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要防维生素E缺乏症
2015-09-16鞠斌殷丽娟马燕丽
鞠斌+殷丽娟+马燕丽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50-01
维生素是雏鸭生长的重要营养之一,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四种,有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D、维生素E。其中的维生素E(vitaminE)又名生育酚,也有四种衍生物,按甲基位置分为α、β、γ和δ四种,通常的人工合成品多以α体的活性为最强,是主要产品。
1 维生素E的来源
鸭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E,因此主要来源是靠饲料和添加剂。在自然界里,饲料中维生素E主要是存在于植物油中,小麦胚油含β、α生育酚较多;豆油和玉米油含γ生育酚较多;葵花籽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含量较少。添加剂有维生素E片、维生素E粉和维生素胶囊。
2 维生素E的特性
维生素E的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家禽体内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其化学特性是易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剂中,不溶于水;物理特性是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易氧化,对热不敏感,在高温中保存长时间不变化。
3 缺乏原因
在鸭饲料成分中含有鱼、虾、骨、海杂鱼粉,含盐量较多,通常视为碱性也高。而多数养殖户误认为鱼类含有维生素E,不需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而添加的脂肪多数是下脚料或酸败脂肪,极易引起氧化变质,导致维生素E缺乏发病。
4 发病机理
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使鸭生殖细胞不能正常发育,种鸭雄性睾丸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不产生精子,或产生的精子活力低,继而精子退化无尾巴,无活力。母鸭卵巢不排卵或迟缓,种蛋受精率低下,或影响胚胎的发育,严重的雏鸭可见到引起肌肉横纹肌发生变化,如果产蛋鸭长期缺乏维生素E则会使肌肉坏死而萎缩,产蛋率下降或停产,严重的还可致肝脏发生脂肪浸润,引起消瘦和死亡。
5 临床症状
主要见雏鸭的生长发育受阻,种鸭的配种力下降,性机能消失,精子形成机能障碍,胚胎孵化率低。雏鸭手握软绵绵的,无挣力,四肢肌肉萎缩且瘦,1~3d就死亡。剖检可发现皮肤有胶状棕色的渗出液,肝脏呈土黄色,松弛变软,手触无弹性,肝脂肪硬化,产蛋鸭停产或蛋重减轻。
6 诊断
根据雏鸭群体的生长受阻、体瘦和生长缓慢的症状,有条件的可以做详细的饲料分析,饲料中如果有脂肪酸败或氧化,而且在日粮中又没有添加维生素E时,即可确诊本病。
7 预防及注意事项
7.1 饲料中添加优质的维生素E粉或片、胶囊,每公斤饲料5mg。
7.2 视饲料的情况适当添加:如果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增高,需添加的维生素E也要增加到8mg,严重的酸败脂肪还要增加到10mg,要根据饲料的情况而定。
7.3 尽量不用醋酸维生素E针剂,因注射捕捉会有应激。
7.4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饲喂新鲜的饲料,不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变质酸败的脂肪。
7.5 注意脂肪的质量。脂肪氧化变质必然会导致饲料的变化,有的养殖户不舍得放弃不新鲜的脂肪氧化的饲料,易引起发病。
7.6 维生素E片的含量要准确,添加时要注意不能过多,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其它营养成分的吸收,造成代谢紊乱,引起出血或血凝。endprint