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苏教版教材古诗的比较性阅读
2015-09-17田剑锋
田剑锋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册均安排有古诗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对传承古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视。而从苏教版教材古诗的编排特点来看,则突出体现了编者“整合”的意图。古诗一般成对出现,其内容一般有着诸多相似,当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一篇课文的两首诗,往往在写作手法、表现手段上存在一些不同,表现出古诗内涵的丰富性。
苏教版教材古诗的这一编排特点,为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从而提高古诗阅读教学的效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那么如何把握苏教版教材的古诗编排特点,抓住同组古诗的同与不同,进行比较性阅读呢?
一、整体初读,把握古诗相同的主题内容
两首古诗虽然互为独立,但编者将其安排在同一课中,就是要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它们有的反映相同的主题,有的表达相似的情感,有的呈现同一景物……如教学第十一册22课《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在初读课文时,教师便可抓住诗题中共有的一个“书”字,引导学生关注“读书”“观书”这两个相似的词语,从而快速地捕捉两首诗的共同话题,及时把握古诗阅读的方向。又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题中虽无相同的字眼,但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对“望湖楼”“净慈寺”两个地名进行解读,以及对“六月二十七日”及“晓”(哪个季节之晓)进行比较,学生便一下能从时空上建立起两首诗的内在关联。
二、精读鉴赏,感悟古诗潜藏的内在意蕴
1.从“不同”中感悟“相同”
苏教版教材同一主题的诗作,有时主题相同,但其承载主题的意象等表现形式却并不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其“同”的实质,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殊途同归”,从“不同”中感悟“相同”。如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的《石灰吟》,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诗作,但诗歌所呈现的意象差别较大:前者描摹的是一株洗砚池头清新淡雅、香飘世间的墨梅,后者展示的则是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而清白示人的石灰,但不同意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两位诗人相似的人生追求,那就是洁身自好、清白做人。又如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贯穿两首诗的情感分别是一个“悲”字和一个“喜”字,一“悲”一“喜”,从表面上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两个反差极大的词,引导学生去探究陆游“悲”和杜甫“喜”的深层原因,从而由表及里,感悟两位诗人相同的爱国情怀。
2.从“相同”中感悟“不同”
一切文学作品皆是客观事物在作者笔下的主观反映,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诗人甚至同一诗人的笔下都会表现出不同。同是一轮明月,在儿时的李白眼里是“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是那样的神奇;而在王安石眼里却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寄托着思乡之情。即使是同一诗人面对同一景物,也会触发迥然不同的心绪,同是杜甫,同是鲜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是何等的惬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是何等的伤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紧密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深入揣摩“境”后之“心”,引导学生鉴别“相同”中的“不同”。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者虽然都是写夏日的西湖,但“景”之背后的“心”却颇为不同,杨万里借艳阳下的一池红荷碧叶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及规劝之意;而苏轼则借骤雨急来急去西湖所呈现的奇景表达出面对人生突如其来变故的态度。而这样的不同,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两首诗的景与人(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是很难把握的。
三、推敲把玩,欣赏古诗精妙的艺术手法
“汉语言一进入诗词就形成了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艺术”,苏教版教材中的那一首首古诗,更是一件件精妙的艺术精品。因此,教学古诗,不可仅以会读会解而止步,应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同一篇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比较鉴赏,推敲把玩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人说“诗中有画”,仍以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两首诗虽都以夏日西湖为背景,但艺术手法却迥然不同。杨万里是一位工笔画高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工笔画,其细腻的艺术手法令人称道;而苏轼则不愧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用色以墨为主,简单粗犷而不失雄奇,让读者的心也跟随那一场来得快也去得快的豪雨而跌宕起伏。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相映成趣,令人叹为观止。
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的确,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古诗编排的特点,在教学同课古诗的时候,有意识地开展比较性阅读,就能既引领学生深刻领悟诗意,徜徉在充满迷人色彩的诗词园地,尽情享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馥郁芳香;又可以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