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雄鹰

2015-09-17向更生

林业与生态 2015年3期
关键词:规划院邵阳市雄鹰

向更生

在湘西南2.0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在邵阳市128.33万公顷丛林绿海间,在雪峰山巍巍之巅,在南岭的密林幽谷,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它风雨兼程,搏击长空,四十二年如一日;它驰骋林海,引吭高歌,崇山峻岭写辉煌。它,就是三湘林业界的骄子——邵阳市林业调查规划院。2002年,时任湖南省林业厅厅长葛汉栋来邵考察林业工作时,为之挥毫题赞“林业雄鹰”。

雏鹰篇

邵阳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前身是1972年2月成立的邵阳地区林业调查设计队(简称林调队)。在那个年代火热情怀的鼓舞下,邓星贵队长和16名调查队员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兴建办公楼、食堂、宿舍。砖木房虽然十分简陋,昏暗的灯光下,几个人拥挤在一间办公室,但让每一个队员有了家的温馨。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年,林调队毅然承担起建国后全地区第一次森林资源普查,调查面积289万公顷(包括现在的娄底市),为全省国土面积的1/5。他们历时4年,不辱使命,为党和人民交出了第一份满意的答卷,被地区行署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邓星贵也荣幸地被推选为湖南省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第一批代表上了北京。

80年代中期,林调队在地市合并中经历机构重组、人员变动的考验,加上体制、机制的束缚,陷入了人浮于事、效益低下、运转困难的局面,常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是随波逐流、就地解散,还是壮士断腕、加快改革?从地区农村部调任队长的蒋吉玉,找每一个干部职工促膝谈心,与每一个班子成员交流想法,迎接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全地区率先推行改革。一是改选领导班子。队长蒋吉玉公开承诺:如果干不好,自己就辞职。副队长以下由职工无记名投票,一批年青有为的业务骨干脱颖而出。现任调查规划院院长刘家富,就是从那时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二是用制度管人。队里所有的制度由职工自己制订,同时把制度置于阳光之下,互相监督。三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费用、定奖罚,多劳多得,不劳无获。

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激励机制,犹如一把把利剑,扫清了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为林调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敢于自我挑战,雄鹰茁壮成长,开始脱巢而出。林调队先后承担了“六·五”、“八·五”森林资源调查,完成了全地区商品林、用材林、速生丰产林基地规划,全市33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林业分类经营总体规划和林区公路勘察设计。

伴随效益的增长,单位办公条件和职工福利也有了较大的改善。80年代初,林调队建成了第二栋宿舍楼,解决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90年代中期,修建了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综合大楼,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全省当时唯一拥有独立院落的地(市)级林调队。

展翅篇

新世纪伊始,刘家富担当起这支队伍的领头鹰,时年40余岁,正值年富力强。他和队友们机智稳健地驾驭暴风骤雨,搏击长空。

林调队初期的主要业务是营造林检查和森林资源调查,为开拓生存空间,他们不断找市场、创业务,先后增加了森林资源监测、征占用林地可行性论证、林业技术司法鉴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伐区设计检查管理、竹木加工企业森林资源利用可行性论证等业务。2007年,市林调队与市林勘队合并,成立邵阳市林业调查规划院(简称规划院),又增加了园林绿化工程、林业项目技术咨询,参与了省市营造林检查验收、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协助林业行政执法等工作。

凌空长啸千林静,贴地横驰万木摇。2009年,规划院主动与市场对接,实施“走出去”战略。首战出征海南,参与东方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项目招标,通过与全国6家专业调查队同台竞技,最终以135万元的最优价格和质量承诺中标。近年来,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湖北、江西等6个省区以及湖南14个市州都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

去年4月退休的老调查队员陈维忠曾两次放弃调动工作的机会,在规划院一干就是35年。1989年,他和队友艾有元在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开展一类调查,为了搞准布设在湖南与广西交界处老山界上的一个点,俩人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12点。夜黑风高,无法下山,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山里人家的屋檐下静坐一宿,真切体验了当年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传奇。

