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核工厂环境文化
2015-09-16华月强
华月强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发展质量及效益和可持续竞争力,以环境文化建设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位一体”建设,树立了“本质安全、运行高效、绿色文明”的核工厂形象,推动绿色文明生态核工厂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精神文化建设
提升员工环保思想境界
核工厂由于相较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保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更大,要求也更高。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核设施运行放射性“三废”的控制、管理,进一步实现废物最小化?如何“多还旧账”,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储存,加快推进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积极解决放射性固体废物最终去向问题?如何在“环境”和“发展”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公司决策层切实践行“以人为本,以法为准,严慎细实,安全发展”安全方针,总结、提炼出了“核安全至高无上”的核心安全理念及“建设本质安全、运行高效、绿色文明的核工厂”安全愿景,以此作为核工厂环境文化建设的指引和目标。
公司从转变思想观念着手,搭建多角度宣传载体,加强安全环保宣传。一是“讲”:紧贴生产经营开展“安全在我心中”主题宣讲,邀请名家授课,举办核安全环境文化专题培训,让员工深切体会安全清洁生产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的影响,提高环境忧患意识、敬畏意识,增强员工执行公司安全环保管理程序、安全环保应用程序、核燃料制造设施运行安全质量保证程序的责任心。二是“看”:编印《核安全文化手册》及《安全简报》,制作安全文化墙及车间和班组宣传栏,组织员工学习,随时感受到安全环境文化的震撼和警示作用;制作“我的安全家园——班组安全管理成果PPT展”“6S让我们做得更好——清洁度创优PPT成果展”、安全生产事故专题警示教育展等,公开张贴,循环观看,通过内部局域网、建中影视平台等播放,让“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绿色、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生态文明氛围。三是“动”: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管理“献计献策”“百日安全生产”“4.6”安全生产日、“安全生产月”“查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青年安全监督示范岗”、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为主题的核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编演“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多种文艺节目,使企业安全环境理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来增强安全环境理念渗透的亲和力、感染力,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四是从“说”的角度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走出厂区,走上街头,开展安全环保咨询,宣讲环保法律法规,普及核环保知识,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消除公众对核的恐惧。
加强环境制度文化建设
健全工厂环境管理机制
公司坚持“简洁、管用、提升”的工作方针,从切实保障安全环保、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出发,突出抓制度、流程、标准、岗位职责的优化,把环境文化价值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做到管理过程全面覆盖、制度执行严肃有力、流程管理集中统一、工作标准明确规范、管控能力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硬管理与软约束的有机结合。
一是明确环境管理职责。建立核安全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所有公司级领导分工负责、对口联系相应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全员参与,具体推进实施安全环保管理。二是加大执行检查力度。建立日常检查规范化、综合检查制度化、专项检查特色化、解剖检查常态化、评审检查专业化“五位一体”的监督检查机制,做到统一编制计划、统一检查标准、统一协调运行、统一评价考核、统一信息反馈“五统一”,提高监督质量。加强源头管控,确保“三废”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和各类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气态、液态流出物排放合格率100%,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严格建设项目安全环保管理,规范和优化“三同时”管理流程,细化实施措施,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本质安全、本质环保;高度重视危险物品的监控管理,从采购、保管、使用、废弃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危险物品时刻处于有效受控状态。加强监测,确保生产现场气溶胶浓度平均值低于1DAC管理目标值,确保作业场职业危害满足职业卫生标准控制要求。三是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二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编制体系策划方案、手册和体系文件,编制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程序,重新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将各级危险源安全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的公司级领导、车间和班组,制订控制措施等,推进体系有效运行。四是构建“五级六步隐患防控体系”,形成以“岗位员工隐患防控、生产班组隐患防控、生产单位隐患防控、专业部门隐患防控、公司级隐患防控”五级排查治理循环体系,每级严格以排查、记录、汇报(反馈、上报)、整改、验收、考核六个步骤抓好闭合,形成了“五个循环,环环相扣,每环六步,步步闭合”的分级闭环、全面控制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达到了“全面防控、时时防控、人人防控、闭合循环”的隐患防控目的,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动态防控、快速落实、及时整改,防患未然。五是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对设施设备、能源动力、危险化学品管理、操作环境、规章制度和各种规程以及作业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加强环境行为文化建设
