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学趣味性教学法*

2015-09-17王君明崔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歌诀中药学谜语

◆王君明 崔瑛

作者:王君明,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教学及科研;崔瑛,河南中医学院/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教学及科研(450046)。

1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当前,趣味性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大学数学、英语、体育、有机化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中[1-3]。中药学既是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又是联系中药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中药学由于其所含中药数量多、药物间联系少、学起来容易混淆、枯燥乏味等特点,给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经常学后忘前,恶性循环常使学生越学越觉乏味和低效。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基于趣味性的教学实践,谈谈中药学教学方法,以期为促进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 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趣味性

中药数量多,药物间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学起来容易产生乏味。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恰当运用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教学趣味性,不仅可使学生印象深刻难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例如:从“故乡”谜语切入补血中药之熟地;从“三九时节”谜语切入补阴中药之天冬;从“老实忠厚”谜语切入化湿行气中药之厚朴;从“长生不老”谜语切入清热解毒中药之四季青;等等。再如,从“名医华佗治黄疸”的传说故事切入利湿退黄中药之茵陈;从“程咬金为母采药治病”的传说故事切入活血调经常用中药之益母草;从“何田儿一家三代服用一种草药长寿乌发”的传说故事切入乌发中药之何首乌;等等。

3 用语通俗易懂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古汉语色彩强、不太容易理解的晦涩难懂词语,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尤其是那些古文学得较差、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太强的学生,学起来更为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那些古汉语色彩强、晦涩难懂的词语,用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的用词用语呈现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掌握理解。例如,教师在解释“盗汗”时,可以诙谐地解释为“偷偷摸摸出汗”。笔者运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语言,常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突出,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4 运用歌诀增强趣味性

课堂总结或小结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时恰当运用歌诀或顺口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介绍解表药麻黄时,运用短短歌诀“发汗平喘宜麻黄、利水消肿功效强、太阳伤寒身无汗、痹痛咳喘水肿良”,便可将麻黄发汗解表主太阳伤寒身无汗、宣肺平喘主咳喘证、利水消肿主水肿证、散寒通滞主痹痛等主要功用总结在内。教师在运用歌诀总结中药功用时,尚需注意解释歌诀以增强学生对歌诀的理解记忆。

5 引入案例增强趣味性

如前所述,中药学是联系中药和临床的枢纽课程,因此,中药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病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恰当设计并引入病例案例,并就案例内容进行多样式讨论。可以采取全班讨论形式,也可采取分小组讨论形式。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两种形式均有涉及,均取得较好效果。

就全班讨论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事先编写代表性病理案例(来源于临床中的真实案例经适当加工),尤其是编写若干可用来对比分析的小案例。如解表药讲完后(也可在讲课过程中),恰当引入若干不同证型的表证(如风寒表实证、表虚证、风热表证、少阳证、阳虚外感、阴虚外感等)小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对不同证型的表证进行对比,尤其是在选药用药方面的比较分析,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就小组讨论形式而言,详见文献[4]。

6 适当穿插中药最新成果或热点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当穿插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或热点问题,既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清虚热药青蒿时,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从中药青蒿中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事迹。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员也因此获得2011年的拉斯克奖。该奖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通过对诸如此类新成果或“热点”的适当穿插介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中药的信心和热情,而且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7 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知识比较零散,需要记忆的较多,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加强对能用逻辑关联知识点的逻辑分析,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既可减少学生的记忆环节,节省学习时间,还可增强课堂气氛和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某中药时,可以从药性推导其功效,由功效推导其应用,也可以反推,正所谓基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5]的逻辑分析方法,尽可能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8 结语

尽管趣味性教学法已用于大学多门课程教学中,然而每门课程又有自身的教学模式,同一课程不同教师趣味性教学开展的程度和方式又多不相同。如何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中药学课程而言,药物数量多、规律性差、难记易混、易产生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常见低迷,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地运用到中药学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以趣味性教学法为着眼点,分析指出:通过恰当运用中药谜语、故事、歌诀、案例、通俗易懂用语,适当穿插现代研究最新成果或热点,进行“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等,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显著。本文将为中药学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1]刘萍,杨贺菊.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化[J].才智,2014(33):119.

[2]王彩平.浅谈体现大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几点尝试 [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79.

[3]吴爽,陈平.激发学习兴趣,构建自学体系:大学有机化学的趣味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157-160.

[4]王君明,贾玉梅,崔瑛,等.基于PBL 的中药学案例教学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45-147.

[5]王君明,贾玉梅,崔瑛,等.基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3):84-85.

猜你喜欢

歌诀中药学谜语
谜语三则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少林拳法二十讲
歌诀作伴助写字
“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