正是老调查队员们的认真和执着,给这支队伍注入了永不言败的气概。周健、艾昌奉、刘京平等一批20多岁的小伙子,从部队转业到林调队,在老队员传帮带下,努力学习业务,迅速成长为合格的调查员。2009年,刘京平和队友在武冈着手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早晨7点出发,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登上海拔1500多米的云山。由于手机没电,他们与场部失去联系,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与林场搜索队汇合。

五岭逶迤腾细浪,雪峰磅礴走泥丸。绥宁武阳激荡着他们大雪封山、无路可走后游泳过河调查的冲天豪气,新宁崀山见证了他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丹崖美的胜利喜悦,湘西永顺传颂着他们为群众核查退耕还林的彻夜未眠,云南丽江铭刻了他们穿梭羊肠小道、翻越玉龙雪山的深深足迹。

2009年, 14名调查队员在海南东方市开拓业务,当海南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领导在山上看到他们一个个尘土满身、汗水浸透时,感动得只说了一句话:我对你们的调查结果放心!

翱翔篇

锻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服务、打造一流品牌,顽强拼搏塑造了林业雄鹰的灵魂。全院66名职工获得中级职称以上的57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以高级工程师谢茂田为代表的一批业务骨干,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

2001年春,隆回县作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4个试点县之一,在抢抓季节造林的同时,需要开展县级自查验收。面对全新的工作,隆回县林业局向林调队求助。林调队立即组织18名精干技术力量支援。他们顶风冒雨、加班加点,用半个月时间对隆回县26个乡镇、385村、5786个造林小班逐个检查,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核查,合格率达到100%。得到这一结果,分管副县长激动地说:“你们是隆回县人民的功臣!”

湖南湘林公司三次将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任务交付规划院。中富油脂、檀香园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军林业,慕名而来,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身家”——总体规划,委托给规划院。规划院不负重托,为林业产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蓝图。

雄鹰展翅,追求卓越,硕果累累。规划院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一等奖”,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单位”,湖南省林业厅授予“森林资源调查先进单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一等奖”,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林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雄鹰三迁,鹰飞戾天,一次比一次高远。从2004年到2009年,市规划院完成了单位升格和第三次整体搬迁,由正科级单位升级为副处级单位,同时在城市新区修建了办公大楼和家属楼。每个调查队员配备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GPS接收器,开启了办公现代化和林业调查E时代。2013年5月,在国家林业局林业调查单位资质审查中,规划院从甲C级成功进位甲B级。12月,成功创建“省级文明窗口单位”,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比翼双飞。

林业雄鹰在奋力高飞时,从未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城市化在加速推进,各类开发和建设征占用林地越来越多。规划院视权力为责任,拒绝各类人情和招呼,坚持按原则、按标准收取植被恢复费,做到点滴不漏。2013年,邵阳市植被恢复费收缴达到4000多万元。在做好应收尽收的同时,他们指导有关用地单位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确保全市林地占补平衡。

近5年来,规划院精心编制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划定林地“红线”;主持对市辖三区的生态公益林进行界定,落实市级公益林补贴。深入各县区、各乡镇村组,逐路段河段、逐山头地块规划设计,为市委、市政府开展“三边三区三年绿色行动”当好参谋;项目实施后,又选派最精干的技术力量联村造林,开展技术服务承包,为建设“绿色邵阳”作出了特殊贡献。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三湘四水,清风拂面;千里楚天,万木峥嵘。我们听到了“绿色湖南”的涛声和雄鹰划过天空的啸声。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追逐雄鹰飞向蓝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划院邵阳市雄鹰
雪之韵
春天
郐振明 (国画)《雄鹰》
康巴雄鹰
院子里的枇杷树
服务温州经济,充当政府智囊——写在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成立30周年之际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访邵阳市隆回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刘安根
阔步前进的宁夏林业调查规划院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迁入新址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