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研究
2015-09-17布赫
◆布赫
作者:布赫,呼伦贝尔学院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02100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复杂国际形势,很多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淡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等现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实践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其思想政治素质[1]。因此,要不断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积极教育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努力做好这一任务,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国梦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出现的腐败现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感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人们政治信仰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讲究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满足自身的需求。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精神世界的改变,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就应运而生。大学生对这些务实思想更是吸收采取。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一部分领导干部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迷失了自我,存在腐败行为),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2]。
大学生自身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学生独生子女比重逐渐增多。当前,大学生家庭的条件普遍良好,大部分大学生生活在家庭生活环境优越的条件里,他们集家庭众多成员的宠爱于一身,自打出生以来就被当成宝贝来宠爱和呵护,是家中核心“人物”。祖辈和父母的过分溺爱和骄纵,使大部分大学生衣食无忧,基本上所有的要求都被满足。在这样环境下,父母只注重给予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对孩子德育的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使得当代大学生素质得不到综合发展。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备受关注,使他们养成一种以我为中心、过分自信的性格,自我意识非常强,常常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要发表自己观点,而且态度往往是批判性的。一些学生行动上很叛逆,比较容易走极端,而且自制力差[3]。他们宣扬个性解放,喜欢刺激和有创造性的生活。
社会、高校、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首先,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认识不到位。政府、军队、企业、事业单位、社区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缺乏重视。尤其是社区与企事业单位,是大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他们对实践育人不重视,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效果。其次,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认识有偏差。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实践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忽视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品格培养的观念,仅仅将教育局限在课堂教学上[4]。再次,大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认识不足。当前有些大学生不了解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他们对参加实践育人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态度不端正,行动不积极,实践效果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面临的机遇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过程中,要善于抢抓机遇,认清机遇,把握机遇。此外,还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发展的机遇千载难逢。
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 进入21世纪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这个文件格外强调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极大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开展。随后,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要求全国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实践育人工作。这两个文件对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实践育人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5]。
十八大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努力办好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立德树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办好教育的重要保证[6],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良好途径。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更加自觉地参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实现自身价值。
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
实践育人的原则 首先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先有缜密的理论基础,先通过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头脑;然后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实践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7]。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再次,坚持开放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涉及课堂内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合理优化各个影响因素,积极发挥他们的合力,最大发挥教育效能。
加强整体规划和组织保障 首先,要制订科学的整体规划。我国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摆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整体规划其实施步骤,增加学分,注重增加实践的课时,全方位布局实践育人工作。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成效考核评估机制,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效果。其次,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加大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顺利进行下去;还要加强高校实践育人考核管理,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高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对工作先进者要进行必要表彰;还要强化高校实践育人舆论的引导[8]。各个高校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与校园媒介的作用,广泛展开活动宣传,大力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积极推广实践育人工作的新经验。此外,还要加强各地高校的研究交流。各高校要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成果,相互探讨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路举措。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载体和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要不断研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途径和载体。
首先,要运用网络载体进行实践育人。如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这个教育网站里包含有学生党建、时事新闻、红色之旅和雷锋在线等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交流的一个优秀平台,自成立以来深受辽宁广大师生的好评。高校应该积极发挥校园网站的作用,将自己的网站努力做成社会正能量的宣传窗口,积极宣传社会的正面新闻和学习的积极向上的消息,大力宣扬时代先锋与模范,树立正确的典型,让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其次,要合理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这点给人树立榜样的是贵州遵义医学院。学院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注重发挥革命老区的传统与特色,将长征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新思路、新举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着力宣传、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给人很多启示。各个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与爱国教育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拓展教育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之路[9]。高校可以要求学生在入学军训、社会实践和党课培训中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过去艰苦年代的不易,从而达到教育大学生的目的。■
[1]韩泽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2]梅元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
[3]王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
[4]邹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12).
[5]郭红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5).
[6]李俊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3).
[7]白晓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30).
[8]周月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现状探析[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0(4).
[9]田传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障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