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品种(系)抗寒性评价研究
2015-09-17王广森孙镜明高方莲李鹏辉郭志新任宣百陈建军
王广森,于 安,孙镜明,冯 博,高方莲,李鹏辉,郭志新,任宣百,陈建军*
(1.磐石市林业局,吉林 吉林 132300;2.双辽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吉林 四平 136400;3.吉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022;4.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5.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130022)
品种杨在吉林省林业木材生产、生态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防护林,对于保持水土,庇护农田、草场、道路、村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功不可没[1]。品种杨抗寒性不仅是东北地区栽培品种(系)必须具备的特性,也是杨树遗传改良重点之一[1~2]。为了对吉林省杨树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多样基因资源、提高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目前主栽品种(系)的评价,并为地方提供适栽优良品种(系)等,作者于1997 年开始在吉林省双辽市营建品,种杨基因收集圃[3],并进行了一系列测定及评价研究。
品种杨由于杂交亲本不同,各品种(系)的抗寒性表现也明显不同。经参考相关文献[2~5]制定了冻害量化指标,对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内参试品种(系)进行了测定及评价。
1 品种杨基因收集圃营建地概况
品种杨基因收集圃营建地位于双辽市林业局实验林场辖区内,地理坐标:123°61'E,43°50'N;海拔146 m,地势为起伏不平的土丘;土壤为黑钙土型沙土,土壤腐殖质含量1%~2%,pH7.4,土壤通透性好,但瘠薄、保水能力差;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6℃,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日数为160 d,年均积温3492.7℃,年均无霜期145 d;年均降水量464.7 mm,年均蒸发量1 784.7 mm;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3.7 m·s-1;年均日照时数2 972.5 h。
2 品种杨适应性测定及评价方法
2000 年春,将90 个合格穗条达到300 个以上的品种(系)穗条按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在苗圃地扦插进行苗期品比,扦插后常规管理,翌年春起苗前按冻害分级标准(见表1)调查各品种(系)冻害情况。
2001 年春,从苗期参试的90 个品种(系)中选择88 个品种(系)(由于冻害淘汰东风1号杨与荷兰3930 杨)按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株行距3 m×3 m,在选择的基因收集圃地造林,目的是使其具有品种杨基因保存兼品比功能。其他被收集且并未入选参试品种作为基因保存也在圃中按3 m×3 m 株行距造林。参试品比每小区定植16 株。按冻害分级标准(见表1)进行苗期(1 a 生)、幼年期(4 a 生)、半轮伐期(12 a 生)各品种(系)的冻害测定,并以白城小黑杨为对照。
表1 冻害分级标准Tab.1 Freeze injury grading standard
对获取的各品种冻害数据进行汇总,按冻害指数公式进行换算,再对换算数据进行反正弦转换,采用SAS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SNK 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系)冻害测定结果
3.1.1 苗期冻害测定结果
苗期(1 a 生)测定结果显示,参试的90 个品种的冻害主要表现为顶芽干枯、干梢和地上部分全部干死。其中:顶芽干枯、干梢的有18个品种(系);东风1 号杨和荷兰3930 杨2 个品种地上部分全部干死。
根据苗期冻害分级指标和冻害指数公式换算数据,顶芽干枯、干梢的18 个品种(系)中,按数值大小排序为:7 号杨 >5 号杨 >107 号杨>1 号杨>N119 杨>33 号杨>2 号杨>86-24 杨>辽宁杨>荷兰3934 >鲁×3 杨>盖杨>舍伯吐杨>中保299 杨、富锦3 号杨>W-14 杨>黄河1 号>列宁加拿大。
3.1.2 幼年期、半轮伐期冻害测定结果
幼年期(4 a)、半轮伐期(12a)各品种(系)冻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参试的88 个品种(系)冻害主要表现在干梢和破肚子,88 个品种(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冻害。
