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大喊大叫,怎么办?

2015-09-16流英

现代家长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伟拖鞋讲故事

流英

宝宝人儿不大,叫喊声却不小。大人对他稍有疏忽或他一不开心就大喊大叫,叫得妈妈心烦又心焦,再好的脾气也给整没了。要想让宝宝不叫嚷,首先要弄明白宝宝为什么爱叫嚷。下面,我们通过不同案例来解读宝宝为什么爱叫嚷,并为妈妈们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案例一:

同同(1岁3个月)看到想要的东西,就用小手抓住妈妈的大手,示意妈妈去拿。但年经的妈妈带宝宝没经验,对同同的需求不敏感,常常回应不及时。这时,同同就会尖着嗓门“啊啊”地大声喊叫,让人听起来颇感刺耳。当然,妈妈回应后,同同就不叫嚷了。可是到了下一次,同同又叫嚷开了。妈妈觉得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对同同说:“妈妈这就去拿,但你别叫了行不行?吵死了!听话。”可同同似乎听不懂,该叫嚷时还叫嚷。这下子,妈妈不知道该怎样办了。

诊断:大人回应迟缓造成的叫嚷

行为分析:教养宝宝的过程,实际上是父母和宝宝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是很微妙的,有时无意间的一次互动成功了,那么这种互动模式就容易巩固下来而被“发扬光大”。案例中的同同可能在最初的时候,由于他还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便用自己的方式(抓住妈妈的手)发出信号,结果没有马上得到妈妈的反馈,于是他换了一种方式——叫嚷,而这个时候妈妈刚好回应了,那么同同便获得了一条这样的经验——抓妈妈的手没用,要叫嚷才有用。同同妈刚好对孩子“抓手”没反应,而对孩子“叫嚷”有了反应,所以,同同自认为找到了与妈妈互动的成功方式——叫嚷,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受妈妈欢迎的,因而妈妈感到很苦恼。

指导建议:

既然已经形成了这种不良的互动模式,给宝宝讲道理他又听不懂,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妈妈该怎么办呢?提供两个办法:

其一,如果宝宝还用以前“抓妈妈手”的方式来表达心中诉求,那么妈妈一定要变得敏感一点,及时回应宝宝,不让宝宝跳到下一步——叫嚷。

其二,妈妈对宝宝的“叫嚷”行为不去批评和纠正,当作没听见。但这还不够,同时要向宝宝提出要求,即要求宝宝用语言表达出他的想法。比如,宝宝指着水杯要喝水,妈妈则问他:“宝宝要喝水对不对?好,宝宝说,‘我要喝水’。”如果宝宝说了,则要夸奖他:“宝贝说得太棒了,妈妈听懂了,这就去拿给你喝。”如果宝宝不肯说,则不要强迫他说。因为每个宝宝语言发展的水平不同,有可能宝宝一时还不会说或说不完整,妈妈可以示范,但不要强行要求。

案例二:

小伟(2岁半)顽皮好动,爷爷管不住他。这不,他在饮水机前用水杯接凉开水,爷爷过来帮忙,小伟便哇哇叫:“不要动,不要动!”但最终爷爷还是“动”了——把水倒好递给他。过了一会儿,小伟把一家人放在门内的拖鞋提到门外放,再把门关上。爷爷要把拖鞋拿回来,小伟一边阻止一边叫嚷:“不要动,不要动!”看爷爷又“动”了——把拖鞋提了回来,小伟一边尖叫一边哭:“讨厌,臭爷爷,臭爷爷!”此时,爸爸下班回来,看小伟骂爷爷,上去就揍了他一顿……

诊断:探索受挫造成的叫嚷

行为分析:宝宝开始会跑会跳的头两三年是好奇心、探索欲极为强烈的时期。既然他要探索,肯定会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所作所为会不合乎成人世界的规矩。在成人看来,宝宝的行为是捣乱,是在制造麻烦。但是宝宝为了满足自己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对大人的干涉和阻止表现得极为愤怒,当他小小的身体力量不足以抗衡成人时,当他不能替自己维护权益时,就用“叫喊”来帮忙,其结果是遭到大人更严厉的“镇压”。

