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向清明

2015-09-17万启林

江河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扫墓墓地春雨

万启林

岁岁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时。

何为“清明”?《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条关于“清明”的诠释,一日:有法度,有条理,清明之治。这是从政治的含义所作的解释。二日: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据史籍记载,清明作为全国性节日始于唐朝。又据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描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可见,节气清明与人们心中的清明早已轩轾不分了。

清明为炎黄子孙祭祖扫墓的日子,这一习俗沿袭了千百年。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天清气明,风清弊绝。此时,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明媚的春光,迎着和煦的春风,扶老携幼,倾城而出,或上坟祭祖,藉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思;或郊外踏青,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山水亲密接触,与花木相伴为伍,与春风倾诉着肺腑之言。然而“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如今,雾霾笼罩着天空,笼罩着山河,笼罩着人心,让人习以为常的户外活动和在蓝天下的自由呼吸,演变成了今天渴望而不可求的一种奢侈品。

或许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缘故,或许是“况是清明好天气”的使唤,连绵的春雨总算停了下来,雨收云散,持续笼罩天空而又令人窒息的雾霾终于暂时隐退而去。经过春雨的洗礼,清明前夕的天空绽放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人们终于可以放心而又舒心地在蓝天下畅快地呼吸了,带着浓浓春天气息的清净空气沁人肺腑,让人神清气爽。

“走,我们上坟去!”羊年二月二正好是双休日,雨过天晴,天空如洗,显得是那么的湛蓝与深邃。乘着双休日和难得一遇的晴朗天气,我们兄弟姐妹携带家眷一行十几人,伴着明媚的阳光,迎着拂面的春风,前往墓地拜祭父母,以追思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表达对父母的缅怀思念之情。

父母谢世后,每年清明之际,我们兄弟姐妹都相邀聚集着一起去为父母上坟。每当登上青龙山,身处一眼望不到边的规模庞大的公墓群,伫立在父母双亲的坟头,我都百感交集,思绪不断,感慨万千,且每每都有不同的感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深谙其真正的含义后,已悔之晚矣!我痛感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按习俗,清明节前后都是扫墓祭祀的时间。但清明上坟易早不易晚,不是为了争上头炷香,而是为了避开高峰期。清明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十分重视拜扫祭祖,祭奠先人,以表尊崇怀念之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的落地,我们欣慰地看见清明节又被列入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彰显了对千年民俗的尊重,对传统文他的弘扬,对列祖列宗的缅怀。然而每到清明之际,前往公墓的道路都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狭窄的路面拥挤不堪,更让上坟的人们心急如焚,苦不堪言。所以每年清明来临,我们都提前备之,宁早勿晚,从容不迫地为父母扫墓敬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流传千古的绝句,为我们生动地勾画了清明时节古人怀念已逝亲人的真挚感人的画面。清明时节雨水较多,这为大自然的规律,但有时大自然也会反复无常,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客观规律。

因下乡当过知青,在田间地头跟着老乡学过“战天斗地”。一边被充满着革命激情的“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感染着,一边被遵循自然规律和极富哲理的农耕文化熏陶着。如“春雨贵如油,多下农民愁”这句农谚,就是我从目不识丁的一个老农口中学到的。意思是秋、冬两季的降雨量稀少,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春季正是越冬作物如冬小麦从开始返青到乳熟期,正需要水分的时候。还有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从播种到成苗,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遇春旱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此时若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用生动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形容为“春雨贵如油”。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这叫靠天收的农民又如何不愁。

我们顺应“文明低碳、和谐环保”的祭祀新风,不燃鞭炮,低碳祭扫。清理好父母的墓地,我们献上鲜花,摆上贡品,一一叩拜。此时,湛蓝的天空深邃得让人目眩,墓地的缕缕香火飘渺幽婉。天清地明,阴阳两界,相互交融,无不触动人的心灵。满山翠柏之间,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万座古冢。一座座肃穆的墓碑前,断魂低泣的人们跪拜在先人旁,与我们一样双手擎起一炷炷高香,点燃着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万分虔诚地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逝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平安前行,不辜负先辈的嘱托和重望。此情此景,让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仿佛听到从遥远的天空传来父母的声音:不求你们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只盼你们平平安安,康乐永道。

这时,我想起李瑞环在他所著的《看法与说法》一书中有段震撼人心的话,他说“我常讲两个地方能使人受教育:一是火葬场,在那里不管是什么人,男人、女人,当官的、老百姓都一样,往火炉子里一推,一按电钮,立即变成骨灰。看到了这个情况,还有什么想不开?为些小是小非争个没完没了,有啥意思?捞那么多钱财到头来也是一把骨灰。二是医院。在那里不管什么人,一旦病倒住院,什么伟大设想、什么重要工作,都得放下。你才理解人最重要的还是身体,没有身体,其他一切无从谈起。”我想在他这段话后面再加上一句,墓地这个地方也能使人受教育。如泥的一捧骨灰,如孔的一个墓穴,这是人人的结局和归宿。那些房叔房爷、房婶房姐们贪婪地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套豪宅,面对小小的墓穴,情何以堪,最终都能带进坟墓吗?

人生在世,苦苦追寻,不仅仅为了荣华富贵和光宗耀祖。人如此,家如此,国更如此。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仍要加快经济建设,但又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雾霾肆虐,人神共愤。雾霾还将继续肆虐,但治理雾霾已成为人们高度的共识。因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雾霾面前人人无法逃避,绝对公平相处。因而,人人心向清明,渴望岁岁清明,期盼水变清、山变绿、天变蓝,让百姓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让人人都能呼吸到更多的清新空气。

家风纯朴,民风纯真,党风清廉,加之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大量使用以及清明之治,何愁水不变清、山不变绿、天不变蓝,又何愁国家不清明!

猜你喜欢

扫墓墓地春雨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春雨
春雨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清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