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因生喜,不以死悲

2015-09-16郜磊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骷髅道家庄子

郜磊

近日,2015年全国国学名师与行业精英高端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此次盛会的目的是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弘扬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国学走向显学也是大势所趋。然而国学内容包罗万象,传统中国不仅有个儒家、出了孔子。常常听人评价古人:在得意时是个儒家,在失意时是个道家。此言不虚。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某些基本特征的最早来源,它深深影响了历代中国人的性格。4月22日,舞台剧《庄先生》作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小剧场首选剧目在先锋剧场上演,该剧从“庄周梦蝶”故事出发,试图探究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获得各方好评。如今,国人钱包鼓了,幸福感也随之攀升了吗?“你幸福吗”这个话题在近两年火遍大江南北,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人生、收获幸福,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当然,我们也可以求助于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庄子。

本文在对《庄子》解读的基础上,认为庄子生死哲学的总体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不因生喜,不以死悲。具体地说,其生死理念包括生死由命论、生死一体论、生死超越论、人生如梦论、生死平等论等。庄子的生死哲学深刻影响了华夏儿女,对当今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借鉴意义。

生与死,既是哲学中的重要命题,又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它是人们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总体认识。在当代中国,大众常常忌讳谈论生死。但古时学人,尤其是先秦哲学家对生死进行了诸多探讨,得到了各自不同的答案。先秦诸子的生死哲学论断,以道家最为丰富,他们的生死观堪称中国古代死亡哲学的代表。道家学派当中,老子言论生死较少,庄子则谈得较多,甚至我们可以说:庄子的哲学就是关于生死的哲学。庄子试图以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态度看待生死,由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观察人生,追求宁静超然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的生死哲学中,无论是生死由命、生死一体,还是人生如梦、生死平等,简单地概括,不外乎“不因生喜,不以死悲”八字。“不因生喜”,是指不因活着感到欣喜;“不以死悲”,则指不以死亡感到悲哀。“不因生喜,不以死悲”连起来是说:由生到死只是自然发展的规律罢了,不能因为活着就感到喜或悲,也不能因为死亡就感到悲或喜。庄子的生死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历代的中国人,对它进行解读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下面将逐条对庄子的生死理念进行梳理、剖析。

“生死由命”论

庄子的生死哲学包含着典型的宿命论特征,即所谓的“死生,命也。”这种特征和儒家的生死观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子夏有句名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然而庄子认为“生死由命”的同时,还补充道:“其犹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所有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在他看来,人有生死就如同自然有昼夜一样,生死并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自然常理。此处的“天”有客观规律的意味,所以学者多认为道家哲学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庄子还认为,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由天命决定的,“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孝、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也,命之行也。”无论什么东西都是逃不过天命掌控的。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之所以有着宿命论成分,主要源于古人科学技术的落后与视野、认知的狭窄。当代人通常认为,庄子所谓的“生死由命”是他哲学中的糟粕部分,是应该被抛弃的,对此笔者也表示赞同。

“生死一体”论

庄子在书里说:“死生有待耶?皆有所一体。”在他看来,生和死如同硬币的两面,两者是相通的。他继而谈到:“死也生之始,生也死之徒,孰知其纪?”死是生的开端,生是对死的继承,谁又知道其中的规律呢?既然对于生死的规律无法捉摸,那么何必要在乎生死呢?所以,庄子认为一定要看得透生死:人都是要死的,只有超乎生死之外,才不会为它所忧心、拖累;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死是人生痛苦的解脱。《庄子·至乐》中有则寓言:庄子到楚国时,曾于野外见到一具骷髅,半夜,庄子梦到了骷髅,骷髅对庄子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这是在说,人死以后的世界比当上君王还要快乐。庄子听后不信,想将骷髅重新带回人间,不料却被骷髅拒绝。在这里,庄子正是借骷髅之口表达了自己生死一体、死即解脱的观点,死后之地竟颇有佛教“极乐世界”的味道。庄子不只认为生死一体,同时也认为万物一体。如果能够将生死乃至万物看成一个统一体,“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并能“道通为一”,那么人对于死亡就完全不存在恐惧了。庄子看似对生命消极以待,其实不然,他只是更为自然、理性地看待生死罢了。庄子以自己独到的方式揭示了死亡的本质,对人们坦然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有着启迪意义。

