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出致富路
2015-09-17施水华周倩
施水华 周倩
施水华简介:
施水华,49岁,2001年入党,自2005年12月至今担任云梦县隔蒲潭镇三里庙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孝感市“十大杰出青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2014年三里庙村获评全省“百镇千村”试点示范村。
三里庙村以前是出了名的穷苦村,人均耕地0.2亩,地寡人多难糊口,瓦房无灯路难走,再加上村组织疏于管理,民心涣散,群众不关心集体,也不谋求发展,村集体债务压头,更不谈集体经济发展。
2005年,老书记不堪压力辞职后,我临危受命,担任代理书记。如何让三里庙村的老百姓富起来?这个问题让我寝食难安。

蓝天盐化在我们村扩产新建,这是我们村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带领村“两委”班子日夜守在工地上,为企业扩能改建腾地,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企业跑手续,争取企业项目早日落地;调解村民在拆迁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向企业争取一些村民就业机会。企业投产以后,聘用了3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三里庙二组村民杨小莉说:“以前外出打工,老人孩子没人照顾,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每个月还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
三里庙在县道沿线,蔬菜种植销售很有优势。从事蔬菜经销近20年的我,决心把自身的业务资源用在村级发展上,带领群众致富。我相继引进了日本“雅智”包菜、早秋花菜、毛豆等适销对路的新品种;还邀请农业专家、畜牧专家免费授课,讲解种植技术,为农户每亩增收1000多元。为打开蔬菜销路,我发起建立了三里庙村蔬菜经销专业合作社,构建起了信息、科技、销售、服务的“一条龙”模式,并邀请“土专家”杨匠发技术入股当“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内联全镇5000多家蔬菜种植大户,外销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全国20多个大小城市,每年帮助农民销售蔬菜2亿公斤,为村里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岗位年工资2.8万元。
我们依靠蓝天化工和蔬菜销售“两条腿”走出了致富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到了30万元,村民人均收到达到了8000多元,家家都住进了小洋楼,户户都有了小轿车。
在带领群众发展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村民的“承诺”。
我们建起了村级文化科技综合大楼、村活动广场、村级卫生室, 4.8公里村湾路通到家门口;投资120万元完成了沟渠硬化、塘堰整治等9个项目;安装了村湾新型太阳能路灯100余盏;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让农户喝上了城里的自来水……村容村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老板施爱民听说家乡搞新农村建设,专门从外地汇款8万元支援;74岁的退休老党员施光安也从微薄的工资中捐款500元。
村居环境改善了,文化娱乐建设也要跟上。我们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让村民们远离了赌桌、酒桌,爱上了书桌、球桌、电脑桌。我们还组建了广场舞蹈队腰鼓队、老年人清洁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村庄变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增强了,都不想再出去。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运营蔬菜净包装、“农超对接”方面下功夫,在引进盐化工流水生产线附加值项目上花气力,让“两条腿”更壮实更有力,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