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5-09-17谭莉
谭 莉
(烟台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山东 烟台 264000)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民主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式逐渐成为核心内容,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信息的公开程度更为关注。但是,在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仍存在缺陷,严重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服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完善自身的制度管理,就应该优化内部控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及必要性
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活动特点,将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与单位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充分分析自身状况,梳理工作流程,分析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为内部控制的管理提供有效保证。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有效防止单位内部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同时也可规范资金管理,达到收支平衡。
1.2 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建立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管理与企业存在一定差异,财政部门出台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在发展过程中,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中资金运行的风险,为单位发展提供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信息的控制,可保证信息质量,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管理体系,从而建立健康的内部管理体系。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
2.1 内部控制的目标
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制度执行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工作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各行政单位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应直接照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相关内容。但现阶段的很多事业单位,在内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制度改革的意义,没有有效预防贪污腐败现象,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2.2 内部控制的主、客体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很少围绕企业主体探究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因此,在控制过程中也就不需考虑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控制客体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发布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应着重防控的风险有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内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建立业务活动内容来进行内部控制及管理,为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3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薄弱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资金的收支以及印鉴保管并没有建立严格的控制管理制度,例如,原始凭证的建立并没有按照规定填写、现金的收入没有定期存入银行以及所取得的发票存在不合理现象等。而且,一些单位会将空白支票以及财务章交由一个人管理,这种现象违反了会计出纳分设的原则,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3.1 强化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由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态度所决定。负责人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行为能力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负责人时,应将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作为考虑的标准,通过培训提升负责人的专业态度。其次,在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理念建立的过程中,应逐渐提升责任人的法律认识,严格制度规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逐渐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
3.2 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营造良好企业文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对人的控制,因此,应逐渐优化人力资源的政策管理,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人才选拔,选取道德素养高、职业技术精的人才,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专业队伍;第二,如果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权责不对等以及岗位不明确的现象,会导致行政工作效率低下,或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因此,在行政单位的管理中,应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明确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第三,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较容易产生岗位疲劳的现象,这会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风险,因此,应建立关键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3.3 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随着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应逐渐完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目标的设定、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的分析应对,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风险的出现是由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出现所产生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制订科学的内部控制目标,分析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应对提供充分保证。
其次,通过管理层级分析,可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单位层面的风险以及业务层面的风险两方面。因此,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针对这两种风险分别制定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应对措施。在风险识别时,应注重提高负责人的风险意识,健全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素质以及丰富单位文化等。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应侧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差异问题,注重资金的管理及运行,优化项目建立中风险因素的分析。在风险分析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作为分析的主要内容,针对重大的风险内容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最后,通过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报告,并交由专业的负责人员进行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策略分析,从而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4 结 语
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文化,就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制度建立的核心内容,以及影响内部控制的核心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也应完善风险监测制度,通过发展目标、风险评估等内容的建立,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白蕾蕾.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117.
[2]牛佰合.事业单位财务体系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0(3):22-23.
[3]张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4]周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5]乔春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兼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J].会计之友,2014(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