“生死平等”论

既然万物是统一的,那就容易得出万物平等(齐物)的结论。庄子的头脑里的确存在着某种超阶级的思想观念。或许是因为超脱于尘世、生死的缘故,庄子认为芸芸众生都是平等的:富人和穷人是平等的,强者与弱者是平等的。这种朴素的“人人平等”与儒家的等级观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研究庄子思想的学者张远山曾评论道:“庄子是超越时代的伟大先知……以现在的标准看,庄子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个现代人。”既然对人类社会而言,人与人是平等的;那么对于单个的人来讲,他的生与死也是平等的。当自己的妻子死去时,庄子竟然“方箕踞鼓盆而歌”。好友惠子因此责备庄子,但庄子解释说,他妻子的生命刚开始从无到有,现在又从有到无,这种生命的演化正如同春夏秋冬运行一般符合自然常理。如果此时他伤心地哭了,岂非“不通乎命”?后来,当庄子本人将要过世的时候,反对弟子把他厚葬。弟子厚葬的理由是:“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而庄子却答道:“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虫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是啊,天葬会被飞鸟吃掉,土葬会被虫蚁吃掉,不是一样的吗?推而广之,一切生死、贫富、得失也是同样的,都可以平等、淡然待之。

“人生如梦”论

庄子认为生死由命,但同时又说“人生如梦”。他曾 举例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着,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有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这些话是说:有人在梦里喝酒作乐,却在早上哭泣;有人在梦里哭泣,却在早上打猎作乐。人们在梦中并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还有人在梦中做梦,到醒时才知道做了个连环梦。庄子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他嘲笑愚蠢的人看似积极入世、权御天下的图谋,其实那只是命中注定的梦中情景。“庄周梦蝶”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这个故事里,庄子感叹:“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他由此提出了“物化”的哲学概念,表达了万物化而为一的思想。梦中蝴蝶的逍遥自由象征了人在冲破物、我阻隔,达到人物合为一后的纯粹自由。在他看来,现实中许多热衷权术的人其实是在“梦中”,他们自以为是,却浑然不知自己在做梦,而最终被天命所操控。庄子认为只有大觉者,才能看破此中迷障,明辨此中吊诡,真正顺应大道、回归大道。

“生死超越”论

庄子对于死亡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为“善死”,“善死”即顺应天命,适其生,顺其死。二为“乐死”,“乐死”意指死亡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死就摆脱了生的痛苦。三为“超越死亡”,这个层次尤为重要。在庄子的心目中,生死是可以被超越的,有些人能够超越生死。他在文章当中,经常用“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等词形容能够超越生死之人。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真人对于生和死完全能够淡然视之。对于至人,庄子则说这些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而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正因为至人有着很高的精神修养,所以他才能超越寒暑、河海之外。庄子对神人的评价更高:“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可见神人业已达到没有任何外物能够伤害他的境界。综合庄子所谓“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的共同特征,认为他们都有超越生死的精神和能力,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上述几种人都跳出人生看人生,以超然态度对待生死,这对后世影响卓著,整日为生活而奔波的当代人更需要多一份超然精神。

结语

庄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某些基本特征和内容的最早来源,已经成为历代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长久以来,人们将庄子哲学简单地与消极厌世划上等号,经常予以批判。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看,庄子生死哲学中的确存在着糟粕部分,例如“生死由命”的宿命论。但除此以外,庄子的大部分理念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对于庄子的生死哲学,我们要批判性地加以继承。庄子正确地认识到人由生到死是自然规律发展的结果,对于人们克服死亡的恐惧十分有益。“生死平等”“超越生死”等理论,有助于我们放下思想负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现代人在物质生活丰腴的同时,出现了心灵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茫然,庄子哲学则利于引导人们去洞察人生、领悟人生,提高精神与道德境界。在现今建设精神文明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家完全可以从庄子哲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庄子的生死观对当今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骷髅道家庄子
智闯骷髅岛
骷髅行乞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骷髅行乞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九)
会移步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