根据幼年期、半轮伐期冻害调查数据,按冻害分级指标和冻害指数公式换算数据,各品种(系)按数值从大到小排序如下:107 号杨>大凌河220 杨>美×小47 号杨>承德杨>山海关杨>2 号杨>鲁×3 杨>88-22 号杨>黑×小(选)杨>34 号杨>辽宁杨>86-24 号杨>黄河1 号杨>33 号杨>中保299 杨>盖杨>列宁加拿大杨>A118 杨>新生×小黑52 杨>黄快杨>荷兰3934 杨>西+加杨>白城小青黑杨 >98 -22 号 杨 >81 -10 号 杨 >W-14 杨>88-13 号杨>小×钻杨>长春加拿大杨>美×中杨>美×青杨>龙可夫健杨>加型杨>洮北小黑杨>小青×黑24 杨>白林2 号杨>白城1 号杨>加雌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5 号杨>(美×黑)×健杨>黑×19杨>舍伯吐杨>88-04 号杨>98-30 号杨>1号杨>白林3 号杨>83-25 号杨>健杨>白林1 号杨>北京605 杨>莫斯科加拿大杨>格尔里杨>加×美杨>拟青×山海关杨>新生×小黑50 杨>里普杨>新生杨>5 号杨>白城42 号杨>马里兰德×小黑杨>小青×美+旱杨>小青×美+加杨>富锦3 号杨>98-33号杨>俄罗斯杨>中黑防2 号杨>N119 杨>昭林200 杨>小青×美杨>黑林1 号杨>98-24号杨>晚花杨>建平3 号杨>白城41号杨>黑林2 号杨>白城小黑杨>迎春5 号杨>富锦4 号杨>7 号杨>大同86-12 杨>白城2 号杨>摩里柏林杨>小×加暴638 杨>18 号杨>47 号杨>7915501 杨>98-34 号杨。
一些品种(系)在苗期和幼年期表现出较严重干梢,而且影响干型。但随着树龄增长,这种现象趋于下降,甚至消失。
3.2 方差分析
对半轮伐期调查数据按分级指数和公式换算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方差分析Tab.2 Variance analysis
从表2 中可以看出,各品种(系)间冻害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3 各品种(系)抗寒性评价
将各品种(系)抗寒性进行SNK 多重比较,对各品种(系)抗寒性进行评价。
0.01 水平上98-34 号杨、7915501 杨、47号杨、18 号杨、小×加暴638 杨、摩里柏林杨、白城2 号杨、大同86-12 杨、7 号杨、富锦4 号杨、迎春5 号杨、白城小黑杨、黑林2 号杨、白城41 号杨、建平3 号杨、晚花杨、98-24 号杨、黑林1 号杨、白林1 号杨、昭林200 杨、N119 杨、中黑防2 号杨、俄罗斯杨、98-33 号杨、富锦3号杨、小青×美+加杨、小青×美+旱杨、马里兰德×小黑杨、白城42 号杨、5 号杨、新生杨、里普杨、新生×小黑50 杨、拟青×山海关杨、加×美杨、格尔里杨、莫斯科加拿大杨、北京605 杨、白林1 号杨、健杨、83-25 号杨、白林3号杨、1 号杨、98-30 号杨、88-04 号杨、舍伯吐杨、黑×19 杨、(美×黑)×健杨、白城5 号杨、吉林加拿大杨、加雌杨、白城1 号杨、白林2号杨、小青×黑24 杨、洮北小黑杨、加型杨、龙可夫健杨、美×青杨、美×中杨、长春加拿大杨、小×钻杨、88-13 号杨、W-14 杨、81-10 号杨、98-22 号杨、白城小青黑杨、西+加杨、荷兰3934 杨、黄快杨、新生×小黑52 杨、A118杨、列宁加拿大杨与其他品种(系)差异显著;0.05 水平在0.01 水平基础上增加盖杨和中保299 杨与其他品种(系)差异显著。
反之,0.01 水平上107 号杨、大凌河220杨、美×小47 号杨、承德杨、山海关杨、2 号杨、鲁×3 杨、88-22 号杨、黑×小(选)杨、34 号杨、辽宁杨与其他品种(系)差异显著;0.05 水平上在0.01 水平基础上再加86-24 号杨、黄河1 号杨与其他品种(系)差异显著。
4 结论
吉林省品种杨基因收集圃中参试的88 个品种(系)抗寒性评价结果为:所有参试的88个品种(系)均表现不同程度冻害。相对而言,98-34 号杨、7915501 杨、47 号杨、18 号杨、小×加暴638 杨、摩里柏林杨、白城2 号杨、大同86-12 杨、7 号杨、富锦4 号杨、迎春5 号杨11个品种(系)较对照表现出较强抗寒性,是品种杨杂交育种可选用的较理想抗寒亲本。
[1]陈建军,梁学顺,孙镜明,等. 吉林杨树[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赵云,刘福金,韩国辉,等. 高寒山区杨树良种选育[J].吉林林业科技,1998,137(6):1-3,15.
[3]陈建军,李鹏辉,梁宏玉,等.吉林省品种杨基因收集圃营建及生长量评价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5,44(4):3-7.
[4]胡超,于静,王瑞文. 基于GIS 的湖北省杨树良种基地空间布局研究[J]. 森林工程,2014,30(3):47-52.
[5]赵经周,张铁军,黄居平,等. 杨树人工林冻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Ⅰ)[J].林业科技,1993,8(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