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需要创造力

2015-09-17马丽文

中国扶贫 2015年18期
关键词:青海贫困人口攻坚

马丽文

2020年的脚步已渐行渐近,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但是,青海能否如期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贫攻坚工作做得如何。

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期,必须要用“超常思维”,拿出“超常举措”,才能完成“超常任务”,青海也不例外。这场硬仗,青海该怎么打?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

青海扶贫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扶贫》:现在,精准扶贫攻坚战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您对青海省的扶贫工作有何基本的评判?

马丰胜:青海的贫困人口规模相对比较小,截至去年共识别出53.97万人,但是贫困发生率比较高,达到13.7%,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虽然贫困人口不多,但是青海的情况比较特殊,地域比较辽阔,有72万平方公里,587万人,少数民族占46.7%。青海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区域性、综合性特征非常明显。像青海中部、东部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都很低,贫困问题既有“点”的问题,又有“面上”的问题,而且面上的工作战线又很长。地域差异太大,东部的西宁和海东两个市,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但是贫困人口占到61%,地形地貌、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甘肃、陕西的一些干旱山区相类似,而青海湖边上的环湖地区即海南、海北、海西三个藏族自治州又和新疆的情况差不多,广袤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治理条件有限。青海南部的黄南、果洛、玉树(我们称作“黄果树”地区)90%是藏族高寒山区,平均海拔4000米,和西藏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说,扶贫政策在青海是不能“一刀切”的,我们必须要探索出适合于青海的扶贫开发路子。

二是青海的致贫原因很复杂。有11类,而且比例结构和全国不一样,全国因病致贫占30%,青海占17%,全国因缺资金致贫的占12%,青海占30%。全国其他地方因病就是因病,因学就是因学,而青海很多致贫原因是相互叠加、复合型的,有技术原因,也有能力不足原因。

三是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我在村里调研时,一方面对贫困户很同情,另一方面对他们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么好的政策条件和环境,有些年轻力壮的人自身条件很好,为啥会那么贫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贫困?其实,他们就是懒,“等、靠、要”思想太严重,对于这部分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能力低下、动力不足。

《中国扶贫》:您刚才说的能力低下、动力不足的这部分人有多少?

马丰胜:这部分人占到所有贫困人口的9.9%,将近10%。其中,六个藏区和东部的情况又不一样,东部只占2%。如果到藏区一些贫困牧民家里调研,与牧民交谈情况基本上都是以下情形:

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贫困?

答:不知道;

问:有啥需求?

答:缺钱、需要钱;

问:给你们多少钱能解决家里的问题?

答:越多越好;

问:有钱了你想干啥?

答:不知道。

总之,这部分人贫困的原因是综合性、多方面的,教育缺失、观念滞后、文化素质低、信息闭塞,“不求现世,只求来世”的思想观念比较强。对于减贫目标,我们一直在自我加压,国务院扶贫办给我们定的年减贫目标10万人左右,我们自己定的年减贫目标是20万人左右,当然一开始确定的标准不一样,当时按2300元的扶贫标准,国家确定的贫困人口是108万,我们自己确定的是138万人。农村的事很复杂,扶贫对象瞄准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惠农政策享受程度达到多少,农民财产性收入达到多少,经营性收入有多少等等,都需要一个个搞清楚。有些老百姓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每年能收入多少钱、支出多少钱,一个阶段觉得自己有钱了,他就说自己是富裕户,一个阶段没啥直接收益了,他就说自己穷得没法过了。藏区每年打工的时间只有4个月到半年,无法精确地测算他们的收入。例如挖虫草只有2个月时间,干部不可能跟着村民看他挖了多少根,更不可能统计他一年挖了多少根,有时候他们想方设法压低自己的收入水平,我们根本无法计算他们的收入,好在国家统计局依法统计并且公布。但是,不管有多困难,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创新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

这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扶贫工作,听取汇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现在,离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5年,这是军令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青海能否如期脱贫奔小康,如何脱贫,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等,这些都是青海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关心的问题。

为此,我们一直强调青海扶贫要走自己的路,要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创造力,要探索出一条特色的青海扶贫模式。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倒排工期,列出了扶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不断创新思路,瞄准贫困对象,全方位制定扶持计划和落实扶贫举措,严格追求探索帮扶实效,使扶贫重点项目得到有效实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改革是扶贫攻坚的灵魂

《中国扶贫》:针对您刚才提到的突出问题,青海在扶贫攻坚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马丰胜:一是这几年减贫的力度比较大,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增收幅度比较大。2014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为53.97万,比2010年减少84.63万,年均减贫21.1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7%,比2011年下降22.9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9元,年均增幅15.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3.6个百分点。