指导建议:

父母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行为动机——受好奇心驱使而探索、求知。别小看这个年纪的宝宝,他其实已经懂得了研究和体验——自己试着接水喝,不要大人帮忙;把拖鞋放到门外,看看这样做是不是更好,或者为房间挪腾地方,不管怎么说,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所以,成人首先要理解和认可宝宝行为背后的良好动机,呵护宝宝的好奇心。这是宝宝成长的需要,父母要对宝宝的行动给予支持、引导,而不是阻碍。当然,对宝宝探索行为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父母需要及时阻止。其次,要给予宝宝应有的尊重,尊重意味着态度平等,不耍家长作风,不打骂,不粗暴对待宝宝,行为上不干涉、不阻碍,不打击宝宝。

对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可以给予宽容,比如小伟自己倒水喝,如果怕他湿了袖子,则可以帮他卷起袖子,或者站在旁边护着点,而不是像爷爷那样直接代劳。如果宝宝有太出格的行为,家长则可以合理地引导。比如,如果怕拖鞋放在门外丢了,爷爷可以建议说:“我们把拖鞋放在门外5分钟,然后就拿回来,好不好?”或者问:“把拖鞋放在门外,万一别人提走了怎么办?”因为有时候小孩子想不到这么多。

案例三:

玥玥(3岁)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晚上听妈妈讲故事。但是妈妈讲故事并不准时,有时晚上8点有时晚上9点。因为妈妈太忙了,要做家务或忙其他事情。玥玥觉得妈妈该来讲故事了,就催促妈妈:“妈妈,快来给我讲故事。”这时候,妈妈总是说“等会儿就来”。玥玥等了又等,还不见妈妈来,便有些烦躁,于是扯开嗓门不停地高声叫喊。叫得妈妈心烦,忍不住吼她一句:“好了,别叫了!再叫,今晚我不讲了!”玥玥被妈妈训了一顿,脾气更坏了,开始在房间里摔东西……

诊断:性情急躁造成的叫嚷

行为分析:有些宝宝性情比较急躁,缺乏耐心。除了本身性格因素外,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关系。现在的宝宝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几乎是要什么,父母都能尽早、尽快地满足。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宝宝缺乏耐心。再者,玥玥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恰当,传递给宝宝的时间信息是模糊的,“等会儿”到底是等多久呢?不要说宝宝了,就连大人都不知道“等会儿”到底是多久,全凭自己说了算,宝宝没个盼头,这样容易引发宝宝急躁不安的情绪和叫嚷行为。

指导建议:

妈妈要合理安排时间,使做家务与讲故事不冲突。最好能定一个准确的时间,比如8点30分开始讲故事(由于宝宝没有时间概念,可以把钟表上的分针、时针指到几才是8点30分告诉她),这样可以让宝宝有个盼头。而在等待的时间里,可以让宝宝自主地做其他事情。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准时讲故事,怎么办?这就需要把工作做到前面,给宝宝讲清楚:“一般情况下,妈妈会准时来给宝宝讲故事,但是有时候可能临时有事,不能准时来给宝宝讲故事。如果因为有事,讲故事需要往后推,那么妈妈会提前给你说的。”让宝宝明白,生活中会有变动,这时需要互相理解。如果当晚没有时间讲故事,一定要事后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妈妈把给孩子讲故事的时间安排好了,宝宝也就不用催了,哪里还会一直叫嚷,惹妈妈心烦呢?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小伟拖鞋讲故事
拖鞋
你想都想不到的创意拖鞋
暖暖的拖鞋
拖鞋
耳朵里的太阳花
讲故事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美丽糖纸
听妈妈讲故事
小伟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