设施,可穿戴设备时代也随之而来。据“互联网女神”玛丽·米克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会有500亿件可穿戴设备,每人将会有10个可穿戴设备。廖建文教授认为,这将导致互联网的去中心化。
“从历史来看,互联网的连接经历了从‘N对1到‘1对N的变化。原来几亿人上一个网站,现在则是一个人对着N个屏、N个App。”廖建文教授解释称,“原来互联网时代的集中式连接慢慢被社交网络和移动App分解掉了,手机的功能也会被分散到可穿戴设备上去。每个可穿戴设备都会完善一个核心功能,而这个核心功能要比原来手机上的组合式功能更加专业,比如智能手表的运动监测。”
未来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网的时代。在IPv6标准下,地球上的每一件事物都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IP地址,甚至每一粒沙子都会成为信息的起点。消费级物联网已经令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全新体验,而产业级物联网则会重构工业制造。
在现代化的工厂里,人类的背影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工作都将由机器人来完成。比如,亚马逊使用仓储机器人来整理货物、分拣快递,特斯拉有一整条完全由机器人来操作的电动车生产线,富士康拟每年增加超过一万台机器人和10万套自动设备来取代人工——在工业制造领域,机器人取代人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
为什么人类可以把工厂拱手交给机器人?问题的答案就又回到了第二个机器时代的本质上,即这个时代的机器有语言、有视觉、有判断功能,像人一样,甚至可以把人类打败。例如,IBM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在《危险边缘》这个语言类节目上打败了人类对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这种新技术代表着制造业的另一种发展方向,“每个家庭都会成为一个工业生产中心,每个消费者(consumer)都变成了产消者(prosumer),‘为大众生产(mess production)变成了‘由大众生产(produce by mess)”。
廖建文教授认为,这是社会组织去中心化的一种表现。“生产者变产消者,很多行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了,组织会变得越来越虚拟化,社会层级也越来越不明显,因此人们越来越多谈论是的一种叫作‘自组织的形态。”
马丁·福特则更关注被机器人“赶出工厂”的工人们将去向何方。他认为,越来越多的工人们进入了服务行业,如零售、金融等。但是,当沃森可以打败人类选手、纽约时报雇佣机器人作记者、金融软件的小小计算误差就能决定股市涨跌的时候,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免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从中我们得以窥见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人的流动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行业组织和社会形态。人类失去的正是那些常规的、重复性极高又缺乏创意的工作。而这必然会导致更深刻的社会变革,人类将再次面临“to be,or not to be”的问题。
如廖建文教授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技术在推进我们的社会变革,而当我们无法应对这种变革的时候,技术就成为施行社会淘汰的重要手段。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你是选择积极参与“make it happen”呢,还是后知后觉“ask what happened”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