二是政策争取力度加大,扶贫投入大幅增加。国家将青海省40个县纳入六盘山、青海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现了片区县和重点县的全覆盖。2015年,青海省被纳入全国首批旅游扶贫、光伏扶贫试点省。此外,全省五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7.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幅达到24.3%;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幅达到35.9%。2014年,全省贫困人口人均投入强度达到2349元,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二位。

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底,我们全省行政村通畅率达到85%以上,村道硬化率77%;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自然村通电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7%、9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7.2万户贫困农牧户住房得到改善。

四是扶贫重点工程创新推进,青海扶贫模式不断健全。投资67.3亿元,着眼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居住条件改善、素质能力提升,创新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安居、培训转移等专项扶贫重点工程。近年来,我们重点培育了生态畜牧业、特色养殖、设施农业、沙棘枸杞、中藏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对于扶贫安居问题,我们采取了就近就地和易地安置相结合方式,分类安置4.59万户、20.1万人。同时,我们探索建立“地票”制度,易地安置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中国扶贫》:您认为在这么多扶贫攻坚措施中,变化最大,或者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什么?

马丰胜:那一定是改革。青海一直强调扶贫改革,要有创造力,不能墨守成规。虽然是边远地区,在改革方面我们还是抓得比较紧。一定要改革,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扶贫工作最主要的是依靠基层,要充分调动县、乡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否则,扶贫工作永远落不了地。从2013年开始,我们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青海省扶贫开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管理办法(试行)》,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资金切块到县,减贫任务责任落实到县,强化了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减少了审批环节,节约了项目文本编制成本,提前了项目启动实施时间。这样一来,就把权力和义务统统还给县一级,把责任压到县一级。当然,如何实施和规划,首先要符合扶贫政策,第二必须要切中扶贫目标,第三必须要突出工作重点。这种情况下,县里一方面感觉到有权力了,另一方面也感觉有压力了,压力大了,动力也就足了,扶贫工作也就更能落到实处。

另外,我们结合青海实际情况,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用三年时间,采取整乡推进、整县推进、整州推进的模式,集中力量最大化解决同德县、兴海县南部三乡、果洛州等特贫地区的整体脱贫问题。同时,我们省扶贫局局长、副局长分别包片负责这些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强力推进,快速脱贫。同德县将于明年整体脱贫退出贫困县行列,现在看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提前一至两年脱贫不是梦

《中国扶贫》:财政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放大了县级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权力和责任,但是如何才能确保各项政策、项目和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马丰胜: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改革实施这项政策前就已经想到了。为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我们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基础上,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确保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同时,强化了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资金分配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实施项目资金奖补。

此外,还加大了扶贫资金监管力度,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资金项目的落实到位情况进行跟踪和专项督查,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资金安排使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坚持扶贫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到哪里,为贫困群众守好减贫脱贫的“保障线”,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账、放心账”,深挖存量资金潜力,通过审计督促盘活财政扶贫沉淀资金,合理调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须项目,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当年的资金,必须当年完成审计,到现在为止,青海一共有39个项目,今年10月份我们将派全班人马下去搞督查,如果哪个县的项目搞不好就直接跟下一年的资金挂钩。如果哪个县哪一个项目老百姓有意见,或者说是因为县里负责人的问题,导致项目实施不到位,那这个县第二年的扶贫资金就直接减少20万。所以,要改革就一定要彻底。过去我们下乡,见不着书记县长的面,现在下去,书记县长都主动找我们谈话了解政策情况,这就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中国扶贫》:今年是“十二五”扶贫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扶贫工作的谋划之年。据了解,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心要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在此过程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马丰胜:最担心的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贫困老百姓的收入问题我们不怕,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国家对贫困人口的年均收入标准将定在3972元,这个标准青海一定能达到。另外,对于住房问题也不怕,现在国家在不断出台优惠政策,我们青海的基础设施规划已经全部做好了,大概需要56亿元,其余资金由行业部门补齐。但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比较麻烦,因为青海的区域差异性比较大,山上的和山下的服务就无法均等,沟里面的人和沟外面的人也无法均等,但也会有个相对的标准。目前,按照国家标准,差距确实在缩小,可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再就是兜底问题,青海测算的低保人口有16700人,大病救助71000人,人不多,这个账我们早已算过了,国家完全可以兜起来。

所以,青海提前一到两年实现整体脱贫,再用一到两年巩固提升,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信心很足。

猜你喜欢

青海贫困人口攻坚
大美青海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青海行七首(录二)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