提高全员环保技术素质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与投入,对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强化需求型培训。公司建立了“分岗位、小范围、短课时、多形式”的培训模式,将岗位作业流程风险管控与安全培训紧密结合,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使员工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环保意识,形成了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局面。二是抓好行为规范操练。公司把日常安全环保行为规范的要求融入到员工着装、岗位作业、设备管理等方方面面,逐步达到行为规范化。制订完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建立健全岗位行为标准,进一步明确员工行为禁忌,制订完善可操作、可考核的惩戒办法,使员工熟练掌握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引导员工不仅要把工作做完、做好,而且要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并把安全环境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培养员工具有熟练自如的岗位操作技能、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三是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真正做到“三不伤害”。加强对生产单位违章违纪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各单位均建立了反“三违”档案。
加强环境物质文化建设
创造工厂文明生产环境
公司注重加大技改投入,把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换代、产品研发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科研、技改三同步,每年用于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低于企业年销售收入的4%,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一是加强安全环保设备、设施的投入。近三年公司投入3亿多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向科技要安全、要环保、要效益。二是依靠科技攻关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公司紧跟科技进步潮流,瞄准市场,认真做好技改产品的调研、选型和论证,注重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自主研制具有流程短、生产量大、设备结构简单、废液产生少、尾气中的氟化氢气体可以回收利用、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的DUC干法工艺;升级的骨架双工位点焊机和新研制骨架整体胀接设备、骨架三坐标检查仪等新型的制造和检查设备,为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推进安全可视化建设。公司以“现场整洁化、展板规范化、器具定置化、设备标准化、管理动态化”为目标,按照“突出理念,融合文化,布局协调,注重效果”的原则,编制《安全可视化规范及实施手册》,投入专项经费上千万元,大力组织实施作业现场安全可视化工程,促进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生产现场环境得到质的升华。四是废物料的循环再利用。2014年,公司重启2010年暂停使用的一条铀化工生产线。截至年底,返料生产线稳定运行,累计产出合格产品78.7吨,实现企业腾出库存、回收利用的目标,验证了整治技术方案的适宜性和生产运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五是美化环境,建设花园式工厂。厂区的绿化是环境改善的最直观展现。公司做好绿化规划与实施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和空间,因地制宜进行厂区绿化、美化工作。现厂区绿化面积已达到13万余平方米,实现了绿化率36%,充分发挥绿化在企业污染防治和形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四位一体”环境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环保管理理念得到提升。公司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坚持“环境代价小、经济效益好、污染排放低、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环保与发展同行,清洁与生产同步”的绿色发展路径,坚持推进“建设本质安全、运行高效、绿色文明的核工厂”的绿色发展目标,确保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统筹协调、相融共进。
二是企业实现安全环保生产。近三年,公司核设施保持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核安全重要物项运行正常并处于有效状态;核元件生产线岗位现场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平均值控制在管理限值以内,表面污染测量结果均低于4Bq/cm2,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控制在2.3mSv以内,放射性生产现场职业卫生条件满足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全年放射性、非放射性气、液态流出物实现100%达标排放,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历史监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建设项目核安全、职业安全、环保、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率100%。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2014年,公司工业总产值首次登上50亿元台阶,达到60.54亿元;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利润总额首次突破3亿元,达到3.36亿元;EVA值2.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24%、75%和92%。连续三年获得中核集团公司业绩突出贡献奖,2014年获中核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优秀基层单位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公司已为秦山一期、秦山二期、大亚湾、岭澳、田湾、红沿河、宁德、阳江、福清和巴基斯坦恰希玛等核电站提供了10 000多组高质量的核燃料组件,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10 000组核电燃料组件发电量相当于61 830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3 66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3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28万吨、粉尘72万吨,充分体现了核电清洁能源的优势。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